葉芬
小學體育教學追求高效化、寓教于樂課堂構建,所以將體育游戲融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中勢在必行,這對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有效發(fā)展非常有利。就學科以點帶面,要實現(xiàn)小學生在體育學科方面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幫助小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生活習慣與人生觀念。所以文中探討了小學體育中融入體育游戲教學內容的教學策略,并加以例證。主要是基于小學生的自身特點、興趣特點與學習特點三大有效“發(fā)生點”展開教學過程,保證游戲品質有效提升,豐富小學體育教學內涵。
在我國的《體育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指出“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根據(jù)學生特點設計、精選學習內容,開展學生們感興趣的體育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本瓦@一點來講,應該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充分深入挖掘學生潛力,考慮結合游戲化教學內容設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實現(xiàn)體育與游戲的良性融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構建基于三大“發(fā)生點”學習特征的教學過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首先必須研究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的基本特征。
1 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的基本特征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該思考融入體育游戲化教學內容,并體現(xiàn)游戲化教學的多重特征。首先它就要求體育游戲化教學具有目的性,因為體育游戲本身就是存在意識的人類行為活動,所以它的目的性是十分明確的,究其本質主要是鍛煉小學生身體,增強小學生身體素質,從深層次內涵激發(fā)小學生的精神活力,同時在早期就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體育精神,其對小學生的健康人格培養(yǎng)也是具有良好促進作用的。
其次它就要求體育游戲化教學具有普及性,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多種體育活動普及游戲化內容,并予以有效推廣。就從操作角度展開分析,體育游戲化教學無需過多復雜條件,所以它的教學內容難度并不大,但在教學趣味性方面表現(xiàn)靈活突出,非常適用于小學生體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
第三它就要求體育游戲化教學具有娛樂性,小學體育游戲教學在滿足學生生理與心理等諸多層面要求的基礎之上,教師必須結合體育游戲的豐富娛樂特征,在教學中適當運用各種教法來引領學生,傳授豐富體育運動項目動作技巧,真正改善在傳統(tǒng)體育游戲中所欠缺的娛樂性內涵,讓體育游戲教學不再枯燥乏味,提出豐富的教學示范內容。總體而言,就是要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如此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保證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第四它就要求體育游戲化教學具有競技性,因為體育游戲的本質還是競技,在競技中爭奪勝利是正迎合了小學生的好奇心與爭強好勝意識,所以教師在體育游戲設計與運用過程中要為學生展示一定的游戲評判標準,為學生設置各種學習任務。在具體的體育游戲設計過程中則需要通過游戲任務數(shù)量與質量來雙重提升教學水平,保證學生的智力與體力競技能力有所提升。教師在激發(fā)學生好勝心以及學習欲望過程中,教師要同時鍛煉學生身體素質與思維意識,最終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體育學習、身體鍛煉習慣,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的拼搏進取精神。
2 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的教學策略
在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應該基于三大“發(fā)生點”展開教學設計實施,其中就包括了學生特點、興趣特點以及學習特點,基于三大“發(fā)生點”開展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保證教學有的放矢、全面到位,優(yōu)化小學生的體育學習體驗過程。以下就結合這三大“發(fā)生點”展開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策略分析。
2.1 從學生特點開展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的基本策略
