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1-41
作為教育一線的實踐者,心靈的豐盈,情感的充沛,思想的崇高,人格的魅力真的我們所要追求和擁有的。我認為教育要以愛為光,寬嚴并濟。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為小學的班主任,我們任重而道遠。特別是有的孩子情況特殊,我始終堅持“以愛動其心,以嚴動其行”,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
我們班就有一個這樣特殊的孩子,他叫韓小學,從小身體較弱,沒怎么上過幼兒園,因此沒有形成學習習慣,更不會在集體中學習生活。其父親脾氣比較暴躁,又身患白血病,對孩子管教十分矛盾,又溺愛又嚴厲,尤其經常要打孩子,摔東西,使孩子形成了不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他上課不能集中思想聽老師講課,總是自己玩自己的,課下看到同學有好的東西就要搶,有時還偷偷拿,因此經常說謊。而且這孩子還有較強的敏感、排斥心理,往往喜怒無常,一不高興就往學校大門跑,企圖回家,開學一個月期間多次哭鬧要回家。
(一)2018年開學第一天
入學時我首先就注意到這個孩子——白白凈凈,眼睛很大,卻直直地盯著我,與其他同學有段距離地站著,右腳在地上不停的碾著,兩只手交叉著擺弄。多年的班主任經驗立即讓我認識到這個孩子不太好管理。我走上前問道:“歡迎你來到學校,我是你的班主任王老師,你叫什么名字?”隨即我的耳膜嗡的一下,遂不及防的他大喊道:“我不想上學,我不想告訴你名字。”聲音大到合體教室中周圍幾個班的學生瞬間安靜了,齊刷刷地看著我倆,可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他拔腿就跑,我隨即追了出去,小小的個子在走廊橫沖直撞,我好不容易抓住他,他卻躺在地上打滾,大嚷大叫:“我要回家我要回家?!边@就是我見韓小學的第一面:一喊二跑三打滾。隨即我聯(lián)系家長,他爸爸并沒有回家,而是一直在校園柵欄處觀看,(此后的一個月里他爸爸也一直是這個狀態(tài)),爸爸趕來后,一腳就踹向孩子,這一踹真是驚嚇,遠超過孩子剛才的大分貝喊叫,我們急忙拉住韓小學爸爸 ,不料他又一把抱住孩子,哭道:“學學,不哭啦,咱們今天先不上學啦?!边@就是我見韓小學爸爸的第一面:一踹二哭,矛盾的教育展現(xiàn)無疑。
(二)2018年十一后一天
我正在辦公室批作業(yè),我班班干部急匆匆跑來了,說韓小學又在班級大喊大叫,我馬上趕到了教室。原來是韓小學課間貪玩上課時間又沒進教室,數(shù)學老師讓同學們出去找他,二十分后才在體育場找到他。數(shù)學老師非常生氣,對他進行批評教育,要打電話要給家長落實情況,問他家里電話,他就有非常強烈的抵觸心理,先是不哼聲,然后就大喊大叫,又往外跑,數(shù)學老師連忙一邊叫學生來叫我,自己往外追,我安排好教師學生,也來到了操場上,我先安撫他的情緒(通過一個月的相處,孩子對我有了一定的信任感):“你跑累了吧,你先跟我到辦公室來吧,我們涼快涼快?!?/p>
關心學生,還應該尊重學生。我在和韓小學接觸中,發(fā)現(xiàn)他強烈的自尊心和吃軟不吃硬的性格特點。
回到辦公室,我先讓韓小學盡情發(fā)泄情緒,等他穩(wěn)定了,我耐心傾聽他遲回班級的理由,原來他是在體育場旁邊的氣象站看氣象表入迷了,一回頭發(fā)現(xiàn)整個操場都沒有人了。我肯定了他的善于觀察,但也批評了他的任性和對數(shù)學老師的不禮貌,要求他給老師道歉,他接受了。其實這個孩子很聰明,讀書又多,很多課外知識我講到的時候他都想發(fā)表意見,我也盡量給他機會讓他說一說,及時表揚他的表現(xiàn),同學也給予他掌聲,幫他在同學中建立信心。這樣的肯定和贊揚讓他對老師,對學校有了眷戀和感情,他十一放假回來的那個早上對我說:“王老師,這幾天我都想你了?!蔽业男囊慌?,隨即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這一個月的轉變證明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對這樣一個“不一樣”的孩子,我找到了他逆反的根源——幼年時期沒有良好的教育去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有句話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孩子信任我,教育就有效果。接著我繼續(xù)和他分析今天的狀況,指出問題的關鍵是出在他自己身上,如果他不遲到進班級,老師就不會打電話給家長。經過一個下午的耐心開導,他表示要用以后會越來越懂事,不讓老師操心傷心。
從那以后,韓小學在學校的學習生活開始有規(guī)律了,每天穿著校服來學校,不再吵著說不上學,和同學相處也和諧多了。
(三)循序漸進
韓小學的心靈窗戶已經慢慢開啟。但是,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不是一天造成的,想一蹴而就完成轉變是不切實際的奢望,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教育方能奏效。
一方面我繼續(xù)鞏固我的“以愛動其心,以嚴動其行”策略,對他的進步及時表揚,可當他有錯時,我會嚴厲地批評,并且作為懲罰,他不能上班級圖書角借書,因為他特別喜歡看課外書,所以我鼓勵他,而且允許他一星期借兩本,(其他孩子只能借一本),他對這個特別在意,所以這樣的懲罰有效的規(guī)范了他的行為。
另一方面我多和他父親進行溝通,希望他能夠在生活上、思想上關心孩子,正確對待在孩子問題上的責任,不要只是簡單粗暴的打孩子或是無節(jié)制的溺愛,他也認識到了自己對待孩子的矛盾的錯誤做法,導致孩子心理的不穩(wěn)定。家長的狀態(tài)對了,隨之孩子懂事許多,他會經常為父母做些事,表達對父母的愛,也懂得用好好表現(xiàn)來讓父母心情愉快了。
(四)運用集體的力量
雖然剛開始孩子們甚至家長們對他很排斥,三天兩頭和我告狀訴苦,我總是耐心地聽他們說完,我對家長們說:“他還是個孩子,他做錯了王老師一定批評,但咱們也都是父母,多給這樣的孩子機會,咱們的孩子也會看在眼里,善良與寬容也是咱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蔽矣謱Π嗉壍暮⒆觽冋f:“我們是一個集體,掉隊的伙伴我們拉一拉他,你們優(yōu)秀懂事,王老師表揚你們,你們要多幫助他,你們就會變得更棒.”只要一開家長會,我也會專門拿出時間,強調我們是一個團隊,是家人,要彼此多諒解,攜手共進,慢慢的孩子們家長們的態(tài)度也在改變,韓小學感受到了大家的溫暖,孩子們會主動為他的進步鼓掌,放學時接孩子的家長也會主動和他說話,他也變得柔軟起來。
付出終有收獲,經過一年半的教育,韓小學上課基本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學習能力一直在提高,更可喜的是在學校能和同學和諧相處,不再隨意搶、拿別人東西,和同學玩耍時也會注意輕重了,更大的改變是他喜歡上學,不再哭喊不來上學了,在班級的讀書比賽中獲得兩次二等獎。
教育是人的教育,我深信,只要我們對這些特殊的孩子,堅持“以愛動其心,以嚴動其行”,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這些孩子的成長會更讓我們欣喜感動。
大慶市湖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