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進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以往的教學觀念也要隨之轉(zhuǎn)變,時刻觀察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避免有兩極分化的情況出現(xiàn),加強分層教學法的落實。依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運動能力、體育愛好,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以各個層次來設定體育教學內(nèi)容,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均能了解并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整體教學效果。
分層教學法是隨著新課程改革應運而生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利用分層教學法,不僅僅能夠有效的提高高中體育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還能使不同層次學生在體育訓練中都能夠獲得進步和發(fā)展。有效的增加學生對于體育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的喜歡上體育這門課程。接下來筆者將圍繞分層教學法的教學策略展開具體的探討。
1 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層
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利用分層教學法展開教學,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運動能力、體育愛好,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并按照不同層次定制不同的標準,針對各個層次進行體育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設定。對于身體素質(zhì)好、運動能力較強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完成基礎教學目標和任務后再增加一定的體能和技能訓練;對于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完成基礎的體育教學目標和任務即可,這樣不僅不會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厭惡感;而對于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鼓勵和引導學生完成一些運動想,這樣才能讓學生覺得體育運動也是一件輕松和愉快的課程。這樣開展分層教學可以讓不同層次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訓練,可以滿足全班學生的基礎體育訓練要求。
2 對教學目標進行層次
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jù)分層教學法和不同性別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差異性,將體育教學目標進行分層,設定各個層次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方向,這樣可以促使學生都能夠完成訓練任務,并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立定跳遠”項目時,針對低層次學生,教師應設定比較容易完成的教學目標,要求她們跳到120厘米算及格,跳到148厘米就是良好,讓題目有完成下一個目標的信心。由此可見,針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教學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差別對待,適當提高高層次學生立定跳遠標準,要求男生,能夠跳到195厘米及格,跳到210厘米為良好。這樣可以讓每個層次學生都能夠獲得有效的練習和完成目標的標準,增加所有學生進步的信心。
3 對訓練目標進行分層
在傳統(tǒng)高中體育教學中,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只是一味地按照前輩或自己的慣性去進行日常教學,將自己所知所學到的體育項目的動作要領和方法直接灌輸給學生,沒有進行對訓練目標進行分層,以至于很多身體素質(zhì)較低的學生,不能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同時也打壓了部分學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再難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消減了體育教學的效率。
針對以上教學方式,高中體育教師要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手段,高效運用分層教學法,既要滿足新課改中的理論要求,又要全面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進行訓練目標分層教學時,教師要對低中等層次學生,降低訓練難度的同時稍加一些訓練強度,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基本的運動動作和靈活運用運動技巧,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的體質(zhì)增強,還能讓學生運動能力提升。而對于高層次的學生,應適當增加體育運動的訓練,并設定相對難度較高的教學任務,令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能夠突破自我并取得一定的成績,通過分層訓練,來提升廣大學生體育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技能。
4 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
在高中體育課堂上,教師應認真分析每位學生的體育特長,并針對性其體制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分層,讓分層教學法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實施。比如,對于一些擅長跑卻不擅長短跑的學生,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長跑能力,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學生的長處,從而增加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自信心;針對有些跳遠能力強而不擅長田徑跑的學生,教師應著重訓練學生的跳遠能力,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跳遠技能。這樣因材施教,依據(jù)學生的特長,將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令各層次的學生均能發(fā)揮出各自的優(yōu)勢,使各個層次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能力不斷提升。教師也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喜好讓其選擇運動項目,對體育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教學,真正將分層教學法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最大限度調(diào)動學生對體育教學的積極性,令各層次的學生輕松自如并主動的參加到體育訓練當中,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這樣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分層分解的重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體育教學的品質(zhì)。
5 總結(jié)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可依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體育運動能力,將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并將各層次教學目標、訓練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并依據(jù)各層次學生的訓練表現(xiàn)和訓練成果,使學生在固有能力的基礎上不斷進步,不僅熟練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還能夠促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提高體育課堂整體教學質(zhì)量。
(作者單位:重慶市開州區(qū)陳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