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紅志
(作者系武漢廣播電視臺原記者)
1938年10月武漢被日軍占領(lǐng),法國作為“中立國”,其租界成為淪陷區(qū)“孤島”,據(jù)統(tǒng)計,這一時期有十余萬市民及各國僑民為躲避日軍暴行涌入法租界。下面一組照片真實地記錄了在法租界避難市民備受煎熬的情景。
[圖1]照拍攝地點為今漢口蔡鍔路與勝利街交界處,從人們的衣著看為春秋季節(jié)。照片左側(cè)的中央大戲院即建國后的解放電影院,馬路上成群結(jié)隊的人挑著水,從長江邊順著蔡鍔路走向中山大道,從地上的大量積水來看,挑水的人數(shù)不少。人們走到中山大道丁字路口左拐,順著岳飛街再走百多米,便可通過法租界柵子進入“孤島”。
[圖1] 1938年10月,今漢口蔡鍔路與勝利街交界處
證明照片拍攝于1938年的依據(jù),是那兩塊電影廣告。當時,中央大戲院正放映電影《小夏蒂》,戲院左側(cè)的廣告牌上寫明是秀蘭·鄧波爾(美國著名童星)的最新杰作?!缎∠牡佟肥侨鹗颗骷壹s翰娜·斯比麗的著作,由美國21世紀福克斯公司于1938年改編拍攝成電影,據(jù)《20世紀世界電影大觀》(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記載,《小夏蒂》于1938年上映。這個年份正值武漢淪陷。
據(jù)《武漢文史資料文庫(第五卷)》記載:“1938年10月25日,武漢淪陷前夕,法租界關(guān)閉了在周邊設(shè)立的十五處柵子,隔絕了與外界的交通往來。當時,涌入法租界的中國難民近20萬人?!ㄗ饨珀P(guān)柵子’是武漢歷史上一件大事,‘孤島’內(nèi)的居民雖得以躲避一時,但備受煎熬,其中最大問題是生活用水?!P(guān)柵子當天深夜,法租界內(nèi)即停水。第二天清早,家家戶戶,男女老幼一齊外出找水?!懘蟮某脰抛佣虝r開放時紛紛去江邊取水,這時法租界河街(今沿江大道)兩頭的柵子已經(jīng)開放,法當局在今蔡鍔路東口另設(shè)電網(wǎng)架,派兵站崗,控制出入。取水居民走出蔡鍔路口崗哨,穿越沿江大道提心吊膽、左右張望,避開飛馳而過的日本軍車,到江邊也要防范日軍汽艇,然后趕緊舀滿水就回頭,慌慌張張越過馬路,進入崗哨才松口氣。因此,一桶水到家,只剩下一半。”
[圖2] 1938年10月,位于法租界內(nèi)(今岳飛街)和利冰廠英國籍老板沃特·休斯·科賽恩,利用工廠制冰水源向難民提供生活用水,這位老板自己拍攝了照片,并在背后寫上“你可以看到水流進了水箱?!保ㄓ?杰拉德·科賽恩供圖)
[圖3]設(shè)立于漢口河街(今沿江大道)威爾遜路(今車站路)路口的法租界柵子,右側(cè)建筑為美國駐漢口領(lǐng)事館(今武漢市人才交流中心)。(法 邱特雷攝)
[圖4]漢口河街(今沿江大道)威爾遜路(今車站路)路口的法租界柵子前,大批難民涌入,法國巡捕在強行關(guān)柵子。(原圖解:“1938年10月關(guān)閉”)(法 邱特雷攝)
[圖5]在同一地點,柵子關(guān)閉后,大批難民和車輛被阻隔于租界之外。請注意照片下部的半圓形沙袋工事。(法 邱特雷攝)
[圖6]圖為與[圖5]同一地點的法租界柵子內(nèi)半圓形防御工事,法軍在里面操練防御。(原圖解:“沙袋掩體”)(法 邱特雷攝)
[圖7]侵占漢口的日軍在法租界柵子前耀武揚威。(原圖解:“日軍在法租界門前”)(法 邱特雷攝)
[圖8]漢口法租界為抵御日軍修筑的壁壘、鐵絲網(wǎng)。(原圖解:“鐵絲網(wǎng),1938年10月”)(法 邱特雷攝)
[圖9]法國人邱雷特下士(Corporal Trouillet),在漢口生活近半個世紀,曾親歷辛亥革命,并拍下了大量照片?!翱箲?zhàn)”期間,他擔任漢口法租界法國工部局總辦,拍攝了大量日軍占領(lǐng)漢口后,恐慌的市民赴法租界避難的照片。漢口法租界被收回后,他曾在漢口東方匯理銀行工作,1949年轉(zhuǎn)至廣州工作,直至病逝。本文署名照片為邱雷特下士1938年10月在漢口法租界拍攝。圖為他在漢口寓所的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