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
摘要: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是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之一;是以婦女為中心的批評,其研究對象包括婦女形象、女性創(chuàng)作和女性閱讀等。伊萊恩·肖瓦爾特是美國著名的女性主義批評家、美國女權主義批評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她的女性主義批評理論對英美女性文學批評有著重大的影響,對美國女性文學史的建立,女性解放運動的方向等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對伊萊恩·肖瓦爾特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相關研究進行探討。
關鍵詞: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伊萊恩·肖瓦爾特;
一、肖瓦爾特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產(chǎn)生的背景
肖瓦爾特對女性文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主義運動發(fā)展的第二階段,它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都有著特定的政治、文化等背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脫胎于20 世紀60年代的第二次女權運動,是政治運動深入到文化領域的結果。20世紀中后期的美國處于社會大變革時期,美國相繼爆發(fā)民權運動、反戰(zhàn)運動、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和言論自由運動等各種政治運動。在此起彼伏的社會運動中,婦女參與其中,并從其中獲得政治斗爭和社會活動的經(jīng)驗。但是無論是在爭取“自由、民主、平等”的民權運動中,或在反對越南戰(zhàn)爭的社會活動中,女性始終都在遭受著性別歧視和性別壓迫。在社會運動和女性在社會運動中所遭受的歧視與壓迫的聯(lián)合作用下,新派女性引導了第二次女權運動的開展,其目標就是反對性別歧視,打破傳統(tǒng)的父權制觀念。女性為了在社會文化中獲得平等的權利,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各種婦女運動組織建立,屬于女性的出版物也在發(fā)行,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應運而生。
20世紀中后期社會運動給美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都帶來了一定的變革。尤其是反傳統(tǒng)運動和言論自由運動,對美國的多元文化意識形態(tài)有重要作用。20世紀60年代,由藝術屆反叛分子開創(chuàng),反叛青年追隨的反傳統(tǒng)文化運動在美國社會中壯大發(fā)展,它們沖擊著美國傳統(tǒng)的文化觀念和社會習俗,打破50年代那種保守壓抑的社會氛圍,促進了開放的社會風氣。這場運動改變社會個體的行為方式的同時,也在改變著社會整體的價值取向和觀念,促使處于不同種族、不同階級的社會群體的價值取向和文化觀念都能得到尊重和交流,彼此之間有很大的包容性。20 世紀中后期文學理論發(fā)展一片繁榮,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發(fā)展不僅依賴于婦女的一腔熱血,還要依靠其他理論的引導。精神分析學說、權力話語理論、解構主義、符號學等提供了女性寫作研究的理論借鑒。
二、主要內(nèi)容
肖瓦爾特提出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念主要包含抗拒式閱讀、女性批判、掘土式批評、女性亞文化理論、雙聲話語、女性中心批評、性別理論。
1979年,肖瓦爾特在她的論文《走向女性主義詩學》中提出了建立女性批評理論框架的構想,把女性主義批評分為兩類,一個是以研究男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女性閱讀問題為重心的“女權主義批判”,另一是以研究女性作家作品為重心的“女性批評”,1981年肖瓦爾特又進一步拓展了建構女性批評理論的構想,針對女性作品的差異提出四種模式:生物學模式、語言學模式、精神分析學模式和文化批評模式。上世紀8年代末,肖瓦爾特的理論更進一步改善。1989年,肖瓦爾特在其著作《我們自己的批評》中提出了自己對男性進入女性主義批評的看法。她在這本書的序言中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發(fā)展提出了更為詳細地階段劃分。在這些不同的階段之中,肖瓦爾特對最早出現(xiàn)的“雙性同體詩學”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不滿。
“女權批評”和“女性批評”是肖瓦爾特提出關于女性主義批評的兩種樣式。因為容易被混淆,所以肖瓦爾特對其進行了區(qū)分。她認為第一種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是訓誡式的、義憤填膺的,好比《圣經(jīng)》的“舊約”,尋找昔日的過錯;第二種不偏不倚,好比“新約”,追求創(chuàng)作中“想象的優(yōu)美”。
繼發(fā)表了幾本論著之后,1985年,肖瓦爾特發(fā)表了一部結合文化批評和精神病學、研究英國女性歇斯底里文化史的著作——《婦女·瘋狂·英國文化1830-1980》.這部著作雖不是專門的女性文學批評,但她的意圖很明顯。作者嘗試以心理學進入,站在文化的角度上建構一種“歇斯底里史”的批評。這部著作所要發(fā)揮的作用是帶領我們回到當時英國瘋狂女性主義文化產(chǎn)生的具體語境中,通過文化理論、心理學、精神病學來考察女性文化史上的“瘋狂現(xiàn)象”。
三、重要影響
肖瓦爾特的批評理論對于追溯女性文學的歷史、勾勒女性文學未來的發(fā)展和建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標準都有著舉足捏重的作用。她對女性文學史階段的劃分為眾多批評家們所借鑒。她把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劃分成“女權主義批評”和“女性批評”,徹底厘清了以女性形象為研究對象、重女性讀者的“舊約”式批評和以女性作家為研究重心的“新約”式批評之間的區(qū)別聯(lián)系。她在完善自己批評理論時歸納概括了女性主義批評在美、英、法、德等不同國家表現(xiàn)出的特點,從中汲取為她所用的養(yǎng)分;她還將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常借用的四種模式進行了詳細的比較,從中得出最適合女性主義批評借鑒的文化模式。她的研究跨越解構主義、精神分析學、歷史學、人類學、文化學以及西方其他各種文學批評法,因而具有多元化、豐富性、深刻性的特點。
四、結論
肖瓦爾特的思想意識更強調女性應當建立起符合女性發(fā)展的、不同于傳統(tǒng)的文學批評方法,即建構符合時代的屬于女性獨有的文學批評環(huán)境,為女性文學發(fā)展提供平臺和新方法,摒棄傳統(tǒng)以男性為書寫模式的文學概念,從男性為主體的文學時代中解脫出來, 讓女性文學在文學界中獨樹一幟,也通過自己的著作推動了女性文學及女性解放的進程 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范亞玲. 伊萊恩·肖瓦爾特的女性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論[D].河南大學,2020.
[2]林佳宬. 屬于女性自己的批評—伊萊恩·肖瓦爾特女性文學批評理論探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9.
[3]石苗苗.論《她們自己的文學》與共同體重建[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6(04):39-43.
[4]溫曉慧. 伊萊恩·肖瓦爾特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思想研究[D].山西大學,2016.
[5]黃寧. 伊萊恩·肖瓦爾特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研究[D].遼寧大學,2016.
[6]詹俊峰.構建女性中心的文學批評話語——伊萊恩·肖瓦爾特的“女性批評學”研究[J].婦女研究論叢,2011(04):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