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偉
游泳課的課程教學一直讓我們愛恨交織。如何擺脫游泳課的課程教學困境,實現(xiàn)其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我們研究的要點。本文從高校體育專業(yè)游泳課課程發(fā)展現(xiàn)狀入手,通過教師、學生、場地設施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困境。在教學改革方面,通過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分層教學法、混合式教學法、多媒體碎片教學法、情緒教學法、教學內容融入“救生”和“就業(yè)”元素等方法的探索,希望找到高校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發(fā)展的方向,為高校體育專業(yè)游泳課更好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游泳課程因其特殊的健身、娛樂性,在高校當中深受學生歡迎。然而現(xiàn)實發(fā)展環(huán)境中,無論是體育專業(yè)院校還是普通綜合院校,在游泳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方面都暴露出種種的問題,特別是高校體育專業(yè)院校。高校體育轉眼游泳課程的建設和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任重而道遠,需要體育教學實踐者不斷探索、突破,和其他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1 高校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發(fā)展現(xiàn)狀
游泳課程是體育專業(yè)培養(yǎng)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類人才在本科教育中的必修課程。所以體育專業(yè)學生畢業(yè)都要修完游泳課程,掌握一定的游泳技能方能畢業(yè)。當前,高校對游泳課程的發(fā)展和建設越來越重視,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水平越來越高,高校硬件設施的加強,許多體育專業(yè)院校在場館方面都已經滿足游泳課程建設需要。但是在一些綜合院校中的體育專業(yè),因院校對體育專業(yè)本身不是很重視,所以在硬件方面還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很多綜合院校的體育專業(yè)要租賃校外的場地進行教學,這就限制了游泳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在游泳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過程中,還存在競技至上的觀點,學校有高水平游泳隊,而學校的場館也主要面對這個群體服務,很多想游泳、愛游泳的反而沒機會參與到游泳中來。因為游泳課程教學的獨特性,因時間短,在安全第一的原則下,很多游泳課都是走過場,不出事,安全上完課就是完成任務。長期陳舊的游泳課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不到刺激,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欠佳,學習的效果差強人意,教學內容和方式不能結合社會發(fā)展需要,學生走進社會的實操能力差。
2 高校體育專業(yè)游泳課教學困境分析
游泳課教學質量的好壞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文章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在游泳課教學中的困境。
2.1 學生方面
學生是授課過程的主體,占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正確引導。興趣和愛好是基礎,良好的起點和引導是關鍵。對于很多游泳基礎差或者興趣低的學生,需要我們正確的引導,而不應放任自流,特別是對應剛接觸水,怕水的一些同學,更要有耐心和選擇正確的方法;其次,提高認識,正確看待游泳課程。游泳因課程特殊性,特別是女生,大部分肌膚都會暴露在外,很多羞澀、內向的同學往往很難真正投入到游泳課程的學習中;最后,擺正態(tài)度。游泳課程的學習強調始終如一,忌淺嘗輒止。游泳技能的學習無止境,很多同學掌握了一點游泳技能便自以為是,或者是懶惰不前,不肯下苦功夫,這也是影響游泳課教學質量的因素之一。
2.2 場地設施方面
游泳因其項目的特殊性,對于環(huán)境和場地質量要求較高。一般的高校能建設室外的游泳池已經是比較不錯了,建室內恒溫泳池更是奢侈,因建造及維護都需要高昂的花費,且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所以很多院校不愿意建設室內泳池。場地的短板直接影響游泳課程的開展,游泳課程只能根據季節(jié)壓縮教學時間,短時間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練習時間和對知識的吸收都受到很大的影響,教學效果自然隨之降低,想開游泳專項長期練習更是不可能。另外,不但在場地方面受限,在常用教具方面,很多院校也是簡陋的不能在簡陋,甚至幾乎沒有,場地靠租賃,教學模式者完全靠老一套,學生能學多少算多少。場地器材的短缺嚴重限制了高校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
2.3 教師方面
教師是游泳課教學的主導者,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游泳課教學質量的好壞。首先,老師的專業(yè)方向。很多游泳課老師并不是游泳專項畢業(yè),技能的專業(yè)性限制了授課質量,得不到正確的示范和專業(yè)的講解,這對于學生專業(yè)技能的掌握也起到阻礙;其次,教學團隊薄弱。游泳課因項目特殊,老師在上課的時間,更多的是顧忌安全問題,一個人看一片人,因精力局限,在教學質量的把控方面肯定有得有失;最后,教師的成長。高校游泳課教師幾乎沒有什么進修提升的機會,在業(yè)務能力的提升方面幾乎全靠吃老本,老師沒機會學習外界或者同行的先進教學經驗。老師的能力和視野也影響教學質量的好壞。
3 游泳課教學方法改革探索
3.1 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
“安全第一”是游泳課的第一要素,我們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保證每個學生的學習的權利?,F(xiàn)實的游泳課教學中,并不是每個人的基礎條件都一樣,有的人游泳基礎差,甚至有的人怕水,有的人學習領會知識的能力快,有的人天生水感差。我們要尊重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搞區(qū)別對待,引導學生,使學生真正建立對游泳的興趣和愛好,體驗游泳的樂趣和意義,真正的掌握游泳的技能。
3.2 分層教學法
