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文
摘要:在教育教學中,孩子如同一株株鮮嫩的花苗,要讓這些小花苗茁壯成長,需要班主任“廣培土—柔剪枝—多施肥—常護苗”。只要以情動情,嚴厲而不苛求,慈愛而不溺愛,寬容而有限度,就能體驗班主任工作如養(yǎng)花“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老舍在《養(yǎng)花》中曾講到:“有的喜陰,就別放在太陽地里;有的喜干,就別多澆水。這是個樂趣,摸住門道,花草養(yǎng)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開花,多么有意思?。〖毤毾雭?,班主任工作又何嘗不是養(yǎng)花的過程呢?每個孩子都是一朵稚嫩的幼苗,需要老師們細心呵護,用心培養(yǎng)。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也摸出一些門道,習得了一套“養(yǎng)花锏”。
養(yǎng)花锏1——廣培土
柳宗元曰:“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在養(yǎng)花育樹中,培土尤為重要,可以促進根系發(fā)育,擴大水分和營養(yǎng)的吸收面積。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土是指贏得家長的廣泛支持。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一塊寶。每個孩子第一天踏進學校,走進教室,家長的心情都是忐忑不安的。在一年級家長會中,我牢牢抓住”焦慮“這個重點,引導家長如何破局。我是這么跟他們說的:“在孩子剛?cè)雽W時,老師和孩子就像剛認識的對象,互相不了解,而家長呢?就是我們的媒人,多在孩子面前夸夸學校,夸夸老師。如果媒人能說會道,那么孩子肯定對上學充滿期待,哪里還來入學焦慮呢?”接著,我又從教育學和心理學切入,分析孩子們年齡特征,暢談如何做一年級家長和老師。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要贏得家長的支持,全靠一次家長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點滴付出和積累。在開學頭兩個月。我每天都會在班級群中跟家長反饋學生在校表現(xiàn)。有學習方面的,也有行為習慣方面的,有表揚優(yōu)點,也提出不足之處。適時邀請家長參與班級活動。家長的廣泛支持如同花兒們的一片沃土,不僅給予班級堅強的后盾,還能源源不斷地給班級傳遞正能量。
養(yǎng)花锏2——柔剪枝
一株小花,如果不經(jīng)?!按蚱保瑒荼貢L出“歪枝”。孩子也就像正在成長的小樹一樣,雖然生機盎然,但免不了時不時長出影響成長的“壞枝”——犯錯誤。
剪枝,就是要及時掌握孩子們的動態(tài),把班級現(xiàn)象擺在臺面評一評。每天我都會用5分鐘把最近發(fā)生的班級現(xiàn)象擺出來,讓孩子們評一評這樣做對不對,擦亮孩子明辨是非的眼睛。比如前段時間,天氣變冷了,不少同學穿了校服外套過來。到了9點多鐘,天氣變熱了,有些同學就把校服搭在脖子上,系在腰上,五花八門,怎樣的都有。在上語文課前,我讓孩子們先觀察同學們著裝情況,并請同學們評論這樣穿校服好不好看。我總結(jié)說:“古人都可以做到‘冠必正,紐必結(jié)’,我們作為新世紀的小朋友也能做到?!比缓笳?guī)讉€正確穿戴校服的孩子,站到講臺,對全班人說:“這就是穿戴整齊的孩子。我希望從今天開始我能看到更多衣冠楚楚的孩子們。”雖然是短短幾分鐘的評論,但是非常有效果,很少有孩子再亂穿校服了。
養(yǎng)花锏3——多施肥
花兒養(yǎng)不養(yǎng)得活看澆水,花兒養(yǎng)不養(yǎng)得好看施肥,可見施肥在養(yǎng)花過程中,非常重要。在班級管理中也離不開施肥。
怎樣施肥才能恰到好處,尤其起到教育的效果呢?在這里我分享一個案例。每班都有令人頭痛的學生,我們班也不例外。我班有個小男孩,天天把周圍的同學,搞得雞飛狗跳。排座位時,沒人愿意跟他同桌。一番思量后,我決定召集了班干部會議。先跟他們講了一番好話,戴了一頂高帽子了。然后擺出問題:現(xiàn)在班上有個同學,跟誰坐都坐不好,你們作為班干部愿不愿意跟他們同桌,幫助一下他們?”他們紛紛點點頭。接著我跟他們分析問題:“你會怎么幫助他們。”有的說:“我會做好榜樣給他看。”有的說;“他不專心的時候,我提醒他。”……孩子們都說的很好。最后我跟他們約法三章:1.給同桌做個好榜樣。2、同學打擾你的時候,請冷處理。3、主動幫助同桌。在換位置的時候,我在全班問:“誰愿意和某某同坐?!卑喔刹狂R上舉手。我當著全班的面大力表揚這幾位班干部,給頂高高的帽子給他們戴。其他同學看到了,在換位置的時候,也主動要求跟他坐。慢慢地,那個愛搞人的同學看到那么多同學愿意幫助他,對自己的行為日也收斂了。
養(yǎng)花锏4——常護苗
每一座花園都會有最弱小的幼苗,每一個班級也有最弱小的孩子。這些最弱小的孩子就是班上的特殊學生。這些孩子可能是習慣差,可能是成績差,也有可能是不會交朋友,不懂控制自己的脾氣……因而顯得與眾不同。往往這些孩子在班上會受到同學的排擠或打壓,班主任更要用心去呵護他們。
我們班有個叫曉宇的小朋友。記得開學第一天,他回答了一個問題,因為他口齒不伶俐,引起全班同學哈哈大笑。上學時間長了,越來越多問題暴露出來。我感覺曉宇是屬于敏感、暴躁、易怒的孩子。而且,我總感覺我和他之間橫跨著一塊堅冰,他總是拒絕、排斥我對他的示好、幫助。直到有一次,事情才有改觀。有一次,幾位學生說曉宇把柜子里的書扔得滿地都是,臉上都是油墨,抱著書包大哭。我讓大家安靜下來,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5個同學在曉宇的桌子上亂涂亂畫。我又把這件事情拋出來給大家評一評,大家都認為這些同學要跟曉宇把書收拾好、清理干凈油墨,并向他道歉。這次風波后,曉宇對我的態(tài)度明顯好轉(zhuǎn)。針對他愛表揚,愛舉手回答問題,我上課經(jīng)常請他回答問題,也經(jīng)常有時沒事地夸獎他,現(xiàn)在他的成績雖然不是最好,但是我們班最講禮貌,最愛回答問題的孩子。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只要以情動情,嚴厲而不苛求,慈愛而不溺愛,寬容而有限度,就能體驗工作如養(yǎng)花“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參考文獻:
[1]孫千卉.“率性德育”理念下班級建設(shè)的創(chuàng)新思路[J].班主任之友,2020(2、4):44—46.
[2]楊征.尊重“小宗”們的成長方式[J].班主任之友,2021(2、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