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外作業(yè)作為對外漢語課堂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漢語的習得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從課外作業(yè)的定義、重要性、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希望對初級對外漢語綜合教學中課外作業(yè)的設計有所貢獻。
關鍵詞:作業(yè);課外;對外漢語教學
一.課外作業(yè)的定義及其重要性
“課外作業(yè)”首先是從時間的維度上去定義的,在課堂時間完成的稱為“課堂作業(yè)”或“當堂作業(yè)”而留在課堂之外完成的則被稱為“課后作業(yè)”、“家庭作業(yè)”或“課外作業(yè)”?!罢n外作業(yè)“概念在我國出現(xiàn)的很早,早在我國的古代教育學著作《學記》中就有“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 的說法,這其中的“居學”指的其實就是在授課結束之后留給學生自主完成的“課外作業(yè)”。《中國大百科全書》指出:“課外作業(yè),也稱家庭作業(yè),是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在上課以外的時間獨立進行的學習活動,是教學組織形式之一。” 《簡明國際教育百科全書》對課外作業(yè)的解釋是:“根據教師的要求學生在課外時間獨立完成的學習任務,亦稱‘家庭作業(yè)’。課外作業(yè)時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趙金銘先生指出,綜合課的教學可以劃分為四大環(huán)節(jié),分別是復習、新課教學、小結、布置作業(yè)。此外,《對外漢語初級階段教學大綱》也特別指出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是漢語課堂的不可缺失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此可見,在綜合課的教學中,作業(y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的角色,承擔著預習、復習、記憶、運用、拓展等眾多任務。
然而在現(xiàn)實中我們提到對外漢語教學時,我們更加關注的往往是課堂之上的教學部份,而對于課后的復習鞏固部分并不是那么關注。事實上,在現(xiàn)實的對外漢語教學之中,在課堂上讓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知識的難度極大。拿初級階段來說,根據楊寄洲的《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中對于初級階段的指導,這一階段的有效學時安排約為36周,共860個學時,然而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的教學內容十分繁重,860個課時之內學生要同時掌握綜合課中包含的語音、詞匯、語法、漢字等語言要素知識并在知識掌握的基礎之上掌握與之相對應的聽、說、讀、寫技能,此外還要兼顧相關的文化知識。拿語法部分來說,《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中建議的初級階段在語法部分需要學完《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語法大綱》中的121個語法點,同時要求學生的掌握率達到90%以上。 這樣的任務強度在沒有課外作業(yè)強化的情況下是很難完成的。時間緊、內容多、任務重的教學特點將課外作業(yè)的重要性非常鮮明地突顯出來。將部分練習、鞏固、復習的任務科學地安排到課堂以外的時間,以課外作業(yè)的形式安排課堂內容的預習、消化、吸收、復習任務,根據課堂所學,有針對性地安排課外作業(yè)。
我國對外漢語學界著名學者劉珣指出“語言習得大體上都經過感知、理解、模仿、記憶、鞏固和應用階段?!边@句話簡明地指出了語言學習過程中必須要經過的幾個過程,由此可以看出,教師的講解在學生的習得過程中只是一部分,而更多的工作是需要學生自身去吸收的。課外作業(yè)的重要作用也就在此,給學生一個相對獨立的機會進行來自我消化,在自學的過程中完成教師無法輔助完成的部分,從而完整地完成語言學習的各個必經環(huán)節(jié)。此外,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fā),學生的課外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對課堂相關學習內容的學習情況的一個反饋,教師在檢查、分析課外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的過程中,可以得到課堂學生們對于課堂教授內容的吸收情況,并據此來對課堂教授的內容、進度、方式、重點觀察對象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計劃。
二.初級綜合課教學課外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
1.作業(yè)布置沒有經過精心設計
很多教師常常抱怨學生不認真完成作業(yè),但是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的好壞其實并不僅僅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還和教師安排的作業(yè)的質量有關。當前的主流情況是教師相對于課外作業(yè)更加注重課堂上的講授,對于課外作業(yè)的重視程度并不夠。所以往往下課之前,隨口留一些作業(yè)。但是這樣沒有準備、沒有計劃好的作業(yè),想讓學生重視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對于學生來說,在這種情況下做作業(yè)也就只是應付教師的要求而已。因此,教師應該了解在了解更多的有關作業(yè)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真正體會到作業(yè)的功能及價值,這樣才會重視作業(yè)、研究如何布置作業(yè)、認真批改作業(yè)等。此外,教師應該提前計劃好有系統(tǒng)性、有層次性、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作業(yè)。否則,作業(yè)很難達到最佳效果。
2.作業(yè)過于簡單或難度過高