班級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基礎普及,整體推進。如何做到區(qū)別對待是班級教學的難點,也是游泳教學的難點。游泳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基礎水平不一。采用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推進的教學模式就會造成有的人“吃撐著”,有的人“吃不飽”的局面。分層教學是解決不平衡學情問題的必要措施。采用分層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分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分為“基礎組”“提升組”“優(yōu)秀組”?;A組主要是針對不會游泳或者會一點點,需要從基礎基本功抓起的一部分人。提升組針對動作基本正確,需要規(guī)范動作和練習提高技能的一部分人。優(yōu)秀組是從小或者中學事情經過游泳的正規(guī)學習,掌握了游泳的基本技術動作,能進行游泳的常規(guī)訓練和競賽的一部分人。分層教學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設定方面,分組教學都有自身的優(yōu)勢,根據不同的分組,可以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完成目標,相同的教學內容也可不同的完成標準。根據不同的分組設置不同的評價體系,不同組別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不同。鼓勵學生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有完成任務的成就感。讓每個組別、層次的學生每節(jié)課都有不同的收獲,每個人都建立對游泳的樂趣。班級教學的宗旨是自足基礎,兼顧提高和優(yōu)秀,所以教學的重點還是在基礎的教學和指導。針對基礎組常規(guī)還是靠示范、講解、練習、糾錯、鞏固、提高。對于提升組和優(yōu)秀者則靠訓練組數及關鍵動作的精細講解幫助其建立更高的動作記憶和動作質量。教無定法,學無定位。分組并不是從始至終固定的,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可以及時的調整不同組別的人員分配。這樣更能激勵學生學習進步的熱情。
3.3 混合式教學方法
混合式教學方法的探索是根據游泳課的授課內容(蛙泳和爬泳),針對學生學習的難點,合理安排教學順序,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技術動作的一種方法探索。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般的教學順序先蛙泳再爬泳。蛙泳腿的技術動作相對于自由泳的腿部動作較復雜。收、翻、蹬、夾、停,每個分解動作背后還有連貫動作,動作的節(jié)奏也會影響動作質量。相對來說,爬泳的腿部動作相對來說較簡單,很多學生一開始都可以打腿漂浮找到往前走的感覺。建立正確的漂浮感和前進動力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基礎。在學習蛙泳腿過程中,很多同學因腿部動作不連貫、不到位,往往漂不起來,前進不了。先安排爬泳的腿部動作練習可以使學生盡快的熟悉水性,建立水感,提高自信心。另外,呼吸是游泳技術的重點,無論是蛙泳還是爬泳。蛙泳呼吸相對爬泳的轉頭側面呼吸較容易。我們在掌握蛙泳抬頭呼吸后,對爬泳側面轉頭呼吸的練習更加能體會深刻,兩種泳姿交替練習更能加大對技術動作的認識和領悟。另外,兩種泳姿對體能的要求不同,爬泳對體能、速度、耐力等方面要求高,蛙泳因動作特點,中間有一段滑行休息時間,相對更加省力點。交叉混合式教學更能提高學習的效率,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3.4 多媒體碎片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法是高校理論課常采用的教學方式,實踐課教學因場地設施問題,對媒體教學開展相對較為困難。隨著當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疫情期間,全國人民開展停學不停課,各個階層的學校、各個項目的課程都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網絡教學。可以說是對媒體網絡教學的一次巨大推進。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我們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學生利用網絡平臺,可以提前預習要學習課程,反復觀看知識要點,反復專研學習。學生可以利用日常的碎片化時間,增加學習的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利用網絡化的學習資源,更加拓展學生的專業(yè)視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寬度,提高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媒體的介入,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找到學習中的錯誤,更針對性的投入動作的改進和提高。
3.5 情緒教學法融入
學生學習課程的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于課程的情緒。這包括對任課教師的敬仰、對課程項目的喜愛、場地等。情緒教學法就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不同層次、不同目標的學生,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針對怕水、對水有恐懼心理的,應建立正確的心理疏導,降低要求指標,設置游戲教學等,使其能進入游泳的正常教學中。情緒教學法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五個方面:即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和社會適應目標。運動參與目標是通過學習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游泳運動習慣,能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目標的游泳鍛煉計劃,具備欣賞高水平游泳競賽的能力。運動技能目標是通過學習掌握基本的蛙泳和爬泳技術,具備水上自救和救生的基本能力。身體健康目標是通過游泳課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形成游泳鍛煉的生活方式,增強身體素質。心理健康是通過游泳的學習,克服對水的恐懼,具備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氣質。社會適應是積極融入社會,和別人一起或幫助他人進行游泳鍛煉。
3.6 教學內容融入“救生”和“就業(yè)”元素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已經滿足不了新形式下學生的需求。游泳課的教學目的已經不是簡單的學會游泳就算了,更不是為了少數幾個人拿到幾塊獎品。當代的游泳教學要求學生不僅具備專業(yè)的技能,更要有專業(yè)的理論支撐。不僅蛙泳、自由泳,更要實用的泳姿(踩水、救生),要具備發(fā)生意外的急救常識和技能。游泳技能越來越多的被學生當作課外兼職的必備技能,要從事游泳的救生、和教練工作,考取相應的資歷證書必不可少,基本的游泳課教學思路、方法和理念也不可缺少。在課程教學中,我們要增加基本的教學訓練方法、考證的元素,使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得。為自己的畢業(yè)、就業(yè)鋪路。讓游泳真正變成一門學生需要、愿上而且社會需要的課程。
4 結論和建議
當前總體形式,游泳課的教學不容樂觀,游泳的教學和改革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我們要積極增加我們的場地設施建設,提高學生對游泳課的認識,增加其鍛煉的積極性,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加大專業(yè)師資的引進,推動團隊式教學和合作式教學,提供更多的進行提升機會。加大教學改革,學習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游泳課的教學質量。
基金項目:廣州應用科技學院2019年校級質量工程課程建設項目,名稱:游泳,批準編號:2019STZLGC11。
(作者單位:廣州應用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