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芳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013
靜脈輸液治療護理是臨床上應用最廣泛、最常見的一項專業(yè)技術,其質(zhì)量如何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治療結果甚至生命安全。近年來靜脈輸液治療護理技術發(fā)展迅猛,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方法應用于臨床操作中,靜脈輸液已逐步成為涉及多層面知識與技能的臨床實踐,呈現(xiàn)操作越來越復雜、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專業(yè)性越來越強、技術風險日益增加的趨勢。腫瘤靜脈化療目前較多選擇中心靜脈導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經(jīng)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輸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PORT)等。那在臨床工作中該如何選擇呢?
1? 何為CVC、PICC、輸液港?
1.1 CVC 中心靜脈導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是經(jīng)由頸內(nèi)、鎖骨下、股靜脈穿刺將導管插入到上、下腔靜脈并保留,以提供便利的靜脈通路。
1.2 PICC 外周靜脈植入的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由外周靜脈穿刺插管,頭端位于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的導管,用于為患者提供中、長期(7 天~1 年)的靜脈輸液治療。
1.3 PORT 輸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PORT)是完全植入人體內(nèi)的閉合輸液裝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靜脈的導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2? 靜脈化療為何要選擇中心靜脈通路?
化療的病人應用抗癌藥物大多是化學制劑或生物制劑,這些藥物作用于細胞代謝周期的各階段,可以引起血管內(nèi)皮細胞壞死,血管對于正在進行化療的腫瘤病人來說,是運輸治療藥物的管道,是治療腫瘤的重要途徑,也是病人維護治療的關鍵。
2.1保障用藥安全
化療藥物在靜脈給藥過程中意外滲漏的發(fā)生率為0.1%~6%,外滲的后果有多種,可以表現(xiàn)為輕度紅斑、局部不適或疼痛、組織壞死、皮膚潰爛以及深部結構如肌腱和神經(jīng)損傷。
2.2減輕病人痛苦
晚期病人需要長期反復治療、反復靜脈穿刺,不但損傷血管,也使病人感覺到十分痛苦。使用中心靜脈通路可以減少病人反復穿刺的痛苦。
2.3方便治療
病人有了中心靜脈通路,操作方便,可以減少護士工作量,同時可用于急救時快速靜脈輸液、輸血、注藥和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
3? CVC、PICC、輸液港有何不同?
3.1 CVC
費用:600~800元,維護約20 元 /日;留置時間:2~4周左右,時間長容易感染 ;留置部位:右側(cè)頸部,頸內(nèi)靜脈、鎖骨下靜脈、股靜脈;操作者:專門培訓的醫(yī)護人員或手術時麻醉師完成。導管直接由頸內(nèi)靜脈插入上腔靜脈并原位固定。輸液時針頭直接插在肝素帽。每日輸液后10 U/mL 肝素鹽水 10 mL 封管。優(yōu)點:操作難度小。 缺點:留置時間短,脫出危險性大,護理不方便,舒適性差。并發(fā)癥:氣胸、血胸、氣栓、血腫,臂叢神經(jīng)、胸導管損傷,導管異位、折管,心肌穿孔、心律失常、動脈穿孔。血栓相關風險:高 ;感染相關風險:最高。
3.2 PICC
費用:2000~3000元,維護約70~80元 / 次 ;留置時間:數(shù)月,可長達1 年;留置部位:肘部,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 ;操作者:專門培訓的醫(yī)護人員完成。多使用B超引導下賽丁格(Seldinger)穿刺方法,由導絲將中心靜脈導管引入上腔靜脈。輸液時針頭直接插在肝素帽。輸液后用生理鹽水10 mL 脈沖,10 U/mL 肝素鹽水 20 mL 封管。日常攜管建議每周沖洗換藥一次(20 mL NS 沖管,肝素鹽水 3~5 mL 封管)。優(yōu)點:相對便宜,操作護理相對簡單,給藥方便,不影響正常的活動。 缺點:每周換藥,容易感染及形成血栓。 并發(fā)癥:心律失常、動脈穿孔、空氣栓塞(罕見)、折管、心肌穿孔。 血栓相關風險:高,40% ,甚至更高 ;感染相關風險:高。
3.3輸液港
費用:6000~8000 元,維護約200元/月;留置時間:可長期使用,最長使用可長達10年,適合6 個月以上的治療需要。 留置部位:前胸皮下,鎖骨下靜脈 ;操作者:多由麻醉師手術室局麻下完成。輸液港放在前胸皮下,導管前端在上腔靜脈,后半部分在胸壁皮下潛行。將蝶形針頭刺入輸液港,建立中心靜脈輸液通道。輸液后先用生理鹽水 20 mL 脈沖,50~100 U/mL 肝素鹽水 5 mL 封管。日常攜管建議每 4 周沖洗一次(20 mL 生理鹽水沖管,50~100 U/mL肝素鹽水 ,5 mL 封管)。 優(yōu)點:長期使用總體費用不增加,可用于血樣采集,美觀方便,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惡性腫瘤化療包括長期腸外營養(yǎng)治療患者的最佳方式。 缺點:置入成本高,置入和取出都有創(chuàng)傷。 并發(fā)癥:導管異位、導管與DDS 銜接脫落并造成導管進入上腔靜脈或右心房、心律失常、 動脈穿孔、空氣栓塞、折管、心肌穿孔。 血栓相關風險:較低 ;感染相關風險:低。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在《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雜志發(fā)布了2020年全球癌癥負擔狀況最新估計報告。世界癌癥形勢同樣嚴峻: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和快速增長,全球的癌癥發(fā)病數(shù)和死亡數(shù)也正在快速增長。癌癥將成為21世紀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將是世界各國提高預期壽命的最重要障礙。我國每年新發(fā)癌癥病例約380萬,死亡人數(shù)約229萬,總體癌癥發(fā)病率平均每年上升3.9%左右,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癌癥已成為我國四大慢性病之一,嚴重影響我國人民健康。癌癥治療又主要包括手術治療、放療和藥物治療三部分,目前由于我國醫(yī)療體制和醫(yī)療水平的限制,藥物治療仍占據(jù)較大份額。因此,腫瘤病人靜脈化療時需要選擇中心靜脈通路,靜脈通路的選擇要根據(jù)病人的經(jīng)濟狀況、治療時間、生活環(huán)境、工作特點及環(huán)境、管道風險等綜合評估,選擇最佳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