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涼
近年來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人們對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機能,讓學生能夠通過體育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并形成強健的體魄。要想充分發(fā)揮出小學體育學科的重要價值和作用,就要實施體育課程的一體化教學,讓不同學段以及不同年級的課程能夠有效銜接,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本文就小學階段體育教學的一體化進行探析,旨在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一定的思路。
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在這個時期充分利用體育課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體能發(fā)展,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但是從現(xiàn)實的情況來看,雖然當前體育學科已經(jīng)成為了基礎教育體系的重要課程,小學階段的師生也深刻認識到了體育學科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不同年級和學段之間的教材以及教學過程中都缺乏有效的銜接性,教學內容太過繁雜,缺乏系統(tǒng)性,而教師也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整個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缺乏計劃性和規(guī)劃性,導致體育學科的價值難以發(fā)揮出來。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要學校要從操作層面來加強小學體育學科的一體化教學。
1 體育課程一體化理論的內涵
體育課程一體化的內涵非常豐富,其強調的是要讓不同年級以及不同學段的體育課程要形成有機的整體,也就是要做好不同年段之間的課程內容銜接和教學手段的銜接,讓不同年段的課程內容、教學目標能夠朝著一定的方向,從整體上來解決不同年級和不同學段學生在體育學科方面的學什么以及怎樣學。從現(xiàn)實的情況來看,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并沒有從整個小學階段來對學生的體育教學進行規(guī)劃和研究,對于先學什么、后學什么以及每個年段學到哪個程度都缺乏系統(tǒng)性考慮。近年來我國的教學改革在不斷深入,而一體化的課程銜接是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和基本的要求,對于小學體育學科來說也是一樣,要求教師要從不同的學段以及不同的項目出發(fā)來構建系統(tǒng)化的教學框架,以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提升為前提來做好體育課程銜接體系的構建,讓體育學科的教育價值能夠真正發(fā)揮出來。
2 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和目標的整體設計
要從操作層面上來落實小學體育教學的一體化,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做好小學體育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整體設計,將整個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當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規(guī)劃和設計,加強不同年級體育教學目標和內容之間的有效銜接,形成系統(tǒng)、科學的教學體系。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整體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所以要先確定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從課程目標出發(fā)來確定。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應該以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為基點,將學生的體育精神培養(yǎng)、身體素質提升和運動能力的發(fā)展當成體育學科的核心目標。對于小學階段體育教學的內容確定,要求教師要深入分析體育教材,圍繞教學內容來做好整體設計,通過學、練和賽這幾個層面來設計教學內容。
3 小學體育各項工作的一體化設計
3.1 體育課堂教學的一體化設計
體育課程教學的一體化設計要圍繞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展開,緊密圍繞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體育精神培養(yǎng)和運動技能提升的目標來做好課堂教學的設計,而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求教師要對小學階段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發(fā)展特征進行深入分析,結合學生具體的發(fā)展特征和特點來做好課堂教學的一體化設計,促進不同學段教學的有效銜接。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跨度比較大,學生的年齡從6-14歲,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表現(xiàn)出巨大的差異。對于6-7歲的學生來說,認知領域處于前運算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發(fā)展會受到單一思維的限制,而當學生進入8-11歲時,此時學生的認知水平處于具體運算階段,他們的認知結構會發(fā)生充足。而到了12-14歲,學生的認知水平處于形式運算階段,此時學生的認知領域從單一抽象過渡到映射水平階段。從動作發(fā)展的角度來看,6-7歲的學生的大環(huán)節(jié)動作技能發(fā)展的比較完善,能夠達到控制靜止物體的水平,而8-9歲的學生身體控制能力越來越穩(wěn)定,能夠對運動物體的空間位置進行初步預判,此時學生的動作發(fā)展特征為基本動作過程學習,而到了10-11歲,學生的平衡能力得到發(fā)展,此時在體育運動項目的教學上,應該強調動作技術的轉變。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靈活使用教材,也就是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針對性選擇,確保不同年級之間的體育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教學內容的難度要呈現(xiàn)遞增的情況。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按照學、練和賽來進行一體化設計,讓課堂教學設計更有系統(tǒng)性,避免教學設計的隨意性。
3.2 做好體育家庭作業(yè)的設計
一體化設計強調的不僅僅是不同年段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有效銜接,同時還強調家庭和學校教育的一體化,現(xiàn)代體育教學理論也認為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將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當成重要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這也決定了體育教學不應該局限于課堂。對于體育家庭作業(yè)的設計,可以從身體素質的鍛煉方法和體育項目的技術鍛煉為主要內容,通過親子游戲的方式來開展。教師可以結合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來錄制相關的視頻,發(fā)放到班級群里,讓家長監(jiān)督學生做好相關的訓練和練習,形成課上學、家里練的一體化教學。為了調動學生在家里進行體育訓練或者練習的積極性,教師還應該在體育課堂上設計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以體育家庭作業(yè)的內容為主來開展挑戰(zhàn)賽,對于挑戰(zhàn)賽中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后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項目的訓練中。
4 小學體育一體化落實的保障
在小學體育學科的一體化教學中,學校方面要在多個層面提供一定的保障,確保體育教學一體化能夠順利實施。(1)首先要給體育一體化的落實提供時間和空間,從時間層面上來看,要給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運動,體育課不能被其他的課取代,保障體育課程的時間和課時,同時還應該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讓大課間活動成為體育教學內容的有效補充。體育家庭作業(yè)的時間也要有所保障。從空間層面上來看,要給學生的體育鍛煉和訓練提供良好的場所,充分利用學校的場地來開展高質量的體育課,讓學生擁有充足的場地來進行體育訓練和鍛煉。(2)學校還應該給體育一體化的落實提供充足的物資,投入充足的經(jīng)費,購買足夠的體育活動的器材、設備等。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涉及到的體育項目非常多,比如乒乓球、毽子、足球和籃球等,因此學校要提供充足的器材,避免由于缺少體育運動的器材而出現(xiàn)體育課難以順利實施的情況。(3)學校還應該從管理層面上來積極推動體育教學一體化的落實,做好體育一體化的統(tǒng)籌和謀劃,鼓勵全體的教師積極參與到體育一體化中,從整體布局和詳細的方案等多個方面來落實體育一體化。
5 結語
小學體育教學的一體化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和任務,因此作為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師,一定要從整體的角度出發(fā)來做好體育教學的整體設計,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做好系統(tǒng)備課,確保不同課時、不同年段之間體育教學的有效銜接,讓整個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能夠形成有機的整體,發(fā)揮出良好的教育價值。
(作者單位:福建省石獅市第七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