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兵 盛偉
摘 要:本文以來安至六合高速公路滁州北樞紐范圍內(nèi)寧洛高速雙側(cè)拼寬段為依托,解決高速公路在軟土地區(qū)拓寬項目中出現(xiàn)的各種病害,圍繞軟基沉降理論值的計算及多種處治措施,包括換采用土墊層法、輕質(zhì)填料法、預應力混凝土灌樁法、鋪土工格柵法、水泥攪拌樁等的具體特點和各自的適用范圍展開了分析。結合某高速公路拓寬的實例項目展開研究,檢測其新老路基間在采用水泥攪拌樁做出相應處治前后,出現(xiàn)的不均勻沉降情況,并對其處治效果做出客觀評價。
關鍵詞:高速公路;路基拓寬;軟土地基;處治措施
軟土地基的成分較為特殊,其土層主要有松土、有機質(zhì)、大空隙泥炭以及沙子等。故而其強度通常較小,提供不了多大的承載能力,含水量通常較高,滲透性也不強。這樣一來其上方公路可能會出現(xiàn)路基不穩(wěn)定,大幅度沉降之類問題。而且軟土地基處的公路,其路面更加容易開裂,橫向坡度不大。應用銜接技術可以對高速公路的改擴建工程質(zhì)量加以改善,故而需要對其銜接技術的應用實施有效控制,以便于大幅度提升高速公路項目的質(zhì)量。
1 軟基路基的拓寬與沉降計算
1.1 軟基處治目的
(1)加寬后的路基會使軟基上部的荷載量相應增加,這樣一來土體中的附加應力也會隨之增加,土層中必然會在豎向產(chǎn)生一個較大的壓縮量。而之前的路基在之前已經(jīng)徹底固結,只會出現(xiàn)極小的沉降變形,因此新老路基間必然會形成沉降差,使地基承載力變小、導致路堤邊坡出現(xiàn)失穩(wěn)現(xiàn)象,路面出現(xiàn)裂縫等病害。(2)公路加寬工程中新老路基結合部位采用的施工技術通常比較復雜,因此質(zhì)控難度比較大,軟基處理時應防止與路堤填筑產(chǎn)生相互干擾。(3)路基拓寬后出現(xiàn)的沉降變形基本上來自軟基上的沉降與路堤發(fā)生的壓縮,故應該從削弱軟基變形程度,以及減小路堤填料壓縮量,這兩個方面予以解決。
1.2 軟基沉降
在針對高速公路項目的改擴建工程展開施工時,其軟基變形可分為主固結沉降(Sc)、瞬時沉降(Sd)和次固結沉降(Ss)三個不同階段。對沉降變形進行計算的時候,需要利用分層總和法,瞬時沉降指的是在加載那一瞬間,因孔隙水壓力排不出去,土骨架承受不住有效應力而產(chǎn)生的,只出現(xiàn)變形而體積不會被壓縮,該沉降量取決于加載速率;軟基沉降主要是主固結沉降,當固結時間逐漸增加時,土層內(nèi)超靜孔隙水壓會在荷載作用下逐漸消散,孔隙體積隨之不斷收縮,土骨架逐漸承受更大的應力,從而使土體出現(xiàn)沉降,該沉降量正比于壓縮時間;次固結沉降在主固結沉降大致完成后出現(xiàn),作用在土骨架上的有效應力不再發(fā)生變化后,土體變形量會在土體蠕變作用下加大。
2 高速公路拓寬工程中的軟基處理
2.1 淺層軟基處理
2.1.1 換土墊層法
換填法用于對淺層軟基進行處理,其原理是挖除地面以下3 m內(nèi)的軟土層,以水穩(wěn)性強、強度比較大的碎石、砂、粉煤灰等進行換填處理,并按要求夯實,以強化地基的承載性能,消除地基及其下臥層當中的沉降現(xiàn)象。
2.1.2 土工格柵
在拓寬高速公路時,在軟基上鋪設土工格柵,可在削弱地基沉降變形程度的同時,強化拓寬后路基的整體穩(wěn)定性,消除新老路基間出現(xiàn)的差異性沉降。因土工格柵具有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能與土顆粒充分結合,二者之間的摩擦力和咬合力比較大,不易相互脫離。故而土工格柵的使用會讓軟基中產(chǎn)生加筋土,使軟土路基的抗剪、抗壓性能得以強化、減小其可壓縮性。當土顆粒受到外力作用時,因土工格柵的壓縮彈性模量與土體不同,二者在外力作用下出現(xiàn)的抵抗變形程度也有差異,因此就會出現(xiàn)相對位移。這樣一來,土顆粒接觸土工格柵的部位就會出現(xiàn)摩擦力與咬合力,土體的抗剪、抗壓性能因此而得以強化,土體的變形性能也隨之改善。而且,土顆粒相對土工格柵發(fā)生位移時,會使纖維由于受拉而產(chǎn)生界面應力,從而阻礙土工格柵發(fā)生相對滑動。土工格柵具有相當不錯的抗拉性能,可以分擔不少原本作用于土體上的外部荷載,故而土體的荷載也會因此而削弱。
2.1.3 輕質(zhì)填料
