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民
(汝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腫瘤內二科,河南 平頂山 467500)
胃癌患者早期臨床癥狀不典型,亦誤診為其他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許多患者臨床確診時已經處于中晚期。對于中晚期胃癌患者目前臨床多通過藥物化療來延長其生存期限,但單純化療治療局限性和副作用均較大,臨床療效并不是十分理想[1]。近些年,中醫(yī)關于腫瘤治療的研究在不斷深入,中藥具有多靶點、副作用小等優(yōu)點,其在降低化療藥物副作用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中的作用也受到越來越多臨床醫(yī)生和患者認可[2]。本研究探討了補中益氣湯聯(lián)合XELOX治療對晚期胃癌患者癥狀改善和腫瘤標志物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使用隨機數表法將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汝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就診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為A、B兩組,其中單號為A組(45例),雙號為B組(45例)。A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54~76歲,平均(66.38±3.75)歲;卡諾夫斯基健康狀況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評分51~75分,平均(63.41±6.45)分;18例患者存在既往胃癌手術史。B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53~78歲,平均(66.45±3.68)歲;KPS評分52~77分,平均(63.54±6.39)分;20例患者存在既往胃癌手術史。兩組性別、年齡、KPS評分、既往胃癌手術史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已經獲得汝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許可。
1.2 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2)符合胃癌診斷標準,經影像學、病理學檢查確診[3];(3)TNM病理分期為Ⅳ期;(4)中醫(yī)辨證為氣陰兩虛、氣血兩虛型;(5)年齡<80歲;(6)入組前6個月內未接受過放化療;(7)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8)認知正常,治療依從性良好,可配合臨床治療;(9)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1)無法耐受化療;(2)嚴重免疫功能障礙;(3)嚴重感染;(4)精神障礙;(5)重要器官功能不全;(6)妊娠期、哺乳期女性;(7)嚴重內分泌、神經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
1.4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XELOX化療方案治療:奧沙利鉑(Sanofi-Aventis France,國藥準字J20150117)為130 mg·m-2,靜脈滴注,每個化療周期第1天給藥;卡培他濱[Roche Pharma (Schweiz) Ltd.,注冊證號H20171114]為1 250 mg·m-2,口服,每日2次,每個化療周期第1~14天給藥。每3周為1個化療周期,連續(xù)治療2個化療周期。B組在XELOX化療基礎上加服補中益氣湯(全方組成:黃芪18 g,當歸、白術、甘草各9 g,人參、柴胡、陳皮、升麻各6 g。乏力明顯者加黃芪至30 g;胃脘痛者加延胡索10 g;氣滯脹滿加枳殼、佛手各10 g;大便秘結者加火麻仁15 g;便溏者加桂枝、肉豆蔻各5 g;納差者加神曲20 g),每日1劑,1 L水煎至250 mL,分早晚2次趁熱服用,連續(xù)用藥6周。
1.5 觀察指標(1)治療前、治療6周后中醫(yī)證候積分[4]:胃脘脹痛、納差食少、精神萎靡、面色萎黃、氣短乏力、消瘦等癥狀根據無、輕、中、重分別計0、2、4、6分,并計算總分。(2)治療前、治療6周后腫瘤標志物: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兩組治療前后血清鐵蛋白(serum ferritin,SF)、糖類抗原19-9 (carbonhydrate antigen 19-9,CA19-9)、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腫瘤標志物水平。(3)健康狀態(tài):使用KPS評估[5],KPS評分與健康狀況成正比。(4)中醫(yī)證候療效[6],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70%為顯效,30%~70%為有效,<30%為無效。(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2.1 中醫(yī)證候積分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下降,且B組治療后低于A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水平比較分)
2.2 腫瘤標志物水平治療前,兩組SF、CA19-9、VEGF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F、CA19-9、VEGF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后B組SF、CA19-9、VEGF水平低于A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2.3 KPS評分治療前,兩組KPS評分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KPS評分均上升,且B組KPS評分高于A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KPS評分比較分)
2.4 中醫(yī)證候療效A組顯效13例,有效15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為62.22%(28/45);B組顯效18例,有效21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6.67%(39/45)。B組治療總有效率較A組高(χ2=7.067,P=0.008)。
2.5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B組消化道反應、血小板減少發(fā)生率均低于A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近些年我國胃癌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漸上升趨勢。XELOX方案是目前臨床用于晚期胃癌化療治療的常用方案。該方案由奧沙利鉑和卡培他濱兩種藥物組成,其中奧沙利鉑屬于鉑類藥物,其鉑原子可通過與DNA形成交聯(lián)結構以破壞DNA的正常復制和轉錄。卡培他濱則具有抑制DNA合成和RNA合成的雙重作用,且藥物與奧沙利鉑聯(lián)用具有協(xié)同作用,可有效增加抗腫瘤效果[7]。藥物化療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但化療藥物對正常組織和細胞的破壞亦會引發(fā)極為嚴重的副作用。如何降低化療藥物毒副作用亦是目前臨床醫(yī)生的關注重點。
中醫(yī)理論認為胃癌的發(fā)生與脈絡瘀堵、脾胃受損有關,而晚期胃癌患者又多存在嚴重的氣血不足,故其臨床用藥應以扶正固本、補中益氣為原則。補中益氣湯全方由多味藥物配伍而成,其中黃芪補氣固表,托毒排膿。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顯示,黃芪中的有效活性物質可有效調節(jié)機體免疫平衡,殺滅腫瘤細胞。當歸活血補血,其含有的多種酚類物質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抗腫瘤效果。人參大補元氣,亦有良好的抗腫瘤、調節(jié)免疫力作用。陳皮理氣健脾,白術健脾益氣,柴胡疏肝解郁,升麻清熱解毒,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可共行行氣化濕、疏肝解毒、補中益氣之效果[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B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和SF、CA19-9、VEGF等水平均低于A組,而KPS評分和治療總有效率較高,且B組治療期間消化道反應、血小板減少發(fā)生率較低。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亦證實補中益氣湯具有促進腫瘤細胞凋亡、改善機體免疫功能等多種作用[9],能有效增強患者對化療藥物的耐受性,有利于減輕化療藥物引發(fā)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補中益氣湯聯(lián)合XELOX方案能有效緩解晚期胃癌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和化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作用,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