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摘要:當前,對于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很多一線教師們的關注,對于小學體育學科來講,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的運用,對于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出發(fā),探索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126
一、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應用的概述
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就是指以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和水平為依據,對學生進行混合分組,使得學生能夠在這樣的小組合作分工當中,進行相互扶持、相互指導,相互幫助以及相互討論研究,并在努力對教師所教學的內容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達到對預期學習目標和任務的合作完成。這種學習方式所關注的重點,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擁有和享受的深刻充實、豐富完整的經歷和體驗。使得能夠在加強學生合作探究學習體驗的情況下,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和探究水平的提高。
二、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應用的現狀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首先就是重形式而輕實質。許多小學體育教師在運用此種教學模式時,只是對學生進行了簡單的分組,而沒有深刻的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像這種僅僅是對合作形式給予重視,而忽略了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實質的情況,自然無法有效的促進教學質量的增強。其次就是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均衡。許多小學體育教師在進行分組時,都忽略了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理。像這樣的情況,就會使得一些喜歡對自我進行表現的同學,成為那些不善于對自我進行表達學生的“領導”,進而也就會造成對學生培養(yǎng)不夠全面的情況。再者就是在小學體育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當中,許多學生雖然有進行參與,但是卻沒有積極主動性。許多學生因為性格等因素,不善于對自我進行表達,也無法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更是無法對其他同學的學習提供幫助。這樣的情況自然也就會缺失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 造成小組合作學習效率過于低下的局面。
三、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的具體應用
(一)自主探究,自我驗證
在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學生的自我探究和自我驗證。在這樣的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不僅要避免為了動手而動手局面的出現,還需要防止小組合作過于浮躁。而這種局面通常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許多學生一旦知道任務,就會馬上動手,這樣的情況并不能讓學生進行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也沒有辦法協(xié)調好小組成員。二是許多學生在對一些浮淺的技術掌握之后,就只會各自練習,若是教師沒有良好的組織起學生的練習,那么必然會出現一團糟的練習結果。因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在學生的探究和驗證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學習任務進行重點關注,更是要在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觀察時思考的強調,以此在培養(yǎng)學生交流能力和質疑能力的同時,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達到學生自主探究效率的提高。 就比如,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跑步運動一課時,就可以將《障礙賽跑》的游戲環(huán)節(jié)設計出來。首先教師需要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其次教師在對游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強調后,引導學生自己對器械進行擺放。之后教師就可以將游戲的重點和進行此活動意圖講解出來,并讓學生合作探究出具體的游戲策略。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讓小學生自己對相關活動和游戲方式進行探究,從而能夠在實現探究活動的良好發(fā)展時,達到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二)開放空間,相互促進
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是指教師需要將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充分的發(fā)揮出來,而不是教師“放羊式”的讓學生進行無目標的學習。在這樣的學習方式當中,教師需要將分寸把握好,并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進行靈活掌握,以此方能充分的應用起每一分、每一秒的教學時間。當然,在這樣的教學方式當中,教師還需要將體育動作的一些重難點充分的講解和歸納出來,并讓學生在保護自己和幫助同學的情況下,對自己的個人安全進行保障。另外,教師還需要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交流、探討和嘗試的過程中,將相應開放的空間充分的提供給學生,以此在促進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時,實現對學生學習和練習興趣的調動。
譬如,小學體育教師在對《立定跳遠》這一課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先將其中的重難點設計出來,并在這樣的設計當中,提出相關的問題,并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而學生通過這樣的思考、練習、探索和討論等過程,就可以對學習空間和學習時間進行充分的獲取,進而能夠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對探索過程進行有效完成。而且學生在這樣的練習當中,也可以對問題進行發(fā)現和解決,使得學生能夠在加強對立定跳遠技術動作重難點的掌握時,達到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及時輔導,巧妙評價
教師的輔導和評價在學生的小組合作練習中有著良好的作用,而這些作用也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探究和解疑。因而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應該通過良好的評價方法和時機,對課程輔導進行有效把握,以此在確保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良好作用的同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講解四年級的長跑這一知識時,就可以以合作小組學習為依據,讓學生通過不同圖形的奔跑,來激發(fā)自己的學習欲,然后教師在學生的初步感知中,將相關的問題提出來,像“長跑有什么特點”、“怎樣在奔跑過程中進行呼吸”等等。之后教師再讓學生以這些問題為出發(fā)點,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和討論。當學生在遇到較大的問題和爭議時,教師就可以及時的引導學生,而等學生將相關結論討論出來之后,教師就可以簡單的進行評價,并將答案告知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所學習的內容,從而實現學生對體育技能掌握程度的加強。
參考文獻
[1]欒玉潔,小學體育教學“三途徑”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J].小學生(中旬刊),2021-03-29
[2]沈浩,讓“游戲訓練”與“合作素養(yǎng)”趣技共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的創(chuàng)新探索[J].小學生(中旬刊),2021-03-29
[3]曹榮,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中旬刊),2021-03-29
浙江省溫州市龍港市云巖學校?32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