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丁杰,張婷 (廣東理工學院,廣東 肇慶 526100)
在校大學生正處于自身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對于目前各種紛雜的社會思潮和社會現象缺乏有力的認識和辨析。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為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人生追求而設立的必修課程。國外如美國,是通過設置隱性課程達到教育美國學生形成應有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且做到于無形中起到重要教育的效果。反觀國內,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作為顯性課程,由于存在眾多問題而出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課教育分離的“兩張皮”現象。因此,通過實踐,思政課程轉變?yōu)檎n程思政,課程思政從教學實踐變?yōu)閲覒?zhàn)略,如從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教育理念”,到2017年課程思政被納入中央《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至2018年教育部先后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關于加強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課程思政為大學生思想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在理清課程思政和土木類專業(yè)特點的基礎上,探討課程思政如何在土木類專業(yè)開展,以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為例,提出課程思政建設內容、方法和步驟,以供參考。
首先,課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課程。思政課程是高校在校大學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而課程思政是一種理念,不是具體的某一門課程,而是面向所有課程,是對思政課程覆蓋范圍的拓展和深化。其次,課程思政核心理念是將價值引導、道德培養(yǎng)、意識形態(tài)輸送等與各個專業(yè)教育的知識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等進行充分融合,真正做到“潤物無聲”,解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問題,做到所有課程教學活動中都擔起育人職責,所有老師都承擔育人使命。
土木類專業(yè)是同時注重理論和實踐的專業(yè)。比如,土木類開設的結構力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要求和分析能力,要求學生不僅理解各個桿件的受力狀態(tài),更要求計算其物體保持穩(wěn)定的方法,同時要把這些理論分析和計算應用到具體的工程中,做到工程從設計、實施到使用的安全性能,學生在這些專業(y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形成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應用的能力。因此,面對喜歡邏輯思維、愛講道理的土木類學生,由于缺乏適量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培養(yǎng),生硬地將思想政治講給他們,學生會產生厭煩情緒,不能積極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從而達不到價值取向形成、意識形態(tài)輸出的整體要求。因此提出課程思政的概念和教學設計,通過思政與專業(yè)課程的有機融合,達到學生樂于接受的狀態(tài),不僅實現專業(yè)課程的教育和學習,同時隱性地進行了思想政治教育。
通過以上分析,土木類專業(yè)進行課程思政建設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土木類專業(yè)基礎課程工程項目管理為例,進行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建設方案設計。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是工程管理專業(yè)、工程造價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一般在第一學期開設。該課程的主要教學目的是通過對工程及工程項目管理中知識的講解,使學生了解工程項目的概念和工程項目從投資、設計到施工、竣工驗收至交付使用的全過程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為學生在以后職業(yè)生涯中樹立正確的方向。
由于工程項目管理課程作為專業(yè)基礎課程在第一學期開設,面對的正是單純的大一學生,對工程項目管理課程進行課程思政建設不僅符合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更是樹立大一學生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等育人的要求。通過相關文獻研究和案例分析,結合土木類專業(yè)及學生的特點,確定了如圖1所示的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建設方案。
從下圖看到課程思政建設的一般流程,該流程設計思路如下:首先,為了課程思政理念的貫徹和有效執(zhí)行,改變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和觀念是第一步,在充分認識和理解課程思政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要提高老師的思政理論知識及自身素養(yǎng),使之具備實施課程思政的育人能力;其次,在教學活動實施前,根據具體專業(yè)要進行教學大綱修訂,按照畢業(yè)條件,修改專業(yè)課程教學目標,尋找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點,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做好基礎;再次,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充分挖掘專業(yè)課程思政元素和資源,并根據本校專業(yè)特色和學生學習特點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評價標準,確保課程思政實施環(huán)節(jié)中的順利;最后,考核評價整個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效果,整理總結資料和經驗,積累有效做法,改善存在不足,形成良性循環(huán)和反饋,方便下次教學更好的實施,同時方便其他老師參考交流。
課程思政建設流程圖[5]
文獻研究表明教師對課程思政在認識和實施上都存在誤區(qū)。有些老師認為專業(yè)課教學時間短,沒有時間穿插思政教育,或者認為自身只需進行專業(yè)課講授,并沒有進行思政教育的任務等,即使有些老師了解課程思政,依然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中不能做到思政和專業(yè)課無縫融合銜接,使學生不能更好的接受。
