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景萍
摘要:一直以來,語文都是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得到了教師的廣泛關注。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發(fā)展,使得廣大教師對于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大家都在思考怎樣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使得閱讀能力成為學生長期發(fā)展進步的重要動力,為學生在其他學科的成長進步打下堅實的能力基礎。以下從氛圍的營造,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讀寫的結合三個方面,對小學語文教學現存的問題以及優(yōu)化策略展開論述,供廣大教師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3-453
小學是學生啟蒙,夯實基礎的重要階段,影響著學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發(fā)展成長。語文作為母語學科,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根據核心素養(yǎng)等現代教育理論,語文教學要承擔起巨大的責任,包括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等,都要在小學語文教師的考慮范圍之內。而閱讀是學生獲得這些能力的基本途徑。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時,一定要從更高的角度去進行規(guī)劃和實踐,要讓學生自己感受到閱讀的樂趣,主動追求閱讀和自身閱讀能力的提升,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這才是真正有效的閱讀教學。
一、氛圍的營造
環(huán)境對人有著非常明顯的影響。尤其是小學生,自制能力比較差,思維容易發(fā)散,時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如果教師不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氛圍,學生的閱讀效果會大打折扣。而且,這種環(huán)境氛圍不能僅是保持安靜而已,還要讓學生沉浸到閱讀中去。在全身心投入的閱讀狀態(tài)下,學生更容易實現對閱讀對象的理解,能夠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涌現出更加強烈的閱讀熱情。另外,教師還應該從小學生的具體特點出發(fā)去豐富閱讀時的環(huán)境要素,這樣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閱讀氛圍。
例如,在閱讀學習古詩《雪梅》時,教師應該提前在教室里布置環(huán)境,比如張貼一些圖畫,或者繪制黑板報。在學生閱讀的時候,可以適當播放一些帶有古韻的音樂。教師還可以在為學生示范閱讀的時候,模仿古人作詩時的狀態(tài),讓學生直觀地體會詩人的心情。在學生粗讀完古詩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聽著音樂,一邊閉上眼睛默讀,同時結合剛才教師示范閱讀時的表現去進行想象詩人看到的場景。最后,讓學生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而不是急于帶領學生去學習具體的字詞知識。
二、情境的創(chuàng)設
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與環(huán)境的營造有關,但與氛圍的營造有所區(qū)別。一般情況下,氛圍營造是發(fā)生在閱讀之前的,是為了讓學生進入到閱讀的狀態(tài);而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是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形成的,有時教師恰到好處的一兩句話語,就能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勾畫出一幅情境。相比之下,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學生閱讀理解的促進作用更強。而且,情境的創(chuàng)設形式也更加豐富,學生可以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教師可以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的機會向學生滲透有效的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例如,在學習《蟋蟀的住宅》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先通讀一遍。然后展示體現制作的微課視頻,以動畫的形式來展示課文內容,學生仿佛在以蟋蟀的視角來觀察自己的住宅,經歷住宅的整個“建造”過程。完成之后,教師再將學生分為小組,讓每個小組自己去嘗試捋清課文的脈絡,回顧蟋蟀建造住宅的整個過程。最后,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將大致過程復述出來,也可以模仿自己想象的蟋蟀的動作,一邊做動作一邊復述。這樣就讓學生整個人都身處于蟋蟀建造住宅的情境之中,高效且準確地把握住課文的重點。
三、讀寫的結合
讀寫結合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很多教師都在該領域進行著教學研究實踐。但是,部分教師的認識和具體做法值得商榷。有時,教師會過于關注閱讀對于寫作的基礎作用,只關心怎樣通過閱讀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但忽略了寫作對于閱讀的反饋。這種做法,使得閱讀與寫作之間本來相輔相成的關系,變成了一種單向的聯系,浪費了這種教學模式的真正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加深對讀寫結合的理解,對現有的讀寫結合教學加以改造。
例如,習作《我的奇思妙想》與本單元的科普類課文之間有著緊密聯系,是引導學生將通過閱讀學習獲得的感悟表達出來,同時也是對學生閱讀效果的考查。比如課文中是怎樣描述有趣的科學現象的,怎樣把科學知識以一種吸引人的方式寫出來,這些都應該是學生的閱讀收獲。在習作完成之后,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去進行回顧,引導學生將自己的作文和課文進行對比,發(fā)現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后當堂修改作文,加深記憶。這樣才能完成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正常反饋。
綜上所述,氛圍營造、情境創(chuàng)設和讀寫結合雖然都已經得到了教師的廣泛重視,并在教學中發(fā)揮了作用,但仍然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希望大家能夠再接再厲,與時俱進,在已經取得的成績的基礎上繼續(xù)創(chuàng)新,完成對教學策略方法的優(yōu)化,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吳繼明.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理論研究[J].亞太教育,2019(03):50.
[2]王芳,宋遠航.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策略探索[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7(06):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