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落明
【中圖分類號】R246.9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030
對于腰椎間盤突出這一疾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該疾病屬于骨科常見疾病之一,其典型癥狀就是腰部、腿部疼痛,并具有一定的復發(fā)性,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帶來了不良影響。但是在對其進行相應治療的過程中,如果對患者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很可能導致患者在手術后出現(xiàn)較為強烈的疼痛,加之需要患者術后長期臥床修養(yǎng),就可能導致患者得不到有效的鍛煉,進而引發(fā)患者腰部肌力減退。因此在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采用什么樣的安全高效的治療手段已成為現(xiàn)在相關醫(yī)學研究學者重點關注的問題。
在一系列的研究下發(fā)現(xiàn),中醫(yī)治療中的針灸治療法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上具有良好療效。在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行針灸治療的過程中,穴位的選擇可以說是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如果穴位選擇不對,極易導致后續(xù)治療效果受到影響。本文針對上述所講,對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時的穴位選擇及其他問題進行簡單科普,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針灸治療與腰椎間盤突出的關系。
1? 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時要選擇哪些穴位?
從中醫(yī)學角度看,腰椎間盤突出屬于“腰腿痛、痹證”范疇,多因氣血瘀滯不通所致。中醫(yī)所謂“不通則痛”,而針灸治療能起到良好的疏經(jīng)通絡、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所以對患者采用中醫(yī)針灸的方式進行治療,能夠起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作用,并且已在實際臨床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而在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過程中,穴位的選擇至關重要,不同針灸方法的穴位選擇不同,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到最初的治療目標,甚至可能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
關于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時可選擇的穴位,主要是根據(jù)針灸方法來確定的,具體如下:
1.1體針常用穴
在對腰椎間盤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是行體針,那么所選穴位主要有腎俞穴、大腸俞穴、秩邊穴、環(huán)跳穴、承扶穴、殷門穴、委中穴、陽陵泉穴等。
具體行針方法:在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行體針時,中醫(yī)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結合四診合參,在中醫(yī)辨證論治指導思想下,每次選取上述穴位中的3~5個。腎俞、大腸俞向脊柱方向刺入,通常刺入深度在1.5~2.0寸,神經(jīng)根刺激手法一般選用2.5~3.0寸之間;環(huán)跳、承扶穴應該深刺,讓患者的下肢出現(xiàn)放電感最好;對于其他穴位,在行針得氣后,可對患者施以平補平瀉法,該過程的刺激量主要選在中等。
除此以外,在行針的過程中,選穴主要以常用穴為主,同時還要依據(jù)患者所表現(xiàn)出的疼痛感,臨床隨癥加減穴位,比如夾脊穴、阿是穴,以及循經(jīng)取穴。
特別注意的是,如果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正處于急性期,那么需要每天對患者進行一次針灸治療,待患者的癥狀有所好轉,則可調整行針頻率,改為隔2d進行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
1.2耳針常用穴
在對腰椎間盤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是行耳針,那么所選穴位主要有坐骨穴、腎上腺穴、臀穴、神門穴、腰椎穴、骶椎穴等。
具體行針方法:在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行耳針時,中醫(yī)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用中強刺激,并會留針10~15min。在進行該種針灸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每天進行1次,10d為一個療程。
1.3放血療法常用穴
在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進行針灸治療的過程中,放血療法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該種方法的常用穴主要有委中穴、陽陵泉穴、懸鐘穴、陽輔穴、環(huán)跳穴、命門穴、腰陽關穴、秩邊穴等。
具體行針方法:在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進行放血療法治療的過程中,需要中醫(yī)以三棱針為主,在委中穴等穴位上,對其刺取血脈,常采用刺絡拔罐相結合治療方法,出血量依據(jù)患者身體情況而定,沒必要為了達到一定的出血量而堅持放血,因人而異,適可而止,確?;颊甙踩珵榍疤?。在此過程中,要出黑血20~50ml,直到患者所刺出的血液顏色轉變?yōu)榧t色為止。
另外,在對患者腰臀部穴位進行針灸時,可選擇梅花針或滾筒叩刺,在患者局部皮膚出血后改為拔罐。同時,在對患者進行針刺治療后,如果能夠在此基礎上加施本法,那么整體治療效果會更好,尤其是在急性期。
2? 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效果如何?
在對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效果進行評估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這樣一個病例。2020年12月6日,有一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到院進行治療,經(jīng)醫(yī)生評估,對該名患者行針灸治療效果較佳。在此過程中,患者取側臥位,交替取腎俞、大腸俞、秩邊穴、環(huán)跳穴、足三里、昆侖、陽陵泉、腰陽關以及承扶等穴位行針。對施針部位進行常規(guī)消毒,進針深度在3cm左右,再輕輕提插,守氣3分鐘時將針留置在其體內,對穴位進行溫針灸。點燃艾條并將其插在針柄處,艾條燃燒30分鐘,得氣后留針20分鐘,每隔一天針灸一次,持續(xù)治療1個月。
經(jīng)過一個月的治療,患者整體癥狀得到明顯緩解,身心健康指數(shù)上升明顯。由此可見,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確有不一般的療效。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的骨科疾病,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急性損傷等都會導致其發(fā)病,典型癥狀為腰腿部劇烈疼痛、局部壓痛、腰部僵直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常對于病程較長且癥狀嚴重的患者采用手術治療,但患者在術后不能正確地進行康復鍛煉會影響恢復效果。從中醫(yī)學角度看,中醫(yī)治療中的針灸療法能夠減輕神經(jīng)組織壓迫感以及肌肉痙攣癥狀,促進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增強患者的運動能力;同時,通過針灸可抑制患者痛敏神經(jīng)元放電反應,調節(jié)大腦皮質的興奮度,緩解其疼痛感,改善其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與脊髓功能,可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