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良會
(長壽區(qū)中醫(yī)院檢驗科,重慶401220)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臨床癥狀多為關節(jié)疼痛、腫大等,病因較復雜,且易反復發(fā)作,嚴重時最終可導致關節(jié)畸形甚至殘疾。我國RA患病率約為0.33%[1],為發(fā)病率最高的風濕性疾病,目前尚無完全有效措施方式對其進行預防[2],因此臨床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方案控制病情發(fā)展至關重要,但由于RA發(fā)病機制不明確,部分患者癥狀存在隱匿性,導致無法準確判斷其病情嚴重程度[3]。RA為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可使用自身抗體水平對RA進行評估,有研究表明血清抗Sa(anti-Sa)、抗環(huán)瓜氨酸抗體(anti-CCP)與RA病情有關,可用于診斷早期RA患者[4],因此本研究anti-Sa、anti-CCP評估RA患者病情的檢測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以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3例RA患者為受試對象,按照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病情評價(DAS28評分)[5],以DAS28評分≤3.2分為輕度組(n=206),以DAS28評分>3.2分為中重度組(n=207),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確診為RA[6];無明顯關節(jié)畸形;所有患者及家屬均了解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慢行系統疾病及基礎性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存在器官移植史;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輕度組中男性67例,女性139例;年齡26~73歲,平均(48.66±10.23)歲;病程1個月~5年,平均(2.76±0.43)年;DAS28評分平均(2.64±0.51)分。中重度組中男性60例,女性147例;年齡26~73歲,平均(48.66±10.23)歲;病程2個月~5年,平均(2.81±0.47)年;DAS28評分平均(4.37±0.64)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指標檢測方法:所有患者抽取空腹靜脈血5mL,以3000r/min離心10min,分離血清,置于-20℃保存,檢測時取出,避免重復凍融,使用化學發(fā)光法(CMIA)檢測anti-Sa、anti-CCP。
1.3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anti-Sa、anti-CCP水平比較:中重度組患者anti-Sa、anti-CCP水平均明顯高于輕度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受試者anti-Sa、anti-CCP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受試者anti-Sa、anti-CCP水平比較(±s)
?
2.2 anti-Sa、anti-CCP與DAS28評分相關性:anti-Sa、anti-CCP與DAS28評分呈正相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anti-Sa、anti-CCP與DAS28評分相關性
2.3 評估效能分析:anti-Sa、anti-CCP診斷RA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ROC曲線的AUC分別為0.737,0.719,截斷值分別為39.91U/mL,20.43U/mL,敏感度分別為51.69%,62.80%,特異度分別為83.50%,70.83%;聯合診斷RA的ROC曲線AUC為0.803,敏感度為73.91%,特異度為72.82%,聯合評估的AUC明顯大于anti-Sa、anti-CCP單獨評估(P<0.05),詳見圖1,表3。
圖1 anti-Sa、anti-CCP和聯合預測評估RA患者病情的ROC曲線
表3 ROC曲線參數
RA為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對患者關節(jié)具有破壞性,發(fā)病時伴隨強烈疼痛,對患者日常活動和生活造成較大影響[7],嚴重可影響患者關節(jié)功能,造成不可逆性損傷,甚至導致患者殘疾,因此需要使用敏感度和準確度均良好的指標及時評估RA患者病情發(fā)展情況[8],以便臨床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
anti-CCP由B淋巴細胞分泌,作為早期診斷RA患者的常用指標已于臨床上廣泛使用,診斷效能優(yōu)良[9]。本研究結果中,中重度患者anti-CCP水平明顯高于輕度患者,anti-CCP與DAS28評分呈正相關,ROC曲線AUC為0.719,截斷值為20.43U/mL,敏感度為62.80%,特異度為70.83%,說明anti-CCP可顯示RA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且在anti-CCP≥20.43U/mL時,患者存在發(fā)展為中重度RA高度風險。RA患者關節(jié)處存在炎癥,炎性細胞內的蛋白質為瓜氨酸系列,會由細胞滲漏至關節(jié)滑膜和血液中,被多肽精氨酸脫亞氨酶(PAD)瓜氨酸化暴露于免疫系統中,導致B淋巴細胞分泌出大量anti-CCP,因此RA患者血清anti-CCP水平異常升高[10]。但目前有部分研究顯示,anti-CCP水平與RA活動情況不存在相關性,也有研究表明anti-CCP水平與RA患者體內許多炎性因子水平相關,通過影響炎性因子水平影響RA病情發(fā)展[11]。因此anti-CCP評估RA患者病情診斷效能一般。
Sa抗原存在于人體關節(jié)滑膜、脾臟等位置的一種非?;嚯模袑W者于關節(jié)滑膜液中發(fā)現了anti-Sa,RA患者anti-Sa陽性率較高,anti-Sa為RA患者特異性抗體。本研究結果中,中重度組患者anti-Sa水平顯著高于輕度組,anti-Sa與DAS28評分呈正相關,ROC曲線的AUC為0.737,截斷值為39.91U/mL,敏感度為51.69%,特異度分別為83.50%,表示anti-Sa與RA患者病情發(fā)展相關,用于檢測RA病情嚴重程度特異度較高,且當其濃度≥39.91U/mL時,提示RA患者有發(fā)展至中重度風險。
anti-Sa聯合anti-CCP評估RA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可結合anti-Sa高特異度,提高評估敏感度。本研究結果中anti-Sa、anti-CCP聯合評估的ROC曲線AUC為0.803,敏感度為73.91%,特異度為72.82%,聯合評估的AUC明顯大于anti-Sa、anti-CCP單獨評估,說明anti-Sa、anti-CCP聯合評估RA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評估效能良好,且敏感度較二者單獨評估高,特異度高于anti-CCP單獨評估。但anti-Sa、anti-CCP均為自身免疫抗體,無法直接體現RA患者關節(jié)炎癥嚴重程度及其關節(jié)組織功能變化,有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抗體聯合炎癥因子、影像學診斷具有較高評估價值,后續(xù)研究可從該方面進行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血清anti-Sa、anti-CCP均與RA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單獨診斷價值尚可,二者聯合診斷價值高于單獨診斷,可用于臨床評估RA患者病情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