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曾曾,杜峰
(1.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安徽 合肥 230601;2.阜陽腫瘤醫(yī)院放療科,安徽 阜陽 236018)
靜脈留置針又稱為套管針,是一次性靜脈輸液針的換代產品,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方便的特點,廣泛用于外周靜脈導管維護中[1]。與一次性靜脈輸液針比較,外周靜脈導管減少了患者反復穿刺的痛苦和護士工作量,利于保護患者血管;與中心靜脈導管比較,外周靜脈導管相關的血流感染率及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較低[2],因此,外周靜脈導管是臨床中最常用的靜脈輸液管路。據Keogh S等[3]統(tǒng)計,每年有超過20億美元被用于外周靜脈導管,用于外周靜脈導管相關并發(fā)癥的費用已超過百萬美元。有研究[4]表明,規(guī)范外周靜脈導管維護可提高留置效果,而長期置管及不恰當的維護會造成非計劃性拔管、靜脈炎、導管堵塞等并發(fā)癥,還可能增加護患糾紛。因此,外周靜脈導管不能僅停留在使用層面,更需加強維護層面的監(jiān)管力度。為進一步優(yōu)化監(jiān)管體系,本研究選取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3 月某三甲醫(yī)院靜脈輸液治療的4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思維導圖聯(lián)合問卷星平臺在患者外周靜脈導管維護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3 月某三甲醫(yī)院靜脈輸液治療的42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21例。實驗組男13例,女8例;年齡30~91歲,平均年齡(61.00±15.20)歲。對照組男10例,女11例;年齡28~83歲,平均年齡(66.19±14.93)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需經外周靜脈導管輸液的患者;使用外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不進行靜脈輸液的患者;使用一次性靜脈輸液針輸液的患者;使用中心靜脈導管輸液的患者;拒絕參與本研究的患者。
1.2 研究工具
1.2.1 臨床資料調查表 量表內容包括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統(tǒng)計學變量指標。
1.2.2 輸液工具 安全留置針(BD-24G),輸液接頭(貝朗-409100CN),透明貼膜(3M-1624W),一次性精密過濾輸液器(蘇云-5umFG3-a-0.7)。
1.2.3 思維導圖(mind map)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源自腦神經生理科學,是用圖形傳達思維的一種表達方法,力求通過清晰的圖形將復雜無序的思維形象化,使隱性知識可視化。人類左右大腦半球同時運作,在進行邏輯思維的同時將其以圖形、線條的形式表達出來,最終將人類的思維痕跡通過發(fā)散式的符號語言網絡結構進行表達。這種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結合,可幫助大腦建立思維模型,開啟大腦的無限潛能,提高創(chuàng)新力和記憶力。目前,思維導圖逐漸發(fā)展為一種思維技術,在教學行政管理、企業(yè)培訓、臨床醫(yī)療等不同領域發(fā)揮重要作用[5]。
1.2.4 問卷星平臺 問卷星平臺是專業(yè)的問卷調查平臺,界面友好、功能強大,包括通用、員工體驗管理、客戶體驗管理3個部分,其中通用部分包含調查、考試、投票等內容。每個問卷均有問卷設計、問卷發(fā)送、分析下載3個界面,能實現向導式設計、二維碼鏈接推送、圖形數據統(tǒng)計分析匯總等功能。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規(guī)范進行外周靜脈導管穿刺、導管宣教與核查。外周靜脈導管穿刺:按照常規(guī)靜脈留置針穿刺方法,即評估患者整體情況,初步尋找可供穿刺的血管,常規(guī)核對和皮膚消毒。操作者旋轉松動留置針外套管,左手繃緊皮膚,固定靜脈,右手持針翼,針頭斜面向上,在血管上方使針頭與皮膚呈15°~30°角進針,見導管尾部有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順靜脈方向再將穿刺針推進0.2 cm,左手持“Y”形接口,右手后撤針芯約0.5 cm,持針座將套管全部送入靜脈內,判斷留置針是否在血管內,用透明敷貼固定留置針,精確調節(jié)藥物滴速。
外周靜脈導管宣教,包括外周靜脈導管構造、使用外周靜脈導管的優(yōu)缺點、日常外周靜脈導管使用的注意事項等。數據回收:每周核查外周靜脈導管維護情況,將相關維護問題編輯成微信信息反饋至當事人,每2周組內反饋外周靜脈導管維護的核查情況,實驗結束后,將所收集數據雙人二次錄入Epidata中。
1.3.2 實驗組 外周靜脈導管穿刺及導管宣教內容同對照組。外周靜脈導管思維導圖的設計。采用循證護理的方法,檢索Pubmed、Springer、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網等數據平臺有關外周靜脈導管的相關資料,參照INS輸液護理操作指南標準,使用思維導圖專用工具、制作出思維導圖。本研究設計的思維導圖由中心關鍵詞“外周靜脈導管”發(fā)散出1級分支,分別為部位觀察、導管使用、沖封管、敷料固定、并發(fā)癥5個方面,再由1級分支發(fā)散出2級分支。共21項內容被納入外周靜脈導管思維導圖中,見圖1。要求研究者能按照思維導圖的邏輯順序,從主要至次要、從總體至細節(jié),依次核實各個模塊的內容,有效護理科室的外周靜脈導管患者。
圖1 外周靜脈導管思維導圖
問卷星平臺內容的設計與發(fā)布:將外周靜脈導管思維導圖導入問卷星平臺,共設計5 部分內容,21 個題目。為便于發(fā)現外周靜脈導管存在的每個問題細節(jié),所有問題均設置為必答項,結合臨床護理工作量及方便可行度,每題均為單項選擇題,研究者可通過“是”“否”2個備選項進行作答。設計完成后,以鏈接的形式發(fā)放至課題組微信群共享。
數據回收:每周使用問卷星平臺核查外周靜脈導管維護情況,將相關維護問題反饋至課題組微信群及當事人,每2周檢查并反饋問卷星完成情況,實驗結束后,采用問卷星平臺自帶的SPSS功能導出數據。
質量控制:由1 名研究生負責研究設計。每2 周反饋1次組內數據收集信息。在研究開展前對課題組成員進行外周靜脈導管維護培訓,內容包括外周靜脈導管穿刺、導管宣教、思維導圖相關理論知識、問卷星使用方法及Epidata數據庫錄入等。通過問卷星及現場評分的形式考核成員對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考試合格后方可正式參加研究。
