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加志
以幸福教育理念引領和把握中職體育教學,闡述中職體育教學與幸福教育的關系。旨在為提升中職體育教學有效實施幸福教育提出可行性途徑,勾勒中職體育教學中實施幸福教育的新模式。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幸福?!敝新毶纳硇奶攸c和成長發(fā)展過程等都具有特殊性,中職生在校的幸福獲得和幸福體驗,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幸福教育成為當代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特征。課堂是學生學習最重要場所,也是學生幸福感體驗及幸福品質形成的最重要來源地。體育教學是中職教育的重要部分,也必然是幸福教育構成要素。如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開展幸福教育,提高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正面影響,充分發(fā)揮體育教育的積極作用,讓中職生健康成長發(fā)展、有幸福獲得感是中職體育教研的重要課題。
1 幸福教育與體育教學的關聯
幸福教育是以人的幸福情感為目的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能夠創(chuàng)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中國科學院孟建偉教授認為:幸福教育就是一種將幸福視為最核心和最終極的價值理念的教育。幸福教育是目前中職教育體制改革中重要的內容,其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幸福、追求幸福。
“健全人格首在體育”(蔡元培)。體育具有外塑體格,內塑人格的價值功能,這決定了體育與幸福教育的深度關聯,決定體育在幸福教育中重要地位。體育課的實踐性決定了它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快樂,體會幸福,體驗生命的價值。因此,中職幸福教育需要體育教學的加盟與發(fā)力。
研究表明:教師的教學行為可能是影響學生運動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體育教學中提供學生選擇及做決定的機會、以學生觀點思考、創(chuàng)設學習團體、支持同伴合作等方式,滿足學生的自主需求、關聯需求及勝任需求等基本心理需求,可提升學生的課堂活力、滿意度及運動幸福感的感受。與之相反的是,體育教學時的控制性行為會帶來負向的運動幸福感和心理體驗。可見,體育教學需要幸福教育理念的引領。
2 幸福教育視域下中職體育教學的實施途徑
2.1 確立幸福教育觀念,回歸體育教學本源
教育觀念是教育的核心問題。新時期中職學校體育教學需要幸福教育觀引領,應該建立起為學生健康、快樂、幸福而教的教育觀。中職體育教學不只是傳授體育知識技能、增強體質,更應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和促進學生幸福體驗的人文價值。通過體育教學引導學生建立“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我幸?!钡男滤季S,從而使中職生逐漸走出以往失敗的心理經歷體驗,建立起快樂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追求,進而建立體育興趣、習慣、能力與終身體育意識,體驗體育真諦,享受體育賦予人類的禮物:健康、快樂、幸福,真正實現“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終極目標。
2.2 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營造幸福課堂
建構幸福課堂是實施幸福教育的重點。在體育課中實施幸福教育時,要從幸福教育的本質出發(fā),針對中職生的成長特點,遵循科學性與原則性,在教學內容與方法、教師教學感染力提升上著力,讓體育課真正成為學生們放松與期待的課堂。一是優(yōu)選內容。教育部體衛(wèi)司司長王登峰對體育教學內容提出“兩個凡”的觀點,即“凡是孩子們喜歡的,凡是能夠達到鍛煉效果的一律是百無禁忌”。學生喜歡的又能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的教學內容是構建幸福體育課堂的重要元素。因此,堅持以人為本,從中職生的身心特點出發(fā),選擇學生喜愛,又具有良好身體鍛煉效果的體育內容與方法就能促使學生主動學、快樂學、高效率地學,以構建幸福課堂。二是分層教學。針對中職生敏感易沖動、自卑易放棄的心理特點和體育知識技能水平較差等情況,采用分層教學法,把體育學習上的技巧性要求與強度要求依據對象差異進行分層,把握好基礎性訓練強度底線。一方面保障充分照顧到個體的差異,同時也能使得體能卓越的學生在體育學習上獲得更大自由與更多的挑戰(zhàn)性,而體能一般的學生減少其學習上的阻力和困難,消除其畏學心理,從而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體驗成功感和幸福感。三是激勵學習。給予學生恰當的激勵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習,改善師生關系,提升學習幸福感??刹捎媚繕思顧C制、環(huán)境激勵機制和個體激勵機制等,中職體育教學可用臺階目標、量化達標、獎懲分明,表揚主導、榜樣引領等激勵法,讓個體自由得到滿足,幸福感自然出現,內視自我形成積極刺激。如針對中職生弱勢心態(tài),常采用“三關”激勵(關心、關注、關愛)法等。
2.3 客觀公正教學評價,提升學生幸福感
中職學生對學校體育評價越積極,體驗到的主觀幸福感水平就越高。教學評價是否客觀公正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心理感受。積極的教學評價為學生的體育學習活動提供支持和鼓勵,展示學生能力,促進鍛煉和學習信心,激發(fā)學習興趣,提升教學參與的幸福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會得到加強。目前,中職體育評價有技術性標準評價、過程性評價、生生評價、師生評價,以及網絡虛擬評價等形式,這些評價方式既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直觀發(fā)現不足和差距,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勢和能力,避免教師的主觀評價不良影響,又能避免應試體育評價缺陷,構建客觀評價和評價通道,以鼓勵學生,建立學習體育自信,形成公正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身心愉快地投人體育學習和訓練。
2.4 注重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中職生的培養(yǎng)目標決定了其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有研究顯示:人際關系越融洽的個體所體驗到的總體幸福感就會越高,同伴關系是學生在中學階段最重要的人際關系,是整個人際關系的核心。師生關系越好,中職生感知到的主觀幸福感水平就越高。體育教學在建立師生關系網絡、創(chuàng)設融洽的交往氣氛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養(yǎng)良好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的紐帶。體育教學中存在著很多促進人際交往的重要契機,根據需要可開展互助型比賽、拓展訓練和集體游戲等,如多人綁腿共行、信任背摔、過電網等集體互助活動;拔河、集體跳長繩、籃球等集體比賽項目,這些都可以起到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融洽同學關系,讓課堂充滿快樂與激情的作用。只有師生情感相互感應,相互激蕩,才能營造良好和諧的體育課堂教學氛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幸福感。
2.5 培養(yǎng)幸福的體育教師,提升體育教學幸福感
幸福教育是需要通過幸福教師去培育學生擁有幸福人生而需要的幸福觀、幸福品質和獲得幸福能力的教育。幸福教師才能培養(yǎng)幸福的學生。幸福教育實施的效果取決于教師自身幸福指數的高低,只有教師具備了應有的特質與品格才能承擔起幸福教育的責任使命,培養(yǎng)出幸福人。教師工作的幸福程度決定了教師的工作熱情、激情、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教學的展開和幸福教育的成效。因此,實施幸福教育迫切需要培養(yǎng)能適應幸福教育的教師,要切實加強中職體育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提升精神境界;要注重改善體育教師待遇,尊重體育教師的勞動價值,提高幸福教育的能力和方法。只有幸福的體育教師,擁有幸福教育教學能力,才能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充滿了熱愛,擁有激情,把體育教育當作幸福體驗,幸福教育才能結出碩果。
總之,中職體育教學應該在幸福教育理念引領下,秉持積極創(chuàng)新的精神,以中職生身心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對學生心理情感的把握和引導,采取針對性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營造幸福課堂,讓學生愛上體育,樂于體育,主動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并使學生感受幸福、享受幸福、追求幸福,達到身心健康。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工商旅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