學生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對知識進行鞏固和強化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對于自己的漢語學習情況進行感知的過程。作業(yè)難度太高,不僅僅對于學生的所學知識起不到鞏固效果,也是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信心的傷害;作業(yè)難度過低,對于已經掌握的簡單知識再次進行了不必要的鞏固,對于需要鍛煉的知識卻并沒有進行相應的鍛煉,學生可能因為作業(yè)過于簡單而失去興趣,也可能因為做了過于簡單的作業(yè)而對自己產生不符合實際的評價,導致下次再進行難度適當的練習的時候產生較強的挫敗感。
3.作業(yè)量過大
正如我國儒家學派所講的“中庸”的核心思維,堅持適度原則是最好的。雖然語言學習的各個方面都需要經過大量的練習才可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但是作業(yè)和成績并不永遠都是正比關系,當作業(yè)的量超過了適當范圍,非但沒有正向的提升作用,反而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尤其對于初學者來說,學習時間不久,處于入門階段,對于漢語學習并沒有獲得足夠的成就感,如果在這個時候課業(yè)負擔太重,侵犯了學生太多的閑暇時間,給學生造成了過多的負擔,就可能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學的情況。
4.作業(yè)內容偏離課堂所學
作業(yè)應該是對在課堂上所學內容的鞏固與深化,也足課堂教學的延續(xù)和擴展。如果作業(yè)與課堂教學內容有距離的話,不僅會浪費學生的寶貴的時間,還達不到作業(yè)的效果。因此,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yè)應該與課堂教學息息相關。作業(yè)內容最好要么是擴展、運用已學知識的內容,要么是為學習新課提前準備的內容。
5.作業(yè)反饋不及時
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本就是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的一個反饋,但是這個反饋從學生處到達老師處之后這個過程并沒有完成,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一個檢查和評估,之后對再對學生進行二次反饋,學生根據老師的反饋對自己的作業(yè)再進行一個有針對性的修改。至此,這個學習與反饋的過程才算真正完成。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要注意過程環(huán)節(jié)的完整性之外,還要注意對學生作業(yè)反饋的及時性,反饋的周期過長,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生疏不說,做作業(yè)時的思路已經完全忘記,則難以達到訂正作業(yè)的最佳效果。
五.初級綜合課教學課外作業(yè)中問題的改進建議
(一)作業(yè)為語言學習服務
作業(yè)和教學活動一樣,是服務于語言學習的。在布置作業(yè)的過程中切忌為了布置作業(yè)而布置作業(yè)。綜合課的綜合體現(xiàn)在它是語音、詞匯、語法、漢字四種語言要素和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綜合。在布置作業(yè)的過程中,自然也是基于這些目標之上的練習、應用和拓展。語音方面的作業(yè)主要體現(xiàn)在前文提到的口頭作業(yè)和視頻音頻作業(yè),它所針對的是聽說讀寫中“說”的技能。語音方面的作業(yè)重在發(fā)音的練習和糾正,在現(xiàn)代電子信息設備的支持下,以課外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習者進行語音練習的便利性愈加明顯。詞匯相關的課外作業(yè)主要包含了預習和復習兩個重要的方面,在課前要求學習者對于新課生詞的語音和意義進行了解,在正式的課堂上的詞語教學的任務進行起來就會相對順利,只需要對個別較為抽象和難以理解的詞語進行重點的講解和練習就可以達到詞匯部分教學的目標。學習者在自主學習詞語的過程中,對于知識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在課程結束后,對于詞匯教學的重難點再布置相應的選詞填空或者使用指定詞語造句的作業(yè)進行相應的應用鞏固。語法教學在課堂上的講解和練習占據了課堂的較大比例的時間,但是在課后使用適量的相關練習對于課堂學習成果進行相應的鞏固和應用也是有必要的,課后的綜合實踐練習和交際練習就可以在課堂練習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對語法進行鞏固。漢字教學部分漢字的書寫練習與口語練習相同,因為課堂時長的限制,課外作業(yè)中書寫練習鞏固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難易程度適當
漢語由于語言體系的特殊性,常常以“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而著稱。盡管已經開始學習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們學習的開始已經證明了其對于漢語的強大興趣或強大需求,初學者的學習信心還是需要教師的不斷激勵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yè)時要充分考慮到初學者的水平,不布置難度過大的作業(yè)以防止初學者因受挫過多而直接放棄漢語學習。但是過于簡單的作業(yè)在練習中起到的提升作用又十分有限,因此,在作業(yè)布置的過程中也應該提倡克拉申提出的“i+1”原理,在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上加上與下一階段語言狀態(tài)的差距,讓學生在完成課堂知識鞏固的基礎之上進行適當的拓展,讓學生有一種“蹦一蹦夠得著”的感覺,通常就能盡量在不挫敗學習者學習積極性的情況下進行有意義的練習。
