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秋如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出國留學、旅游等大受歡迎,因此,英語學習越加必要。正所謂學習要從娃娃抓起,所以對于在小學階段進行英語教學的老師們來說,如果要想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學習,最主要的就是要讓學生愛上英語,有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筆者對于如何進行情感教育進行了實踐與探索,針對存在的問題與走進的誤區(qū),本文總結了具有針對性的、可操作性強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感教學;問題所在;融合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3-248
情感教育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能夠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英語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主觀上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主觀情感對客觀活動有良好的促進意義,學生帶著濃厚興趣學習往往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情感教育和小學英語教學融合的問題所在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降低學生學習情感
提升學生的教育情感是開展情感教育的目標,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適合新時代的需要,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反感情緒,導致情感教育與小學英語教學融入起到反效果。一言堂的講座式教學容易讓學生厭倦,從而降低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小學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種,學生缺乏必要的學習技巧,學習難度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追求進度而禁止學生發(fā)言,高速的講課忽視學生的教學問題,導致學生出現(xiàn)思維紊亂,當學習問題阻礙學生暢順學習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會下降,逐步演變成對小學英語教學產(chǎn)生抵觸心態(tài)。
(二)情感教育固化,學生興趣波動大
小學生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在開展情感教育時會讓學生課堂表現(xiàn)過于活躍,容易出現(xiàn)違紀行為。采用情感教育活動需要借助調(diào)動學生情感的教學素材,但小學生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單一的教學素材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心理,固化的情感教學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但難以持續(xù),出現(xiàn)學生學習興趣波動大的情況。對小學生采用情感教學,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教師與學生的年齡跨度大,雙方出現(xiàn)嚴重的興趣代溝,難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F(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教師采用自身喜愛的素材進行教學,但學生認為內(nèi)容沉悶,出現(xiàn)教師有極高的教學情感,教學熱情高漲,但學生積極性低,情感冷淡。
二、情感教育和小學英語教學的融合方法
(一)利用多媒體作為工具,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例如利用學生喜愛的卡通元素制作多媒體課件,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升課堂學習專注力。播放英語學習卡通視頻,讓學生進行動態(tài)學習,擺脫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沉悶。視頻中的音頻能夠鍛煉學生聽力,而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跟讀,有效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例如播放《愛探險的朵拉》的英語教學視頻,讓學生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個人愛好帶動學習英語的情感。常規(gu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提問式教學活動,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講,在教學過程中尋找答案信息,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課堂教學專注力。
(二)游戲化教學,提升課堂趣味性
寓教于樂能夠讓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收知識的灌輸,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印象,以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來激發(fā)學生參與英語教學活動的主動性。課堂上,教師可以開展看圖搶答的游戲,讓學生在競爭中更加專注地參與教學活動,提升學習效益。采用看動作猜單詞的游戲,一方面加深做動作者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另一方面啟發(fā)猜單詞者的思維,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在游戲化教學活動中融入激勵性教學法,當學生游戲成功時對學生進行表揚,讓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帶著榮譽感激勵自己積極學習,不斷取得進步。為避免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表現(xiàn)過度積極而作出違紀行為,教師要關注課堂秩序,當發(fā)現(xiàn)學生違紀應及時制止。
(三)采用家校協(xié)同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渴望得到家長的認同,實踐證明家長參與學生的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教師可以采用家校協(xié)同教學,例如讓學生回家后對家長朗讀英語文章,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有家長的監(jiān)督能夠讓學生更加用功學習。開展英語情景故事表現(xiàn),并開設公開課堂邀請家長觀看,能夠刺激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表演活動。家長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認可,不但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情感,還能夠激發(fā)教師的教學自信,讓教師端正教學態(tài)度,以更加負責任的姿態(tài)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能夠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在外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英語教學保障。
(四)以“人”為本,從教材走進現(xiàn)實
我們所使用的教材,小學階段的英語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人物有有外國和中國的學生。教材圍繞這些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進行故事講述,趣味性強的小故事、人物間的對話、一個個小游戲、歌曲等全面反映了他們的成長故事。根據(jù)教材組文的這一特點,教師也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從人物的成長經(jīng)歷出發(fā),串連起書中的內(nèi)容,不但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復習舊知識,還能有效實現(xiàn)遷移運用,為后面的新知識學習提供支撐,同時讓人物故事更具完整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學生由“他人”遷移到“自己”。例如通過調(diào)查學生最為喜愛的人物是某中國學生,于是有的教師把她的成長經(jīng)歷以及活動軌跡制作成了精美的PPT課件,在屏幕上一一展示給學生,并利用了填空的形式,引導學生對已經(jīng)掌握的句型及重點詞匯進行復習鞏固,在這個過程中融入中國人思念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使學生對文本中的情感主線親情、友情等有更深刻的感悟,同時也會讓他們感受到文本中的人物是如此鮮活、可愛。
在小學英語新一輪課程改革視野下,基于“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教師充分發(fā)揮小學英語學科人文性的優(yōu)勢,課堂上立足對教材文本的解讀,結合豐富多樣課堂活動的開展,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自然融入,在了無痕跡中提升了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幫助他們形成了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升了小學英語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謝思遠.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12).
[2]段淑芳.情感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