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濤
摘要:手機作為人們聯絡的通訊工具,給我們現代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手機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尤其在年輕一代身上表現的非常突出。乘坐公交車玩游戲、等紅燈時看短信,吃飯時搶紅包、每天“刷朋友圈”,這些不分場合隨時隨地低頭玩手機的人群被稱為“手機控”?!笆謾C控”已經慢慢侵入校園之中,那么對于手機控的現象,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方式來引導學生,讓他們全面了解“手機控”帶來的負面影響非常必要。
關鍵詞:手機控;學生;家長;孩子
一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除了利用電腦收集有關資源,更多的利用手機上網、玩游戲、微信、刷“朋友圈”。手機成為人們的貼身丫鬟,只要有空余的時間,就抱著手機玩,這類人稱為“手機控”。手機已進入校園,這是無法改變的發(fā)展趨勢,但要從根本去改變這樣的現狀,必須從學生有手機的根源找起。手機控人群逐漸小學化,家長應該承擔主要的責任。歸結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手機成為孩子的玩伴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手機逐漸成為孩子愛不釋手的玩具。小學階段本是塑造孩子性格和習慣的關鍵時期。但很多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哭鬧、哄孩子吃飯,或是沒有時間陪他們,手機給孩子看動畫片、玩游戲。
(二)手機取代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父母如何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然而信息時代下,有些家長空閑之余,更多是手機相伴,根本沒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變化?!?017國民家庭親子關系報告》數據表明:每年中,只有30.8%的家長在與兒童或者孩子一起生活時經常使用智能手機;40.8%的家長和父母偶爾都要看一下手機。即近七成的家長都是身在小朋友旁邊,心卻放置在小朋友的手機上,這樣低品位、高質量的教育和陪伴效果無疑是一個大打折扣。孩子們一旦見到自己的父母天天都在玩電腦,不僅嚴重地傷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們一定會以這個人為榜樣,自己還能繼續(xù)玩電腦。
二
“手機控”的蔓延嚴重影響教學秩序。學生不再是與書為伴,而是以手機相隨。在教室里,有的學生一節(jié)課斷斷續(xù)續(xù)在看短信,不能安心聽課。甚至有些學生因玩手機游戲通宵達旦,上課便趴在桌子上睡覺,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
“手機控”儼然已成為交通車禍的罪魁禍首之一。手機不離手,眼不離屏幕,他們在過馬路時,只是一味低頭關注手機,甚至來我車輛狂按喇叭都沒讓其回神,也有些學生邊騎車邊看手機,忽視道路交通安全,既將自己置于危險境地。
“手機控”是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殺手。手機的輻射對人體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使人的記憶力喪失,睡眠紊亂,心理煩躁,頭痛等。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期,身體機能還不健全,手機輻射危害學生發(fā)育影響身體健康。
三
“手機控”不僅嚴重影響教學秩序,而且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危及生命。因此有效控制手機的負面影響勢在必行,如何引導控制手機帶來的影響,綜合手機的危害和學生實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減少手機控的危害。
(一)家長有效管控孩子用手機時間
家長讓孩子玩手機本意可能是好的,如希望孩子能用來畫畫,學會查資料學習,那樣本無可厚非。但事實上,孩子拿到手機或平板后,好奇心和精力幾乎都是被游戲吸走了,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要減少手機對孩子生活的負面影響,必須要在使用手機方式和時間上進行管控。家長可以跟孩子明確要求,手機多數時間可以用于學習方面,但用娛樂方面要有所限制,并約定使用手機的時間,讓孩子在有節(jié)制的情況下使用手機,同時,家長可以在手機中下載格雷盒子軟件,為孩子設定手機使用時間,幫助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自律性;家長還可以觀察孩子比較喜歡使用的手機APP,了解孩子的興趣所在,然后通過這些虛擬的興趣反應現實生活中的興趣,幫助孩子開發(fā)更多現實中的興趣,讓他們走出手機,回歸現實生活之中。
(二)家長樹立榜樣,多陪伴孩子
據調查顯示,一方面,多數年輕父母本身就是重度手機控,常常當孩子的面玩游戲,做不到以身作則,對孩子的說教自然沒有說服力。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家長的行為無形會影響孩子。家長要有意識地遠離手機,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少用手機,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與孩子面對面溝通,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多做一些互動活動來增進彼此的了解。
(三)禁止手機進入校園,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手機
對于學生們在校所要使用的移動設備要做到剛性約束。大多數學校都是允許每個學生隨身攜帶移動設備上學,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老師愿意攜帶手機來學習,而每個人都希望他們能夠在緊急情況下攜帶手機,且在使用之前都必須經過老師的批準。為了有效地管理學生的使用手機,學校目前可以研究和制定與手機相關的《學生手冊》,其中主要內容是涉及手機的使用規(guī)范。對于學生必須嚴格遵守與學校移動電話相關的規(guī)定,家長必須親自簽字以監(jiān)護和督促他們按時執(zhí)行。同時我們學校也要切實做好網絡宣傳和引導,利用班會或者是主題活動大會來宣傳移動設備上網絡信息技術的利與弊,要進一步加強網絡道德及信息安全方面的宣傳。
四
信息化社會發(fā)展的今天,手機已逐漸成為中小學生的新寵。要改變“手機控”現象進一步在校園蔓延,作為家長、學校應該共同協(xié)商,尋求可操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手機,減少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校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杜絕手機進入校園,采用多種多樣的校園活動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加強生活實踐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惠秋平. 手機媒體時代中小學生社會化的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3(02):39-41.
[2]王文. 淺談手機控現象[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 000(003):48.
[3]何穩(wěn)玲. 淺談小學生健康教育的現狀及改進策略[J]. 考試周刊, 2018, 000(012):26-26.
[4]張志華. 手機文化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及教育對策的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20, 000(001):3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