1.4 觀察指標 ①外周靜脈導管維護效果核查得分;②資料收集時間;③外周靜脈導管平均留置時間;④外周靜脈導管相關并發(fā)癥,包括靜脈炎、非計劃性拔管、靜脈外滲、堵管。靜脈炎,根據2016 版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協(xié)會(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INS)的分級標準,0 級(無癥狀)、Ⅰ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Ⅱ級(Ⅰ級基礎上伴有靜脈有條索狀改變)、Ⅲ級(Ⅱ級基礎上可觸及硬結);非計劃性拔管:外周靜脈導管留置時間<72 h拔管者。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資料收集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核查得分、留置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其中,實驗組靜脈炎2例,非計劃性拔管1例,堵管2例,共5例;對照組靜脈炎3例,非計劃性拔管4例,靜脈外滲2例,堵管4例,共13例。
表1 兩組外周靜脈導管維護相關指標比較
3.1 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及在醫(yī)學領域的應用 思維導圖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能幫助梳理思維,理清思維過程;②形象化思維的展現,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③可視化思維模式,便于大腦記憶;④提升創(chuàng)造力。研究[6]表明,不同的圖形顏色和圖像符號,能促進大腦皮層興奮,使醫(yī)護人員專注于臨床關鍵信息點,從每個放射性分層方面逐一思考病例特征,從而合理有序的安排診療過程[7]。思維導圖在護理教學、健康教育、護理管理等方面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Kalyanasundaram M等[8]對64 位醫(yī)學生進行觀察,發(fā)現與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比較,思維導圖更具趣味性,能加強學生的記憶力。紀海茹等[9]研究顯示認為,思維導圖在提高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綜合分析能力方面作用顯著。白亞平[10]通過思維導圖對79例腹腔穿刺置管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結果表明,以思維導圖為基礎的健康教育,能降低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皮膚感染等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張晴等[11]對比了120 個交接班次在使用思維導圖前后的交班缺陷率和護理質量評分,發(fā)現思維導圖有利于提升護士的評判性思維,保證交接班安全。
3.2 問卷星平臺的優(yōu)勢及在醫(yī)學中的應用 與傳統(tǒng)調查方法和其他電子調查網絡系統(tǒng)相比,問卷星具有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優(yōu)點,常被用于學術調研、市場調查、在線考試等,其優(yōu)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問卷星是基于網絡平臺進行數據收集,實現了無紙化辦公,節(jié)省資源;②資料保存在平臺云端,僅需賬戶密碼即可隨時調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③自帶統(tǒng)計分析功能,且數字、圖形均可呈現分析結果,適于不同人群的理解;④資料收集內容簡潔明了,數據收集效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資料收集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核查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顏亮等[12]研究認為,問卷星網絡平臺是教學管理的有效輔助手段。張晴等[13]研究表明,基于問卷星平臺的理論培訓與考核,能提高低年資護士主動學習能力。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球暴發(fā),較多學者開始使用問卷星調查醫(yī)護人員對COVID-19 的態(tài)度、行為、知識儲備力量[14-15],調查其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應激反應[16]。然而,本研究在檢索國內外有關問卷星的文獻中也發(fā)現其不足之處:問卷星平臺在醫(yī)學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國內,國外學者使用頻次較少。基于問卷星平臺對醫(yī)學發(fā)展大有裨益,應加大問卷星平臺的使用與研發(fā)。
3.3 思維導圖聯(lián)合問卷星平臺在靜脈輸液管理中的作用思維導圖及問卷星平臺的優(yōu)勢在靜脈輸液管理中也得到很好地展現。瞿禮華等[17]通過思維導圖使用前后護士對小兒輸液常用藥物的考核比較發(fā)現,護士有關門診兒童常用藥物的理論知識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小兒用藥風險防范意識有所加強;Yan T等[18]將問卷星用于靜脈血栓預防知識調研中,通過1 121 名護士的調研得出,護士對靜脈血栓預防知識的掌握有待強化,醫(yī)療費用增加、住院時間延長、醫(yī)患沖突加劇是靜脈血栓預防管理中的難點。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思維導圖聯(lián)合問卷星平臺在外周靜脈導管維護的管理上發(fā)揮重要作用,分析與思維導圖可視化思維模式能有效聚焦外周靜脈導管維護關鍵點,問卷星敏捷的反應力、即時的數據結果反饋有關。但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外周靜脈導管留置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可能與研究時間短、樣本量小有關,在后續(xù)的研究中,應擴大樣本量深入分析與研究。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與問卷星平臺已在醫(yī)學科研、教學、醫(yī)護人員培訓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二者優(yōu)勢互補,在外周靜脈導管維護的監(jiān)管中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