因此,鑒于以上教師問題,專業(yè)課教師應該加強對思政教育理論和實踐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與專業(yè)課程融合能更好地改善教學效果,在專業(yè)教育的基礎上,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性、人文性教育,做到全過程育人和全員育人。只有認識的提高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做好課程思政與專業(yè)課教育無縫銜接,必須按照設計的建設方案首次對教學大綱進行修改,以適應新的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教學大綱首先要明確該專業(yè)課的思政教學目標,結合專業(yè)課程內容充分挖掘專業(yè)課程中的思政元素,積累思政素材,完善課程思政教學資源,然后在具體實施中完善思政教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環(huán)節(jié),最后根據學生和教學情況確定課程思政教育評價。
此次方案成功的重要關鍵點是課程思政教學資源開發(fā)建設,同時兼顧學生特點和專業(yè)課程教學特點的教學資源,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保證教學內容順利實施。目前,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共有十個章節(jié),包括項目的“三控兩管一協調”。根據各個章節(jié)內容,擬定對工程項目管理課程進行模塊化教學,將十個章節(jié)分為四大模塊,分別為概論模塊、項目控制模塊、項目管理模塊、項目協調模塊,各個模塊下方對應相應章節(jié)。在教學資源建設過程中,要結合各個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和專業(yè)知識特點及思政教育目標,建設教學典型案例庫,引入相關建筑名人事跡和最近的實時社會熱點事件等。
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法偏重專業(yè)知識的講授,引入課程思政理念后,不僅要通過案例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更要充分挖掘案例所隱藏的民族文化自信、工程技術管理人員的工匠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法治精神、安全責任意識等,進而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產生正面引導作用。由于各個章節(jié)教學內容不盡相同,所以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把案例分為典型案例和小型案例。典型案例來自大型復雜的具體已實施完成的案例,小型案例來自學校附近的正在施工的案例。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僅僅使用案例教學略顯單一,為了使思政教學目標更好更流暢自然的引入專業(yè)課講授中,還要充分挖掘各個章節(jié)內容中的思政元素,并與不同案例進行匹配,通過案例的介紹和分析,把其中隱含的思政元素無形地傳遞給學生。結合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具體教學內容,確定如表1所示的案例與各思政元素的相互對應關系。
隨著互聯網和在線教育的發(fā)展,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不僅要做好以上建設和調整,更要善于利用便利的網絡資源。例如,在進行工程項目管理概論講解時,可以利用紀錄片《超級工程》等網絡視頻進行輔助教學,通過視頻展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工程方面的成就和努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為以后的職業(yè)生涯樹立目標和方向;同時,在對項目管理、項目控制、項目協調內容進行講解時,可以利用在線課程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線上課程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不生動形象的缺點,同時結合線下教學可以實現課程思政的融合。課前引導學生完成指定線上視頻和資料學習,課中針對具體的工程案例和思政元素進行詳細講解和引導,不僅完成了專業(yè)知識傳授,也增加了思政教育的目標,課后通過作業(yè)或小論文的形式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驗和匯總。網絡資源的利用不僅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更能使豐富教學方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案例與課程思政元素對應關系 表1
良好的教學評價方法可以友好促進教學的良好實施。課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學評價要改變以往只注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要增加對學生人文素質、職業(yè)道德、社會責任感、政治素養(yǎng)等方面的考核。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評價標準如表2。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評價標準 表2
針對有專業(yè)要求的期末考試,可以在考試內容中適當增加開放性思政教育考核題目,檢驗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案例學習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分工協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對小組的展示情況進行綜合考核,期間主要考查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最后對學生針對開放性的問題所做的作業(yè)進行考核,主要考核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對專業(yè)課程中的思政元素的理解和思考。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考核,構建一個多元有效的評價體系,不僅可以有效激勵學生,也為后續(xù)的課程思政建設效果評價和反饋做好了鋪墊。反饋建立在評價基礎之上,通過期末學生成績各個部分構成及分值,可以看出哪些環(huán)節(jié)取得了效果,哪些環(huán)節(jié)需要改進,并為下次教學活動做好資料積累。
課程思政與專業(yè)課程結合不僅可以改善傳統(tǒng)思政教學的被動和不足,而且在具體專業(yè)課程思政元素的教育引導下使學生樹立職業(yè)道德、創(chuàng)新精神及團隊合作等重要素養(yǎng)。這些需要教師加強思政理論學習,更多豐富教學案例庫,與時俱進的發(fā)掘專業(yè)教學內容中富含的思政元素,才能有效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進而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