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嫚
武漢市解放中學思政課教師,“解放思政”教學主張的首創(chuàng)者。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guī)鞂<?、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專家指導組成員、全國模范教師、湖北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全國政治優(yōu)質課大賽一等獎第一名獲得者、榮登“中國好人榜”、華中師范大學等高校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荊楚好老師”、荊楚楷模、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武漢市道德模范、武漢市年度教師、教育部統(tǒng)編教材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編者。2019年3月18日,參加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并發(fā)言。
偉大事業(yè)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yè)。從“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延續(xù)千年。探索浩渺宇宙,發(fā)展航天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從首顆原子彈爆炸到“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著陸火星,中國航天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協(xié)作、開拓創(chuàng)新,取得了輝煌成果,培育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作為中學思政課教師,我們如何弘揚和傳承載人航天精神呢?筆者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和思考,探究了弘揚和傳承載人航天精神的有效途徑。
“特別能吃苦”,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品質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薄疤貏e能吃苦”,是由載人航天領域的特別工作環(huán)境錘煉而成的。為了適應太空環(huán)境,航天員們必須經(jīng)常地接受耐力訓練、低壓缺氧訓練、前庭機械功能訓練、失重和飛行訓練等“魔鬼訓練”。當前,中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優(yōu)越,缺少吃苦的精神,表現(xiàn)為學習動力較弱、動手能力不強。為此,學校可以把學科教學和校外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引導學生通過校內思政課進行學習,體會航天員敢于直面困難的品質,另一方面可以組織校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體驗生活,從而培養(yǎng)不怕吃苦、堅韌不拔的品質。
在講授“青春飛揚”這一主題時,筆者通過播放中國航天員宣傳片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深刻地理解并感受中國航天員在時速100公里高速轉動的太空離心機里面,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相當于自身體重8倍重量)的考驗,離心機上的他們,面部肌肉嚴重變形或者嚴重下垂,胸部壓抑,呼吸困難。通過這些感性認識,讓學生感受到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航天員是多么的艱辛和不易。
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了一次主題教學活動——“走,我們一起去追‘星”。教師向學生詳細地講述中國航天員的光輝事跡,如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第一個把筋斗翻到太空的中國人費俊龍、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指令長聶海勝、中國漫步太空第一人翟志剛、三度飛天的航天員景海鵬、中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等,引導學生懂得新時代應該追這樣的“星”。通過他們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航天人取得成績的不易,對青春應該有怎樣的渴望和追求,懂得青春飛翔的力量來自自信和自強。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特別能吃苦的精神,學??梢园才藕徒M織學生進行軍訓及校園勞動,通過軍訓以及勞動教育磨煉學生品格、錘煉學生不怕吃苦的品質。
“特別能戰(zhàn)斗”,培養(yǎng)學生勇于拼搏的精神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薄疤貏e能戰(zhàn)斗”,是由載人航天事業(yè)的高風險挑戰(zhàn)歷練而成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繼“兩彈一星”后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龐大、系統(tǒng)最復雜、技術難度最高、可靠性要求最嚴和風險挑戰(zhàn)最大的重點工程。中國航天人無數(shù)次地創(chuàng)造了航天奇跡。針對學生特點,教師可以有效整合校內外資源,開展中國航天日等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和積極體驗中真正得到收獲,產(chǎn)生情感共鳴和思想認同。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設立中國航天日,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fā)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chuàng)新的熱情,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學校抓住這個教育契機開展“逐夢航空 青春有我”系列主題活動。
