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晨星
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續(xù)符合社會基本要求,并具有和諧人際關系的一種心理態(tài)度。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加強在各學科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各學科教學都在不同層次上涉及心理教育問題,只要對學科教學內(nèi)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心理教育內(nèi)容。而語文教材中包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語文是中學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開展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生活意義重大。素質(zhì)教育理念下,語文教學要夯實學生語文基礎,挖掘教材,拓展閱讀,融入生活元素,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并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在一些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死板傳統(tǒng),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這是不可取的。我們應及時做出改變,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和老師都有好處。那么心理健康的表現(xiàn)有哪些呢?我們又該從何下手?
心理健康的學生有著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世界和自我是客觀與開放的、在愛自己的基礎上愛他人、具有責任感、懂得欣賞和審美、具有幽默感、人格內(nèi)在和諧等等。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可以使個體在積極樂觀的心情下,專心致志做好每一件事;可以使個體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情況下,能積極應對而依然保持人格的穩(wěn)定和內(nèi)心的和諧;可以使個體與他人世界保持良好和諧的關系。我們可以通過語文教學去培養(yǎng)他們這些品質(zhì)和精神內(nèi)涵,可以從以下幾點去實踐。
一、首先要挖掘語文教材。在語文教學中,教材是我們的第一首資料,也是最基礎的資料,都說“萬變不離其宗”,所以要學會挖掘教材深度思想,其內(nèi)容都是眾多教育專家精挑細選出來的,每一篇作品不僅立意高遠、文辭優(yōu)美,還具有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引人深思,啟迪智慧,非常適合對中學生群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要有機的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文本,向?qū)W生傳達文本的內(nèi)涵和主人公精神品質(zhì),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在教學《愚公移山》一文時,可引導學生學習愚公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zhì),亦可以引申出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讓學生學習他們那種堅持不懈、頑強、自立自強的精神。還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的耐性,引導學生感受人物的堅定意志,獲得潛在力量。例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描述了魯迅先生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表現(xiàn)堅強樂觀;《詹天佑》一課,歌頌了詹天佑杰出的愛國精神。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大膽講自己的所思、所疑、所慮,及時解釋、引導、點撥。讓學生達到用“我手寫我心”,直抒胸臆,表達情感,從而在作文過程中優(yōu)化心理素質(zhì)。做人要向著自己的目標理想不斷前進、不怕困難。這樣的品質(zhì)對學生極其寶貴,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通過魯迅的作品會讓學生了解當時的革命戰(zhàn)爭,培養(yǎng)他們愛國的熱枕,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努力奮斗。
二、要拓展語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只依靠教材是遠遠不夠的,作為學生要大量的閱讀經(jīng)典名篇,接受文化的熏陶。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拓展閱讀,開闊學生的眼界,積累知識,強化感知感受,這樣對他們的閱讀寫作也會有很大的幫助,還可以幫他們樹立自信,促進他們心理健康發(fā)展。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明白許多人生哲理和處世哲學,學習智者的思維,學習強者的成功之道。從閱讀中吸取營養(yǎng),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克服自卑的心態(tài),提高學習成績,更加自信和優(yōu)秀,也會更好的和他人及世界相處,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會人見人愛。正如名言“你如今的氣質(zhì)里包含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見過的人”。所有,拓展閱讀這一點對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是很重要的。
三、要善于融入生活元素。過去一些教師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大量刷題,卻忽略了生活,其實語文就包含在我們?nèi)粘I钪械狞c點滴滴,作為語文教師,不能因循守舊而應該更新教學理念,拓展課堂教學,不死板,引入生活元素,使課堂學習變得輕松愉悅,這樣學生們也可以快樂的學習,減少了他們的學習壓力。生活化的語文課堂,有利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學以致用,將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也減少了書呆子的產(chǎn)生。課間可以給學生們放一些實事新聞,緩和壓抑的學習氛圍,多帶領學生做一些放松的小游戲,都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
四、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們會學習詩歌賞析,通過學習詩歌散文可以感受作者細膩的心思和生活中的美,作為語文教師,可以多找些抒情性的文章或歌曲讀給學生,相信這不僅可以緩解課堂緊張的氣氛,還能是學生得到放松,更重要的是學生體會到生活的美,發(fā)現(xiàn)語文的神奇,會愛上學語文,提高學習成績,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對生活。最后,學校、老師和家長要共同努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
我相信,如果做到以上幾點,可以幫助學生們樹立遠大志向和崇高理想,還可以幫他們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頑強的毅力。作為老師,我們就是學生前進道路上的指明燈,我們要竭盡全力保護他們健康成長。親其師、信其道。我們要做學生的朋友,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課堂,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石家莊 05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