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都許庫爾·吾買爾 迪麗努爾·加列
摘要:目的 探討miR-9與乳酸脫氫酶 A(LDHA)蛋白在鼻咽癌細胞株CNE-1中的表達及其意義。方法 在常氧及缺低氧條件下檢測miR-9與LDHA在鼻咽癌細胞株中的表達。并驗證膠質(zhì)瘤細胞中LDHA 3’-UTR上存在miR-9結合位點。結果(1)在常氧和低氧條件下鼻咽癌CNE-1細胞中LDHA無明顯差異,miR-9表達與LDHA成負相關;(2)LDHA 3’-UTR與miR-9存在結合位點。結論 在常氧條件下鼻咽癌CNE-1細胞依舊通過瓦博格效應進行糖酵解,miR-9表達與LDHA成負相關?;蛟SmiR-9通過介導LDHA調(diào)控腫瘤能量代謝途徑并與其惡性進展相關。
關鍵詞:miR-9;乳酸脫氫酶 A(LDHA);鼻咽癌
鼻咽癌是我國的一種常見惡性腫瘤,大約占頭頸部腫瘤的78%,占上呼吸道腫瘤的90%左右,由于其發(fā)病部位比較隱蔽,早期癥狀不典型,導致其發(fā)現(xiàn)困難,一旦發(fā)現(xiàn),惡性程度較高,且易發(fā)生轉移[1]。研究報道,鼻咽癌通過瓦博格效應有氧糖酵解攝取增殖所需能量[2]。而乳酸脫氫酶A(L-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作為瓦博格效應關鍵酶,是調(diào)控能量代謝途徑的重要靶點。我們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miR-9在頭頸部腫瘤中高表達與LDHA呈負相關并且存在結合位點。因此,本研究通過檢測鼻咽癌細胞株CNE-1在常氧和低氧條件下LDHA與miR-9的表達進行驗證假說。
1研究方法
1.1常氧及缺低氧條件下miR-9、LDHA在鼻咽癌細胞株中的表達:將鼻咽癌細胞株CNE-1用RPMI-1640培養(yǎng)基(15%小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μg/ml鏈霉素)培養(yǎng),與37℃,5%CO2,20%或1% O2飽和濕度培養(yǎng),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當細胞生長于對數(shù)期時,取細胞進行QPCR實驗。
1.2驗證膠質(zhì)瘤細胞中LDHA 3’-UTR上存在miR-9結合位點:AGO結合實驗識別miRNA的靶位點;經(jīng)免疫純化后QPCR檢測miR-9、LDHA及與miR-9靶向結合的mRNA;FISH實驗檢測CNE-1細胞中miR-9是否有較高比例分布。
2結果
2.1在常氧和低氧條件下鼻咽癌CNE-1細胞中LDHA無明顯差異,miR-9表達與LDHA成負相關。
2.2LDHA 3’-UTR與miR-9存在結合位點。見圖1。
3討論
瓦博格效應(Warburg effect)又稱有氧糖酵解,是指在即使在供氧充足的情況下腫瘤細胞葡萄糖代謝仍以糖酵解為主,葡萄糖轉變?yōu)槿樗岵a(chǎn)生ATP,以適應腫瘤細胞對能量的大量需求。該過程不但為腫瘤細胞提供了各類生物大分子合成的物質(zhì)基礎,并且其產(chǎn)生的乳酸所形成局部酸性微環(huán)境,有益于腫瘤細胞的增殖、侵襲、轉移,因而也被認為可能是癌癥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盡管該效應精確的分子機制尚未闡明,癌細胞的這種能量代謝的生化特征改變?yōu)槟[瘤靶向治療提供了契機,靶向調(diào)控有氧糖酵解而選擇性殺滅腫瘤細胞的治療策略將有望成為抗腫瘤藥物研發(fā)的重要方向。
乳酸脫氫酶A(L-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是糖代謝通路中的限速酶之一,缺氧條件下,惡性腫瘤細胞中LDHA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并產(chǎn)生NAD+,使得糖酵解速率上升,有利于形成酸性微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乳酸和NAD+又可參與供能及調(diào)節(jié)腫瘤細胞的氧化還原穩(wěn)態(tài)。另外,糖酵解途徑導致的乳酸增加可以分解破壞腫瘤細胞周圍的細胞基質(zhì),促進腫瘤細胞遷移。如果可以調(diào)節(jié)腫瘤糖酵解酶的活性,控制腫瘤的能量代謝,進而抑制腫瘤增殖,則可以有針對性的治療惡性腫瘤。通過敲低LDHA活性,發(fā)現(xiàn)乳酸產(chǎn)量和葡萄糖的消耗明顯減少,同時能抑制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周期阻滯在G2/M期和細胞凋亡,并且能夠增加鼻咽癌和胃癌等腫瘤細胞對放療的敏感性。因此,LDHA是通過瓦博格效應代謝途徑調(diào)控腫瘤增殖、進展及凋亡的重要靶點。
隨著對 miRNAs 的深入研究,人們發(fā)現(xiàn) miR-9的異常表達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miR-9已被證實是脊椎動物大腦中表達最高的miRNA之一,該ncRNA在平衡脊椎動物胚胎神經(jīng)祖細胞和成人神經(jīng)干細胞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不同腫瘤的表達都可作為治療靶點,抑制腫瘤細胞增殖、進展,并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因此,miR-9可作為腫瘤細胞惡性進展的重要靶點,調(diào)控腫瘤細胞惡性進展并促進凋亡。
參考文獻:
[1]王雷,張云霄,楊柳,沈婉瑩,廖先珍,讓蔚清. 2005—2013年中國腫瘤登記地區(qū)鼻咽癌發(fā)病和死亡分析[J]. 實用預防醫(yī)學,2020,02:145-149.
[2]張鳳娟,張紅勝,劉洋. 腫瘤有氧糖酵解的研究進展[J].生命的化學,2015(03):35-40.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yī)院院內(nèi)科研基金項目,YZR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