第一要從學習特點出發(fā)思考問題,開展小學體育化教學,強調學生特征圍繞不同學段小學生展開游戲化教學策略,同時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智力能力。譬如說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迎合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興趣特點展開教學,摒棄傳統(tǒng)中“一刀切”的教學方式,滿足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生體育學習的個性化需求。這里舉例低年級小學生體育游戲化教學,教師為學生專門設計了“推小車”的體育游戲,激發(fā)學生良好的好奇心。教師要首先對游戲規(guī)則進行講解,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到低年級小學生整體臂力、體力相對偏小且未學過彎道跑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適當為學生調整小車重量以及位置,初步教會小學生彎道跑的基本體育技能,如此也能讓學生在“推小車”游戲中體會到游戲的樂趣與魅力。就體育游戲教學而言,教師必須根據(jù)低年級小學生的基本特征設計一些動量相對偏小、規(guī)則相對簡單、動作內容更加豐富的、有趣的體育游戲。在“推小車”游戲組織開展過程中,教師也要追求實現(xiàn)教學內容拓展,例如指導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嘗試“青蛙過河”“過獨木橋”等等體育游戲項目,主要結合學生特點激發(fā)第一有效“發(fā)生點”,實現(xiàn)對體育游戲教學內容過程的優(yōu)化。
2.2 從興趣特點開展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的基本策略
第二,應該基于學生的興趣特點開展第二有效“發(fā)生點”,展開教學過程。這一點應該從心理學研究角度出發(fā),對小學生中的各種學習興趣進行挖掘,引導小學生全情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具體來說,教師要合理利用到小學生良好的興趣特點,利用游戲化體育教學方案來調動學生情緒,采取不同游戲手段吸引學生。教師要將學習興趣點、游戲內容以及體育技能訓練3點結合起來,實施三位一體教學,建立無縫連接,保證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策略有效實現(xiàn),如此可保證體育游戲為體育技能教學而服務。
再舉例子,像創(chuàng)意自編跳繩操活動希望改變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跳繩活動的機械化與模式化現(xiàn)狀,積極開發(fā)學生個性,結合花樣跳繩和游戲設計方案夠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從體育活動創(chuàng)新角度來吸引他們,也從情緒思想角度來鍛煉他們。為此,教師要將花樣跳繩中如車輪跳、單人繩、雙人繩等等活動進行改編,形成全新的跳繩游戲操,實現(xiàn)花樣跳繩活動的優(yōu)化組合升級。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音樂配合來為學生編排花樣跳繩操,將整套繩操教授給學生,并創(chuàng)設游戲競賽機制,豐富游戲化體育教學過程。該教學內容非常吸引學生,因為小學生平時就愛玩各種跳繩游戲,教師也希望基于學生興趣點發(fā)掘生活化內容,讓幼兒對各種跳繩游戲都產(chǎn)生學習興趣,并投入其中。
2.3 從學習特點開展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的基本策略
要基于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來優(yōu)化體育教學整體質量,豐富體育游戲教學內涵。在教學中,要追求合作,一方面培養(yǎng)小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一方面也要將學習權利、游戲權利完全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在體育游戲過程中發(fā)揮自身自主性與合作性。例如在“障礙接力”這一體育游戲中,教師要主動結合障礙跑體育項目、學習特點,例如要為小學生分組,讓他們共同思考獲得比賽勝利的正確方法。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充分討論思考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比賽,這一過程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同時實現(xiàn)教學過程優(yōu)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 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案例簡析
在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運動能力、學習興趣將體育游戲融入到體育技能訓練過程中。在教學中應當避免枯燥乏味的體育練習過程,進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終極目的。以下以小學籃球游戲化教學為例展開案例簡析。
3.1 教學目標
籃球基本移動技術練習,主要訓練學生的帶球側身跑,設計6個障礙桶。
3.2 教學準備
在籃球場地上,教師要設計一條底線作為起點,另一條底線作為終點,將游戲者平均分為兩組,呈現(xiàn)一列縱隊站立于底線線后。將障礙桶設置在籃球場中圈附近與底角附近位置,最后帶球投籃得分。
3.3 教學過程
教師首先發(fā)出口令,每一隊成員中的第一位隊員首先發(fā)動,主動向外側跑到籃球場中圈障礙桶附近,繞過障礙桶側身并跑到對面底角障礙桶位置。在沿著同側端線跑回到起點。而此時第二位隊員則選擇同時發(fā)動,直到隊尾完成游戲過程,最先完成一輪的隊伍為獲勝隊。
4 總結
小學體育教學應該更多結合游戲化內容,充分考慮體育游戲化教學設計思路與相關操作要領,迎合小學生情緒與特點實現(xiàn)教學過程優(yōu)化,例如結合本文中的三個有效“發(fā)生點”設計教學方案,提高體育游戲化教學實效性,同時把握體育游戲教學實例,幫助學生更好融入到體育游戲之中。
(作者單位:浙江省衢州市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