以優(yōu)秀的專家引領人?!笆裁词呛教臁薄拔覈教旒夹g有多厲害”“中國航天研究的歷程和取得的成就有哪些”這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學??梢越柚M赓Y源,如開展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帶給學生特別的航天課,邀請湖北省航天技術發(fā)展研究院專家培訓團隊成員作為培訓講師,以“夢想遠航星辰大?!弊鳛榕嘤栔黝},帶領學生了解航天技術的發(fā)展歷程。
以積極向上的影視作品鼓舞人。學生通過觀看喜聞樂見的影視作品,學習航天員勇于挑戰(zhàn)和拼搏的精神。如觀看航天電影《飛天》,學生了解了主人公張?zhí)炻斪鳛橹袊谝淮教靻T,面對選拔失利、昔日戰(zhàn)友離去、年齡偏大等種種壓力,毅然選擇繼續(xù)留在航天員大隊終圓飛天夢的故事,深刻體會到航天員為祖國的航天事業(yè)做出的卓越貢獻。
以英雄的事跡感染人。通過“致敬航天英雄”人物展活動,教師引導學生閱讀介紹航天人物事跡的相關書籍。通過黑板報、手抄報、演講會、故事會、班隊會等形式,學生交流心得體會,學習航天人勇于拼搏、不斷挑戰(zhàn)的精神。
通過系列主題活動,教師帶領學生了解航天人的奮斗故事、體會航天成績的取得是不斷拼搏和挑戰(zhàn)的結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勇于拼搏的精神。
“特別能攻關”,培養(yǎng)學生敢于擔當?shù)囊庵?/p>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特別能攻關”,是在搶占載人航天技術制高點奮斗過程中磨礪而成的。雖然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項目起步晚,但從最初起步,我國便瞄準了世界一流,努力實現(xiàn)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展示了中國航天人卓越的攻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梢愿鶕?jù)學生特點開發(fā)特色校本課程或開展社團活動,將敢于擔當?shù)木駶B透在日常教學活動和社團活動中。
筆者所在學校有科技航模校本課程,思政教師與校本課程教師聯(lián)合開發(fā)科技航模飛模課程。思政課教師給學生講授我國航天技術發(fā)展歷程,如在講授“做負責任的人”這一主題時,筆者帶領學生深入學習研究中國載人航天飛行員在太空探險,攻克多項核心技術,實現(xiàn)“彎道超車”的事例,使學生懂得在任何技術難題面前,他們都敢于擔當,最終才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特別能攻關”的精神,學校成立航空航天模型社團,招募對航空航天飛行模型制作和參賽感興趣的學生。航空模型的學習和訓練是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迎嚴寒、戰(zhàn)酷暑,克服困難、積極進取,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習了許多飛行操控的技術知識,還鍛煉了不怕困難、勇于挑戰(zhàn)和創(chuàng)新的意志。
“特別能奉獻”,培養(yǎng)學生心系祖國的情懷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薄疤貏e能奉獻”,是由航天人秉持的精忠報國理想信念鑄就而成的。載人航天是用生命去探險、用軀體去鋪路的神圣事業(yè)。航天員從選擇這份使命那一刻開始,就始終與巨大風險、考驗為伴。正因為中國航天人不言代價與回報,無怨無悔地為祖國奉獻一切,才能成就這番事業(yè)。學??梢陨钊胪诰蜉d人航天教育資源,在傳承航天文化與精神中增強心系祖國的情懷。
在講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這一主題時,筆者結合“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表面的時政新聞,引導學生了解“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萬衛(wèi)星的感人事跡。萬衛(wèi)星即使身患重病躺在病床上,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以實際行動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為國家打造世界一流空間探測器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學生深切體會到航天人的奉獻和愛國情懷。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心系祖國的愛國情懷,學??梢越M織“太空課堂”,讓學生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參觀武漢國家航天產(chǎn)業(yè)基地,感受我國航天事業(yè)的輝煌;開展航天科技研學體驗航天科技的精湛;參加省市區(qū)科技協(xié)會組織的公眾科學日活動增強對航天知識的了解。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學生不斷汲取載人航天精神的力量。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痹谶~向太空的軌道上,中國航天員的腳步穩(wěn)健。作為思政課教師,我們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開展思政教學的過程中,善于挖掘、開發(fā)與整合資源,做到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統(tǒng)一,顯性教育和隱形教育相結合,努力引導學生傳承和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責任編輯/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