(三)結合學習者特點布置個性化作業(yè)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儒家文化的先祖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觀點,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根據學生本身的特點而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布置不同的作業(yè),常??梢云鸬绞掳牍Ρ兜男Ч@?,在兒童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教學的作業(yè)布置問題上就要對兒童學習者的學習特點要有一定的參考。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將兒童認知過程劃分為五個階段:(1)感覺肌肉運動階段;(2)象征思維階段;(3)直覺思維階段;(4)具體運算階段;(5)形式運算階段。這個劃分展示了兒童的語言和思維發(fā)展過程,說明了,雖然處于青春期前期的兒童大腦可塑性最強,但是由于認知能力并不成熟,抽象的思維能力還沒有形成,造成了學得快忘得也快的學習特點,因此,使少年兒童在漢語課后進行及時有效的復習對于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與此同時少年兒童還有著另外一個不同于其他年齡段的學習特點,那就是較差的自控力。少年兒童非常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興趣,但是也十分容易失去興趣。少年兒童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長約為10-20分鐘,非常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響,如家庭成員的日常活動、室外的噪音、家庭中的其他物品等等。每當學到重難點內容時,常常會提起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如玩耍、吃東西等較為愉悅的活動。因此在少年兒童的綜合課作業(yè)設計中,教師要著重注意作業(yè)的趣味性,同時在低齡的兒童的作業(yè)完成的過程中,提倡家長的參與和協(xié)助。另外,同一班級之中的學生也存在興趣點側重不同,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也可以針對同一課內容布置不同形式和不同難度的作業(yè)供學生選做。
(四) 注重作業(yè)形式的多樣性、趣味性
傳統(tǒng)的作業(yè)布置模式是在長期教學經驗積累的情況下逐漸形成的,它在對于語言要素的訓練上有著較高的科學性,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爆炸時代學生的注意力隨時都在被各種形形色色的內容和所吸引,尤其對于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來說,各個國家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風格不同,傳統(tǒng)的較為枯燥的作業(yè)形式雖然有用,但是這種“苦行僧”式的學習模式注定是沒有生命力的,新的時代條件下,運用新的作業(yè)布置形式,將傳統(tǒng)的作業(yè)內容融入其中。例如,用為課上小組合作活動的形式布置作業(yè),用個人展示的形式布置作業(yè),用思考問題并獨立表達的形式布置作業(yè)等等。
(五)注重作業(yè)反饋的及時性
在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提交之后,教師再1-2天內進行批改和反饋,讓學生及時地意識到自己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究竟是那一部分出現(xiàn)了偏差導致問題的出現(xiàn),便于學生及時修改。
參考文獻:
[1]楊寄洲. 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M].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
[2]學記.[M].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
[3]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
[4]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比較教育研究室.簡明國際教育百科全書·教學·上冊.[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0
[5]朱勇. 國際漢語教學案例爭鳴[ M ]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6]徐子亮,吳仁甫. 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法[ M ] .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7]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8.第五版.
[8]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9]郭聰. 對外漢語初級階段課外作業(yè)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 2014年5月..
[10]傅贏。對外漢語綜合課課后作業(yè)研究[D]. 沈陽師范大學. 2019年5月.
[11]歷貝貝.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課堂教學設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5月.
[12]王郭娟. 對外漢語初級綜合教學中的課外作業(yè)調查研究[D]. 揚州大學. 2017年5月.
[13]侯春菊. 作業(yè),大有作為——小議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業(yè)問題. 漢語文學研究[J]. 2019年第36期.
作者簡介:
毋瑤瑤(1997-),女,河南省焦作市,碩士研究生在讀,漢語國際教育方向。
學記.[M].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比較教育研究室.簡明國際教育百科全書·教學·上冊.[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0
楊寄洲.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M].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
(安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