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8日,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閉幕式中擔任中國代表團旗手。而就在不久前的8月1日,他于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以9.83秒的成績刷新亞洲紀錄,成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在百米決賽中又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名。?4年前,在2017第十二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上,蘇炳添憑借其突出的體育成績和社會影響力被授予“2017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貢獻人物”。他在發(fā)表獲獎感言時表示:“作為運動員,我會牢記使命,再接再厲,努力創(chuàng)造出好成績,為國爭光。同時也會積極發(fā)揮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宣傳引領作用,倡領大家參與體育運動,鍛煉身體體魄,建設幸福美麗的生活?!?h3>營救者?劉松峰
劉松峰是河南鞏義米河鎮(zhèn)高廟村村民,2021年7月河南暴雨中,他在和村支部副書記前往避難點的路上聽到了呼救的喊聲,發(fā)現(xiàn)兩輛大巴車被洪水沖向國道一側(cè),其中一輛車輪被卡在加油站旁的下水道里,車上是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一行65名新教師,而且半數(shù)是博士、碩士。劉松峰曾是鏟車司機,困頓中,他啟動鏟車向下開去,將鏟斗舉到跟車頂一邊高,看著師生們一個個從逃生口爬出來進入鏟斗。他就這樣先后5次往返于山洪之間,最終救下69人,將他們成功轉(zhuǎn)移至安全地帶。
錢易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環(huán)境工程專家,1994年就成為當時清華唯一的工程院女院士。她是躬耕講臺數(shù)十載的教育家,講課時不愛用話筒,在一方小小講臺,一站就是60年。她常說自己最喜歡的稱謂就是“老師”二字,“做老師是幸福的事”。耄耋之年,她步履不停,86歲依舊站立上課,不僅未離開教學一線,還把講臺搬到了更大的地方——除了面向清華所有本科生的公共選修課《環(huán)境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外,還有新生研討課《環(huán)境與發(fā)展》,每學期8次,每次兩個小時,持之以恒為環(huán)保教育發(fā)聲。
不久前在湖北襄陽老河口市,湖北警官學院大三學生陳克宇凌晨路遇一形跡可疑男子。據(jù)他回憶,“當天晚上是個大晴天,他卻穿著雨衣、戴著口罩和帽子?!庇谑?,他便上前詢問,但該男子支支吾吾神情躲閃并不回答。此時,小區(qū)保安跑出直呼其是小偷。于是,陳克宇毫不猶豫地開始追趕,但小偷身手敏捷,第一次被抓住后掙扎著逃脫了,他又追趕了大概百米,最后一個鎖喉抱摔,成功將其摁倒在地。后經(jīng)民警突審,男子是個有多次前科的竊賊。陳克宇說:“當時也不存在害不害怕,因為我在學校學習了大量的擒拿技能,所以這是我的底氣!”
90后女孩千里塵是一名華服策劃者,始終致力于傳播中國華服文化。她說:“每一件華服作品,背后都有一段歷史,我用8年走遍中國各個角落,將風景刺寫于華服之上,讓世界都能感受中國之美。”在受邀參加節(jié)目時,她身著華服展示傳統(tǒng)婚禮,引起關于中華傳統(tǒng)服飾的廣泛討論,此外還與國風音樂人合作,作為造型負責人讓華服之美展現(xiàn)在人民大會堂、鳥巢、居庸關等舞臺,輻射更多人群。她說,“喜歡華服,是源于我們血脈里的文化基因。吸引我們的,除了它帶來的視覺美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曾經(jīng)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發(fā)生的事,以及未來該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繼續(x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