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婷 李睿
摘要:通過防雷檢測技術報告的分析研究,提升檢測人員現(xiàn)場檢測能力,提高防雷檢測技術服務質量,以便于出具更加科學、準確、真實反映構建筑物防雷裝置真實情況的防雷檢測報告。
關鍵詞:防雷;報告;質量
引言:防雷檢測機構的主要職責是通過對構建筑物的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電涌保護器及其連接導體等的構成,用以防御雷電災害的設施或者系統(tǒng)進行檢測,并利用采集到的數據出具防雷檢測技術報告,該報告能夠真實的反映出該構建筑物防雷設施當前設備的實際情況,作為構建筑物防雷裝置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據。
1 防雷檢測技術報告的重要性
我省雷電災害高發(fā)頻發(fā),防雷減災任務艱巨繁重,防雷裝置檢測技術報告是反映建筑物防雷質量信息的重要技術資料,關系到國家、人民、財產及生命安全。隨著防雷檢測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截止到2019年,全國共發(fā)放檢測資質1549家,其中社會資質999家,占全部資質的三分之二;四川省認定發(fā)放防雷裝置檢測資質102家,社會資質32家,隨著社會防雷檢測公司的日益增多,對檢測公司的防雷裝置檢測能力應該有更高的要求。有了專業(yè)的防雷檢測技術服務隊伍才能出具科學、真實、有效的防雷檢測技術報告,而防雷檢測技術報告,既要能反映構建筑物的真實情況,從而判定防雷設施是否能夠繼續(xù)滿足《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 GB 50057-2010》相關規(guī)范要求,能否起到保護構建筑物防御雷電災害的能力。所以防雷裝置檢測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客觀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對目前檢測機構的防雷檢測技術報告進行分析總結,并提出相關的技術建議,以便于提高防雷檢測企業(yè)的防雷技術服務質量,讓檢測報告能夠作為支撐構建筑物防雷裝置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據。
2 防雷檢測技術報告制作過程中常見問題
2.1搶占市場資源造成的檢測報告質量下降
由于防雷裝置檢測有淡旺季,檢測主要時間集中在4-9月,整個防雷市場體量大,就某檢測機構提供的數據,該檢測機構共計有13名檢測人員,分為3個檢測隊,在旺季期間大約檢測了1390家企業(yè)(含易燃易爆場所)(詳見附表1 3個檢測隊旺季檢測數量分布圖),平均每個月檢測了232家,按照22.7個工作日計算,平均每個檢測隊每天檢測約10家企業(yè),在市場競爭日益增大的情況下,每個檢測隊都在追求檢測效率,搶工期,搶資源,在現(xiàn)場檢測質量方面難以保障,導致出具的防雷檢測技術報告的質量嚴重下降,有的檢測機構還出現(xiàn)了不出場,以最低價的形式購買報告的情況,這些都不利于防雷檢測環(huán)境的健康發(fā)展,不能體現(xiàn)防雷檢測報告的價值。
2.2 不能保證防雷檢測技術報告的連續(xù)性
按照《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 GB/T 21431-2015》中第7條中規(guī)定:受檢單位在進行定期檢測時,應查閱上次檢測的記錄,并現(xiàn)場勘查受檢單位防雷裝置有無變化。隨著防雷檢測市場的放開,同一家受檢單位都會存在連續(xù)兩年內有不同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的情況,在報告出具時,每家檢測機構的報告模板不一致,這會導致每年出具防雷檢測技術報告的每個檢測數據的缺乏延續(xù)性,影響現(xiàn)場記錄的判定。(詳見附表2同一家企業(yè)不同防雷技術報告摘要)
2.3防雷裝置技術報告不具備溯源能力
隨著防雷檢測市場的放開,防雷檢測人員培訓暫未培訓到位,社會公司檢測人員的能力參差不齊,這就導致了在防雷檢測報告的制作能力上也高低不一。社會上一些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能夠嚴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GB/T 21431-2015)以及各自的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對采集后的數據,進行報告編制,并繪制出數據溯源圖(附表3 某防雷檢測報告的溯源圖)。但也有一些社會機構只給出了現(xiàn)場采集數據和結果報告,由于檢測人員的能力受限,不能繪制數據溯源圖,當發(fā)生雷擊災害事故時,這種檢測機構出具的防雷裝置技術報告不能完全作為雷災調查結果最有效的證據。
3提升檢測報告質量的建議
3.1加大防雷檢測市場的執(zhí)法力度
目前,防雷檢測市場存在濫竽充數的現(xiàn)象,個別防雷檢測機構存在無資質、超資質和掛靠資質檢測的違法行為。加大對檢測活動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執(zhí)法力度有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防雷裝置檢測服務環(huán)境,從而督促各檢測機構提升自己的防雷檢測技術能力,為出具一份準確、完整的防雷檢測技術報告做好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還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構建一個集資質審核、防雷檢測技術人員能力驗證、檢測過程跟蹤管理、報告?zhèn)浒?,企業(yè)防雷檢測監(jiān)管一體化管理平臺,提高監(jiān)管效能。
3.2督促檢測機構開展人員培訓
一是在檢測機構提交的《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單位年度報告》中應體現(xiàn)每年度人員培訓相關材料,這樣有利于督促檢測機構進行人員培訓,二是檢測機構可以制定相關的獎懲政策,促進機構內部的自我學習,從而提升檢測隊伍的整體技術能力。
3.3充實報告內容,為報告結論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
為了保證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杜絕虛假報告,一是可以在報告中出具使用儀器設備的檢定證書復印件,杜絕超檢儀器;二是在報告中應包含現(xiàn)場檢測的圖片,杜絕未到現(xiàn)場就出具檢測報告的虛假報告;三是報告中不但應出具有效性的數據,更應體現(xiàn)防雷檢測點位的位置和數量,報告做到點圖一致,能夠追溯(見圖表3某防雷檢測報告的溯源圖)。
4 結語
檢測報告是檢測機構提供給客戶的最終產品,也是檢測工作的最終體現(xiàn),簽發(fā)后的結果報告確立了檢測機構與受檢單位的民事責任,因此必須客觀、準確、清晰、完整地出具結果報告,保障結果報告包含的信息符合受檢單位真實情況,確保檢測結果的有效性,以便在發(fā)生雷擊災害事故時,能夠提供更加完整真實的檢測數據予以佐證。
參考文獻:
[1]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 GB/T 21431-2015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質量手冊.
[3]程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