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傳勝
【摘要】在學生課外閱讀中存在一些誤區(qū),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盡量避免,如:盲目追求數量、閱讀面窄、過度留痕、增加閱讀負擔,重文學、輕科普,重現代、輕古代作品,不注重積累等方面的閱讀誤區(qū),并且提出改正對策。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 誤區(qū) 數量 速度 閱讀材料 閱讀活動
當前人們都已經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大家普遍認識到學生語文能力低很大程度來自于不會閱讀,所以很多學校和家庭都重視閱讀,但是當前的學生閱讀中卻存在這樣幾個誤區(qū), 值得我們注意:
誤區(qū)一:盲目追求數量、速度,
在課外閱讀中一味地追求速度、追求數量,時不時地進行統(tǒng)計,看學生讀了多少萬字,天天催促學生快點讀。世界上的書浩如煙海,怎能讀完呢?弱水三千取一瓢飲,在人的一生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美好的東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其中的一樣或幾樣就足夠了。如果學生讀到一本自己特別喜歡的書,仔細地讀了幾遍,用心感受作品的魅力,這帶給他的影響或許可能超過幾本書。我們有時也可以反思,我們讀過那么多的書,真正記住的有多少?給我們的人生有影響的又有多少?所以在閱讀中不要過度追求數量、速度。
作為教師,我們這樣做更能避免這種現象:
1.做一個能推薦書單的教師。每學期,我們根據學生心理、知識層次、閱讀能力給學生推薦一些書,做一份讀書計劃。提供給學生必讀和選讀的書目,鼓勵學生依照愛好興趣開展個性化閱讀。
2.做一個善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好書的老師。老師要告訴孩子這個年齡段哪些書籍適合自己閱讀,給學生一個標準,發(fā)動學生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書,提高學生選擇書籍的能力。
3.定期開展讀書推薦。班級舉行讀書推薦會,讓同學們帶著自己發(fā)現的“寶貝書”參加,講一講自己喜歡的理由,說說自己感動的情節(jié),向大家做推薦。
誤區(qū)二:讀深讀透一本書
有的教師要求學生:挑選一本書,一定要把這本書讀深讀透才可以,讀不好不能讀其他書。
這種做法限定了我們的視野,一本書給我們的信息量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兼顧其他書籍,不能死啃一本書。
我們平時可以這樣做:以點帶面開展閱讀。我們推薦的必讀書籍可以作為閱讀方法的例子進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閱讀的方法,然后再根據內容、主題、作者開展系列閱讀,讓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同時閱讀同一主題或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或者書籍,在比較閱讀中會發(fā)現更多的問題,從而研究問題,讓閱讀向深度發(fā)展。
誤區(qū)三:閱讀就要留下痕跡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一個讀書好習慣。但是在閱讀中卻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有些學生閱讀的書,除了畫橫線,圈詞語,沒有其他的,他們主要是為了完成讀書筆記而已,沒有真正讀書,僅是為完成作業(yè)而已。
在閱讀中我們應該這樣做:(1)不要抓過多的資料?!伴_卷有益”,只要孩子用心去讀了,用心去感受了,就可以。(2)讀書筆記不是摘抄筆記,感受更重要,數量不重要。(3)說比讀重要,講比寫重要。讓孩子把自己閱讀的感受說出來,與大家分享,課初五分鐘的讀書交流,這種做法很實用、很有價值。
誤區(qū)四:只重視紙媒閱讀,忽視其他閱讀材料。
有這樣幾種現象:
(1)偏重文字類圖書、不喜歡讓孩子看繪本類圖書
有的家長和教師注重讓孩子看文字比較多的書,對繪本的閱讀沒有足夠的重視。產生這種想法也與我們對繪本價值的認識還不到位有關。低年級的小學生喜歡看圖畫,這是他們這個年齡的心理特征。
繪本中的故事往往有豐富的想像拓展空間,可以將繪本與說話寫話聯系,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編故事、講故事。
(2)缺少對經典視頻、音樂資料、圖像等資料的閱讀
在閱讀內容上要全方位的閱讀,文本、電影、音樂、圖像等都要有。
誤區(qū)五:重文學作品、輕科普書籍
我們給學生推薦的閱讀內容大部分是文學作品為主,歷史、科普、數學等學科的課外書籍比較少,這樣的情況一方面阻礙了學生多方面興趣的培養(yǎng),同時也不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我們的閱讀活動主要由語文教師組織,其他學科教師沒有參與。我們在開展閱讀時,最好要求教師全員參與,人人推薦讀書,學生讀多方面內容的書。
誤區(qū)六:偏現代文、輕古詩文
我們平時讓學生閱讀現代作家作品多,對傳統(tǒng)文化、經典古文內容的閱讀較少。在小學階段,讓孩子背誦《三字經》、《弟子規(guī)》、《千字文》、《論語》、《唐詩》、《宋詞》、《元曲》等經典的篇目,并不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學生通過注釋、翻譯稍作理解即可,通過對古文的閱讀背誦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誤區(qū)七:重閱讀、輕積累
如何讓學生的閱讀逐步轉化為語文能力,讓學生為我所用?這是很多老師要考慮的問題。大家都有一個煩惱:孩子們讀得書已經不少了,就是不會遣詞造句,就是用不到自己的說話、寫話和寫作之中,究竟是為什么?其實這與學生閱讀中沒有進行系統(tǒng)積累有關。平時我們可以這樣做:(1)對自己讀書筆記的好詞好句進行系統(tǒng)整理,如描寫人物動作的、心理的、外貌的、神態(tài)的,把這些優(yōu)美詞句系統(tǒng)整理好后經常閱讀一下,做到有效積累;(2)經典的文章要背誦下來,“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入腦入心才能為我所用。
誤區(qū)八:開展活動重選拔
很多學校為推進閱讀,開展了一些列的活動:演講比賽、寫作比賽、讀書人物評選等等,這些活動大部分以選拔為主。我們在開展閱讀活動的時候要適當考慮全體學生,照顧閱讀主體。不妨開展這樣的活動:(1)讀書存單活動,讓學生每讀完一本書,把自己閱讀的書封面復印,把所有閱讀的書當做存單裝訂整理,讓每個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成就感;(2)寶貝書籍我推薦,在小組和班級內每人推薦一本自己的“寶貝書”,講一講喜歡的理由;(3)書展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家長共同參與的書展活動,就像跳蚤市場一樣,每個人展示自己一個階段的閱讀成果,大家一定不亦樂乎。
綜合以上種種現象,我們在制定學生閱讀計劃時,既要注重學生文學作品的閱讀,同時增加科普作品的閱讀;既要注重現代文閱讀,也要適當增加經典古文的比例;低年級注重繪本閱讀,中高年級注重文本閱讀;課堂引領方法,課下激發(fā)閱讀興趣。相信經過扎實的閱讀,學生的語文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山東省肥城市鳳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