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韜
現(xiàn)代教育制度形成以來,體育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內(nèi)容。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體育教學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理想的體育教學應該面向每一個學生,至少我們體育應該有這種意識。而實際當中,體育課堂教學面對都客觀存在學情的差異,沒有絕對的全優(yōu)學生,也沒有全班的潛能學生,從某種程度上講,和對優(yōu)生的教育相比,對體育“弱勢學生群體”的教育更需要教師付出智慧和心血。體育“弱勢學生群體”在體育課當中面對的不平等,興趣缺失,心理障礙,運動障礙等等,都會給孩子造成一輩子的陰影,也是體育教育的一個難題,這就需要體育教師重視這個問題,并且給予這些孩子們更多的關注、鼓勵和學習方法的指導。
1 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
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體育課基本上都以集體活動為主,而體育“弱勢學生群體”由于身體方面的先天或者后天的缺憾,導致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或者運動能力跟不上周圍的正常同學,而最大的阻礙還是來自由于身體缺陷而導致的心理障礙,例如我曾經(jīng)帶過一個女孩子,初一進來的時候就是因為先天早產(chǎn)的原因,個子矮小,運動能力先天不足,在班上集體活動中被排斥,分組比賽中,也會被隊友認為拖后腿,不愿意跟她一組。她也因此非常自卑,不愿意參加體育運動。我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后,首先開始從班級文化環(huán)境著手,強調(diào)班級的整體性跟團結(jié)的重要性。最后我規(guī)定:我的體育課,任何學生沒有姓名,統(tǒng)一由一個詞來代替,那就是他們的班級名稱,這也就讓所有學生失去了特殊性,讓他們每一個人都知道,在體育課上他們沒有自己的名字,只有“173班”這個代名詞,當我叫到“173班”時,所有人都激情昂揚的回復我,慢慢的,“不拋棄、不放棄、一個也不能少”成為了173班最重要的班級文化。而在一次800米測試中,該女生在沖刺階段處在最后一位,比倒數(shù)第二位同學整整落下了一圈,此刻,班上所有學生不顧剛測試完的滿頭大汗與疲憊全都跑到該同學后面陪跑鼓勁加油,大聲喊著“173班加油”,場面震撼,大家已經(jīng)緊緊團結(jié)在了一起,不分彼此。解決了班級同學之間的隔閡以后,在比賽的評優(yōu)目標和規(guī)則等方面評價活動過程,淡化了比賽結(jié)果,激勵學生的積極參與,引導學生看到同學的進步和團隊精神的價值。為體育“弱勢學生群體”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融洽的,平等的,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效果顯著!
2 讓學生體驗成就感和勝利收獲的喜悅
體育“弱勢學生群體”在心理上有一種自卑,無助,孤僻感,他們會自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所以怕別人嘲笑,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也就失去了主動性與積極性,嚴重的可能導致自暴自棄和封閉癥。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整個課程的設計要人性化,要讓體育弱勢群體學生去體驗體育運動帶給他們的成就感和勝利的喜悅,從而慢慢戰(zhàn)勝自卑。但體育課的設計也要考慮到保護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自尊心和運動能力的體現(xiàn),不能將他們與其他同學單獨區(qū)分開來,要讓他們跟所有同學一樣,把自己當成本班的一個集體,以防他們心理負擔加重。體育課的安排要根據(jù)該班的實際情況,針對體育“弱勢學生群體”制定合理計劃,適當降低標準,耐心引導,步步為營,循序漸進。在他們擁有了一個良好大環(huán)境的前提下,首要目標就是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開始或提高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例如對上述的我的那位體育弱勢群體學生,在體育課上,我就會盡可能的安排跟她關系特別好的小伙伴在同一個小組,來給她保護與幫助,同時我在他們分組練習的時候也會更加關注指導該生,告訴她怎么樣降低難度練習,卻能達到其他同學的標準,提高她在班里的成就感與存在感,讓她感受到來自同學和老師的關愛!
3 區(qū)別對待,全員參與
雖然體育過程性評價很好的解決了體育弱勢群體學生在考核與評價時的不公平現(xiàn)象,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每個體育弱勢群體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技能能力并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來區(qū)別對待了。例如肥胖的學生,在耐力速度等方面受限,就可以引導學生除了在課堂上積極練習以外,推薦其在課余體育活動中,多多參與健身操,武術等等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對于那些瘦小的學生而言,可以鼓勵他們選擇單雙杠,自由體操等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圍度的運動。關愛體育弱勢群體學生僅僅依靠體育教師的力量遠遠不夠,體育弱勢群體學生在體育課上能夠慢慢的轉(zhuǎn)變,但在其他場合可就不一定也會如此,也就是說,體育弱勢群體學生需要其他的老師,其他班級的學生,家長,社會等等所有人的關注,通過所有人共同的幫助與鼓勵,讓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真正徹底的建立起自信心和良好的社交能力,以及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關愛體育弱勢群體學生并非對于其他同學就不管不問,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體育教育也不例外。體育課教學的立足點是全體學生,一個都不能少,應該讓每一個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體會到自信、自尊、積極、愉快等心理體驗,獲得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及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湖南省汨羅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