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雨伶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發(fā)展,對各階段教育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在全新的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就要求,3-6歲孩子每天的戶外活動不能低于兩小時。為了更好地達成教育目標,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發(fā)展,教師就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針對幼兒,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興起,即課程游戲化,也就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活動與游戲結合,增加教學趣味性,讓兒童沉浸在游戲的同時學到知識。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的戶外活動應加強與游戲的融合,從而提高幼兒參與度,促進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幼兒園;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是幼兒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接觸大自然,鍛煉體魄,也能夠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就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幼兒教育過程存在很多問題,因為很多教師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戶外活動的重要性,在具體開展時會呈現出無序性和效率低下。而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之下,戶外活動的開展有了全新的方向和形式,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及心理特征、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設置科學合理的游戲形式,對活動方案進行調整優(yōu)化,保證教學的有序性及有效性,進而推動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一、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開展現狀及問題
(一)對課程游戲化存在錯誤認識,致使戶外活動失去了其有效性
在省內推行課程游戲化之后,很多幼兒園都加入了這一項目,對教學進行改變,但是,從普遍的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并沒有深刻和全面地認識到課程游戲化的精神及內涵,只是片面地認為壓縮集中性的活動內容,讓孩子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就是踐行了課程游戲化,甚至有的幼兒園為此取消了早操等活動,讓孩子自主去選擇器械和游戲,過分解讀了“游戲化”,卻忽略了幼兒自身的特點,如果不能進行有效地引導,就會導致戶外活動出現效率低下,運動量不足等問題,難以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
(二)戶外活動的開展缺乏計劃性,評價不及時
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之下,要想其開展的科學及有效性,就必須制定行之有效的活動計劃,并做好事后的總結及評價工作,不斷積累經驗,對計劃進行不斷地調整優(yōu)化。在實際開展中,活動計劃的制定及其后評價都存在一定的缺失現象。有一部分教師并不會為活動制定方案,也不會活動過后進行評價,而是采用集中評價一段時間內的活動;甚至還有少部分教師只有在應付上級檢查時會補足各項工作。這會導致戶外活動的開展存在盲目性,降低教學效率。
(三)缺少專業(yè)的活動指導教師,課程開展缺乏專業(yè)性
影響幼兒園戶外活動科學性及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場地及器材的限制、安全問題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師的專業(yè)性。幼兒教師基本是學前教育的畢業(yè)生,在幼兒教育方面有著較高的專業(yè)性,經驗也更為豐富,但他們與專業(yè)的體育教師存在很大差距,不具備專業(yè)的體育理論知識和素養(yǎng),在動作發(fā)展、運動強度以及時間分配等很多方面都不專業(yè),他們關注的重點是孩子的安全問題,導致戶外活動失去了最根本的價值,不能充分發(fā)揮鍛煉的功能。
二、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戶外活動的調整優(yōu)化對策
(一)加強相關培訓,重視游戲,樹立正確的課程游戲化觀念
江蘇省就2016年課程游戲化項目的報告中曾經總結過現階段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中存在諸多問題的根由,即對課程游戲化內涵和價值的理解存在較大的片面性。需要對幼兒教師進行重點培訓,一方面要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教學游戲觀,能夠深刻理解課程游戲化的內涵;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其體育專業(yè)素養(yǎng),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引導孩子進行戶外體育活動。有鑒于開展過程中活動強度及密度的不足,應增加每周的戶外活動次數,以更好地滿足體育鍛煉的效果。
戶外活動的開展有各種形式,除了常規(guī)的早操、體能課等形式之外,還有活動性游戲。集體活動不僅能夠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也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組織紀律,而活動性游戲除了有鍛煉效果,更兼有趣味性和競技性,更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全面發(fā)展。幼兒教師應該在充分了解教育目標、基礎設施現狀及幼兒身心特點基礎上進行合理設計。
(二)加強戶外活動開展的計劃性,重視評價的作用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戶外活動的開展需要在充分教研的基礎之上,科學規(guī)劃戶外游戲環(huán)境。其一,要關注孩子之間的差異性,為不同水平的孩子打造最適合的環(huán)境,開展有梯度的教育形式,比如,在設計大型運動組合器械時,吊板的高度、寬度都要有變化,能夠適應不同能力孩子的需求,讓他們不斷挑戰(zhàn)自己。其二,關注器械的實用價值,通過對園內環(huán)境的改造使其具備開展戶外活動的機制,為孩子們打造有效的環(huán)境。其三,合理規(guī)劃場地,應該對園內的場地及器械進行科學整合,使其分布更加合理,并根據不同班級的需求制定科學的使用時間表,提高利用率。
除了關注活動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還應該重視對活動的規(guī)劃及評價。首先要制定好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活動目標,據此設計具體內容,將其細化到每個周,各有側重,力求豐富性和多樣化。其次,重視評價的作用,在活動期間要對不同個體的表現作出即時評價,也要在活動后對教學效果進行總結,這不僅可以檢驗活動目標及計劃的科學性,也能發(fā)現長處和不足,從而根據反饋對后續(xù)的計劃進行調整優(yōu)化。
(三)加強對教師的專業(yè)培訓,不斷提高戶外活動的開展水平
積極開展園本研修,利用園中已有資源組織教師學習,通過邀請專家開展專業(yè)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一方面,做好活動過程中的觀察者。根據不同的活動形式具體確定觀察內容,如集體性活動應該重點觀察孩子的運動能力及品質等,而自主性活動應更加關注孩子間的互動及其創(chuàng)造性。另一方面,及時指導活動的開展。要了解孩子們的能力水平及需求,及時給出指導,幫助他們打開思路,調整活動行為。例如,開展“玩椅子”活動,有的孩子只能簡單組合,但有的孩子卻能夠使用多種方法組合,針對這兩種狀況,前者的教師就應該及時加以提醒,引導孩子打開思路,進行更多創(chuàng)造。
參考文獻:
[1]徐慶.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策略[J].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4(35):90-92.
[2]季秀萍.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如何開展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J]. 幸福家庭,2020,(12):52.
[3]曹小麗.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戶外活動的組織與實施[J]. 教育界(教師培訓),2019,(09):29-30.
[4]章翠蓮. 淺談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設置[J]. 教育界(教師培訓),2019,(09):132-133.
江蘇省淮安市城東中心幼兒園 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