輕質(zhì)材料通常質(zhì)量較小,公路加寬處以輕質(zhì)材料予以填筑處理,可減小施加在軟基上的荷載,從而削弱土體中產(chǎn)生的附加應力,減小沉降變形程度。路堤所用的輕質(zhì)填料中,比較常用的有適用于老路沉降尚未結束且對環(huán)境不是很敏感路段的石灰與粉煤灰組成的二灰,以及適用于沉降快,對路基震動要求特殊地段的泡沫混凝土。而且,應該采用開挖高0.5 m~1.0 m、坡比1:1~1:2臺階的方式,在輕質(zhì)材料的填筑路段與其他路基間設置過渡段,以使道路保持整體穩(wěn)定。
2.2 深層軟基處理
2.2.1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是一種剛性樁,通常用于處理軟基上荷載比較大,要求嚴格控制變形量的高路堤路段,或者是橋頭與路堤之間的過渡段,其處治深度在12 m~20 m之間。布置時最好設計為正方形,如果場地允許,沉樁時最好采用靜壓法。
2.2.2 水泥攪拌樁
水泥攪拌樁通常適用于老路沉降已經(jīng)結束,且拼寬比較大的軟土路段,或者是橋頭,其處治深度通常在8 m~20 m之間。結合《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15)要求,在處治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的軟土路基時,水泥攪拌樁的樁徑應該取在350 mm~500 mm之間,最好布設成梅花形,并在樁頂鋪厚度為20 cm的碎石層。
3 軟基處治效果的評價
來安至六合高速公路滁州北樞紐范圍內(nèi)寧洛高速拼寬段采用的改造方式為雙側(cè)加寬,該實例工程沿線具有較為復雜的地質(zhì)條件,有多處淤泥質(zhì)土、淤泥等軟土存在,且地下水位較低。本文研究對象的軟土厚約8 m,選擇以水泥攪拌樁加以處治,以有限元軟件FLAC3D5.0分析處治前后的不均勻沉降情況。
3.1 建立計算模型
FLAC3D軟件需要基于摩爾-庫倫準則對軟土路基沉降展開計算,其參數(shù)較為簡單,實例工程中路基填料18 kN/m3和軟土層的容重21 kN/m3、黏聚力24 kPa、內(nèi)摩擦角26°、泊松比0.28、彈性模量0.3。水泥攪拌樁樁徑1 m,樁間距
2.4 m,樁長有10 m三種??箯潉偠仍O定為6×104 kPa/m2,軸向剛度設定為2.8×106 kN/m。計算模型的3 824個單元網(wǎng)格尺寸取1 m,劃分為三角形,節(jié)點2 678個。模型底部采用不透水邊界,路堤頂部、邊坡坡面設置為自由邊界,地基土需要設置水平約束。
3.2 沉降分析
監(jiān)測點1#設置在老路路基中心;2#設置在新舊位置結合處;3#設置在加寬路基邊緣。結合計算結果來看:原有路基中心沉降量最顯著,加寬路基外緣的沉降最輕微。因軟基的承載能力在處置后有大幅度提升,在采用水泥攪拌樁進行處治前后,軟基中1#、2#、3#監(jiān)測點產(chǎn)生的沉降量全部大幅降低,處治前路基沉降量最大時達到為15.3 cm,處治后最大不過6.4 cm,沉降變形消除了58.2%。足以證明在高速公路項目的拓寬過程中,采用水泥攪拌樁進行軟基處理的可行性。
4 結語
本文結合高速公路項目實際拓寬工程,分析軟土路基處治的可用措施與處治效果,得結論如下:(1)路基加寬會使軟基上部荷載加大,促使土中形成附加應力,并產(chǎn)生明顯沉降變形,從而使新老路基間出現(xiàn)沉降不均現(xiàn)象;(2)處治路基加寬的軟基時,淺層處治措施有換土墊層法、土工格柵法、輕質(zhì)填料法等;深層處治措施有水泥攪拌樁法與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法等;(3)采用水泥攪拌樁對軟土路基進行處理后,其承載力明顯提升。沉降量顯著削弱。
參考文獻:
[1]李順興.高速公路改擴建新舊路基搭接處差異沉降控制措施淺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7(9):19-21.
[2]申來明,張芳.高速公路改擴建新舊路基結合處差異沉降處治措施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16(3):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