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何正權
(長沙市口腔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00)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8 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口腔正畸患者,根據(jù)矯治方式的不同分為隱形組和固定組,各 55 例。固定組男 32 例,女23 例;年齡15~31 歲,平均年齡(23.11±1.40)歲;患牙類型:牙弓前突24例,前牙反11例,牙列擁擠20例。隱形組男33例,女22例;年齡16~32歲,平均年齡(23.20±1.37)歲;患牙類型:牙弓前突25例,前牙反12例,牙列擁擠18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滿足正畸治療適應證要求;牙齦、牙周健康。排除標準:需拔牙治療;既往有正畸治療史;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
1.2 方法 兩組均進行牙齦上下刮治、不良體修復等基礎治療,接受口腔衛(wèi)生和矯治器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固定組采用固定矯治器治療,采用固定托槽MBT直絲弓(廣州創(chuàng)優(yōu)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依次粘結上下牙列托槽,帶環(huán)和頰面管安裝在磨牙上,按一定順序依次更換應用弓絲(由細到粗、由圓絲到方絲、由鎳鈦絲到不銹鋼絲),調整合適的矯治力量,醫(yī)囑患者每4周到醫(yī)院復診1次,檢查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情況,并根據(jù)患者牙齒的移位情況調整矯治力量和更換弓絲??谇徽委熃Y束后拆除弓絲和托槽,拋光牙面,為患者制定適宜的保持器(深圳市峻祥誠塑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并連續(xù)戴用1年。隱形組采用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術前通過掃描了解患者口腔情況,制定針對性矯治計劃,如去除牙列擁擠患者的鄰面釉質。然后通過計算機應用軟件設計三維立體動畫模擬的矯治過程,并制定最終矯治方案,加工制作設計好的隱形矯治器,由醫(yī)生幫助患者佩戴,并指導患者使用矯治器。醫(yī)生醫(yī)囑患者日常清潔矯治器、忌碳酸飲料,并告知患者除刷牙、進食外均應佩戴矯治器,每天戴用時間≥20 h,2 周更換1 次矯治器,每隔5 周左右到醫(yī)院復診1次。兩組均由同1 名醫(yī)生進行矯治器治療,確保治療技術一致性。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矯治效果。判定標準[3]:顯效,牙列錯畸形完全糾正,咬合情況佳;有效,牙列錯畸形和咬合情況有所改善;無效,牙列錯畸形和咬合情況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100%。②比較兩組矯治滿意度評分。采用本院自制的矯治滿意度測量表,評分內(nèi)容包括咀嚼功能、語言功能、固位性、舒適度和美觀性5個方面,每項0~1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對矯治的滿意程度越高,患者主觀矯正效果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矯治效果比較 兩組矯治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矯治效果比較[n(%)]
2.2 兩組矯治滿意度評分比較 兩組固位性滿意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隱形組咀嚼功能、語言功能、舒適度和美觀性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固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矯治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矯治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組別隱形組固定組t值P值例數(shù)55 55咀嚼功能8.42±1.13 6.53±1.20 8.503 0.000語言功能7.63±1.55 5.24±1.37 8.568 0.000固位性8.20±1.04 8.24±1.10 0.196 0.845舒適度7.33±1.25 4.28±1.30 12.542 0.000美觀性8.24±1.07 5.27±1.58 11.542 0.000
近年來,隨著口腔正畸矯治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矯治器除達到矯治效果的同時還需滿足美觀性和舒適性。有研究[4]結果顯示,固定矯治器在佩戴過程中,可能損傷患者牙齦及牙周,易出現(xiàn)托槽粘結不當、傾斜等情況,影響患者咀嚼和說話。而無托槽隱形矯治器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作的一種活動矯正裝置,采用透明彈性塑料材質制作,可滿足患者美觀舒適等要求?;颊咚⒀馈⑦M食時可取下矯治器,減少對牙周損傷和咀嚼說話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矯治總有效率和固位性滿意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隱形組咀嚼功能、語言功能、舒適度和美觀性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固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為,固定矯治器通過弓絲將托槽粘結固定在牙齒上無法自行摘取。而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可摘取,對牙齒移動的控制性有限。矯治效果與矯治器佩戴和維護密切相關,若患者經(jīng)常不佩戴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依從性較差,則矯治效果不佳[5-6]。因此,無托槽隱形矯治器與固定矯治器的矯治效果無明顯差異。黃國偉等[6]研究發(fā)現(xiàn),固定矯治器的托槽粘結處、結扎絲處等位置易殘留大量菌斑,導致患者牙齦發(fā)炎、牙周損傷等,從而影響患者矯治舒適度和咀嚼功能[7-8],且固定在患者舌側的矯治器影響發(fā)音,固定在唇側的矯治器影響美觀,對患者語言功能和矯治美觀性影響較大。柳楊等[9]研究發(fā)現(xiàn),無托槽隱形矯治器無托槽和弓絲,佩戴時患者口腔的異物感較小,患者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摘戴矯治器,正常進食和咀嚼,提高患者舒適度。此外,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利用彈性膜片的彈性對患牙施加矯治力量,不易損傷患者牙周組織。采用彈性塑料材質的矯治器基本隱形,提高了矯治器的美觀性。同時,患者可自行摘取矯治器,減少對咀嚼功能和語言功能的影響,與翟明表等[10]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無托槽隱形矯治器與固定矯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矯治效果相當,但無托槽隱形矯治器美觀性和舒適度較高,能減少對患者咀嚼功能和語言功能的影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