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卉
摘要:伴隨著經濟發(fā)展,社會對英語專業(yè)學生提出了較之以往更高的要求,思辨能力成為人才評價的要素之一。英語專業(yè)課堂教學應跳出“學—做—練”的傳統(tǒng)模式,培養(yǎng)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辯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以《綜合英語》課程為例,嘗試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設計,在訓練學生英語語言基本功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思辨能力;英語專業(yè)
《高等學校英語類專業(yè)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對英語類專業(yè)學生語言技能類課程提出了具體要求,“教學應以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突出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以內容為依托,注重語言技能訓練和專業(yè)知識教學的融合”。這一要求明確指出了包括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內的英語課堂的導向,為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指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徑。
《綜合英語》課程是面向基礎階段英語專業(yè)學生開設的專業(yè)技能課程,旨在通過細致研讀不同題材、不同主題、不同體例的原版文章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掌握英語常用句型和語法結構、提升書面和口頭英語表達能力。作為一門貫穿學生兩年的基礎階段學習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必須培養(yǎng)學生聽、讀、的語言輸入能力和說、寫、譯的語言輸出能力,傳統(tǒng)課堂死記硬背式、填鴨式的“學—做—練”模式遠遠不能適應及滿足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需求。英語專業(yè)課的授課方式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互動以提問、回答、課堂討論為主,這些活動雖在一定程度上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但學生的參與度、問題的質量、學生已經儲備的知識、學習動力等因素都會直接影響授課質量,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方面收效甚微。教師在講授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須注重學生英語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特別是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
思辨能力源于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一詞,很多學者將其譯為“批判性思維能力”,也有將其譯為“高層次思維能力”,為更明確地表達這一概念中包含的分析、辨別、反思和評價能力,現(xiàn)一般譯為“思辨能力”。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英、美、法、澳等國家已經將培養(yǎng)思辨能力作為其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任務之一。近年來,我國高校也逐步開始重視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思辨能力是人才競爭的關鍵因素,是未來衡量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指標。英語是一門語言,也是文化的載體和交流的工具。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就是對語言的認知過程,思維水平越高,學習能力越強。英語專業(yè)學生不僅要學習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更要掌握英語應用技能。學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了,能夠更好地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運用思辨能力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優(yōu)化教學效果,明確自身的發(fā)展方向,定位自身的職業(yè)目標,為今后的學習、工作以及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文秋芳(2009)提出思辨能力層級理論模型,包含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元思辨能力是指對自己的思辨內容計劃、檢查、調整、評估的能力,思辨能力是值與認知相關的技能和標準以及思辨品質相關的情感特質。這一模型具有直觀性和可操作性。人的思辨能力可以通過培訓獲得,學生首先通過訓練獲得元思維能力,即自我調控能力,并逐漸對自我進行檢查、評估和檢查后通過認知技能訓練養(yǎng)成自信、正直、開放、好奇、堅毅等情感特質從而達到思辨能力培養(yǎng)目標。思辨能力的教學主要有兩種:獨立授課式和內容依托式。獨立授課模式符合思辨能力訓練的系統(tǒng)性要求,學生思辨能力提升相對明顯。然而獨立開設專門的思辨能力訓練課程需要專業(yè)性較強的師資力量和大量投入教學資源,在當前多數(shù)高校英語專業(yè)的實際教學中較難實現(xiàn)。內容依托模式則是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外語教學方法,在現(xiàn)有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條件下,能更有效提升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的效果。
《綜合英語》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語言能力為教學目標,教材采用單元主題形式。當一個主題學習結束時,教師可以就該主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且受學生關注的話題進行辯論,一般應選擇具有可辯性的正反兩方觀點讓學生形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話題辯論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辯論準備、話題辯論、辯論總結。下面筆者以自身教學實踐為例概述在《綜合英語》課堂如何有效開展話題辯論,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
辯論準備階段。須選擇與教材的單元主題內容相關的校園或社會熱點話題,形成正反兩方觀點,將學生分為正反兩方,讓所有學生積極參與準備各自的辯論內容。在準備過程中,學生需要解讀辯論話題并查閱、篩選話題相關的論點、論據(jù),組織、分析、比較、評估不同材料,運用已有的語言知識,以清晰的思路設計辯論內容,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充分陳述個人觀點,如何應對對方的辯詞和提問。
話題辯論階段。課堂上正反兩方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辯論。教師首先從雙方辯手中各挑選若干學生陳述觀點,正方一辯提出觀點后,由正反兩方的其他學生進行辯駁,再由反方一辯陳述觀點并接受其余同學的辯駁,直至所有辯手全部陳述完畢。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在鍛煉運用英語進行口頭表達的同時,進一步加深了對獨生子女現(xiàn)象的客觀認識,學會從多角度看待這一問題?!毒C合英語》課是一門訓練語言技能的專業(yè)基礎課,教學目標并不在于探尋某一問題的“絕對正確”答案,因此只要學生言之有理,表達流暢,邏輯清晰,就可以實現(xiàn)培養(yǎng)思辨能力的初衷。
辯論總結階段?;谠掝}辯論形式的特殊性,教師一般應即時對雙方辯論著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點評,肯定學生的表現(xiàn),并具體指出學生在論據(jù)材料、邏輯、陳述技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期在今后的話題辯論中有所改進。總的來說,教師要對學生的付出和努力進行鼓勵,從情感層面對學生加以認可和肯定。
《綜合英語》課程應持續(xù)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思辨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進一步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厘清語言技能訓練與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為社會培養(yǎng)出合格的復合型英語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文秋芳,王建卿,趙彩然等 構建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論框架.外語界,2009(1):3-8.
[2]徐曼.《綜合英語》多模式教學對高職院校學生思辨能力的影響,職大學報,2018(6):87-89.
[3]尹姬.試論思辨能力在綜合英語教學中的培養(yǎng)路徑.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1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