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莉/陜西省眉縣齊鎮(zhèn)畜牧獸醫(yī)工作站 722300
安寶軍/陜西省眉縣畜牧獸醫(yī)技術推廣站 722300
蔡建奎/陜西省眉縣馬家鎮(zhèn)畜牧獸醫(yī)工作站 722300
斷奶羔羊育肥是羔羊3~4 月齡斷奶后,進行舍飼育肥的一種生產方式。特點是:投入少,產出高,方式靈活,可以充分利用早齡羔羊飼料轉化率高的有利條件,有利于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1.1 羔羊斷奶羔羊于3~4 月齡進行斷奶,為減弱斷奶引起的應激影響,應在斷奶前15 d 開始補飼,使之盡快適應。
1.2 稱重與分組在羔羊轉入育肥圈之前,應先暫停給水給草,空腹一夜,第二天早晨稱重后轉入育肥圈;在轉圈的同時按照羔羊的體格大小、體質強弱分組。
1.3 驅蟲和防疫在轉入育肥圈后,經過幾天飼養(yǎng)后就可進行驅蟲和免疫注射。驅蟲用丙硫苯咪唑口服,每千克體重用15~20mg。注射羊腸毒血癥三聯(lián)疫苗。
羔羊進人育肥圈后,必須有一個預飼過渡期。預飼期大致為15d,個別體格膘情一致且較健壯的羊群可以縮短到7~10d。預飼期可分做三步。第一步,開始的1~3 d,只喂干草,讓羔羊適應新環(huán)境;第二步,從第4 d 開始逐步采取如下配方進行飼喂:玉米粒25%、干草 64%、糖蜜5%、豆餅5%、食鹽1%。到第7d 全部變?yōu)樵撆浞饺占Z,喂到第10d;第三步,第11 d 采取如下日糧配方進行飼喂:玉米粒39%、干草 50%、蜜糖5%、豆餅5%、食鹽1%。喂到預飼期結束。
預飼期在飼養(yǎng)管理上必須注意:加大飼喂量和變更日糧配方都應有2~3 d 的過渡期,切忌變換過快。過渡期中,第一天用1/4 新日糧配方,第二天用1/2 新日糧配方,第三天用3/4新日糧配方,第四天改用全部新日糧配方。若飼料加量,則第一天加計劃加量的1/ 3,第二天加2/3,第三天全部加足量。根據(jù)羔羊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日糧不夠完善時,應及時調整。每天投喂飼料2 次,每只羔羊的槽位應保證25~30 cm,保證每只羔羊在投喂時都能夠到飼槽前有位置吃食。投料量以能在30~45 min 吃完為準。若不夠要加量。量過多,吃過后要清掃。羔羊吃食時注意觀察羔羊的采食行為和習慣,由于羔羊大小、品種造成個體間的采食差異,要通過重新分組予以調整。
預飼期結束后,進人正式育肥期。正式育肥期的日糧可分為粗飼料型、精飼料型和青貯飼料型三種??筛鶕?jù)不同的條件、育肥目標選用。
3.1 粗飼料型日糧介紹4 個日糧配方,供生產中參考使用。配方一:每只羔羊每天用玉米粒0.91 kg、干草0.61 kg、蛋白質補充劑23 g。其中蛋白質補充劑為豆餅56%、麩皮38%、骨粉或磷酸氫鈣5%,微量元素加食鹽1%。配方二:每只羔羊每天用全株玉米青貯1.1 kg、干草0.3kg、蛋白質補充劑0.15 kg。配方三:玉米粒58%、干草40%、豆餅2%。配方四:全株玉米青貯65%、干草20%、蛋白質補充劑10%、糖蜜5%。
粗飼料型日糧育肥飼養(yǎng)管理要點:預飼期結束后,嚴格按照漸加慢換的原則,逐步向育肥日糧轉換。達到全喂量后,將總量均分為兩份,早晚各喂一份。采用配方一或配方二時,先喂玉米粒和蛋白質飼料補充劑,等候片刻,吃完后再給干草。干草應為優(yōu)質豆科干草為主。喂玉米時,如果羔羊吃后有剩余,說明喂量偏高,應及時加以調整。采用配方三或配方四時,必須將飼料粉碎后混合均勻,每只羔羊先按每天一次給予1.5 kg 喂量,然后根據(jù)采食情況酌情調整,要使羔羊吃飽。全株玉米必須徹底粉碎。每只羔羊必須有足夠的飼槽長度,平均每只羔羊30 cm。每天要清掃飼槽,保持清潔。干草如果葉少莖多,喂時應比規(guī)定的量多10%~20%。
3.2 全精料型日糧日糧配方為玉米粒96%、蛋白質平衡劑4%。礦物質自由采食。蛋白質平衡劑由:上等苜蓿62%、尿素31%、黏固劑4%、磷酸氫鈣3%,粉碎混合均 后制成0.6 cm 大小的顆粒。礦物質為:石灰石粉50%、氯化鉀15%、硫酸鉀5%、食鹽9%、骨粉18%、多種微量元素1%、預混料2%。本育肥方法日糧中不含粗飼料,羔羊自由采食精飼料,供給充足的清潔的飲水。但為了保證羔羊每天采食一定的粗纖維,可以另給少量秸稈,每只每天45~90g。全精料型日糧只適用于20 kg 左右的體質健壯的羔羊育肥用。通過強化育肥40~55d 體重達到35~45kg,出欄上市。
3.3 青飼料型日糧日糧配方為碎玉米27%,青貯玉米67.5%、豆餅5%、石灰石粉0.5%。這種方法以玉米青貯飼料為主。羔羊日增重為110~160 g 之間。青貯飼料型育肥日糧不適用于短期強度育肥羔羊。可以用于育肥期多于80d 的體小羔羊。羔羊先喂10~14 d 預飼期日糧,再轉為青貯飼料型育肥日糧。用時逐漸轉換在10~14d 達到全量。每天采食量不少于2.3 kg。
有放牧條件的地區(qū)也可以采取放牧育肥的方法。放牧的優(yōu)點是成本低,設備投入少。奶山羊一般2~3 月份產羔,斷奶后,青草已經長起,放牧5個月以后,在9~11 月份出欄,體重達到40~50 kg,恰好利用了飼草豐富,氣候適宜的季節(jié),可以較好的利用自然資源。缺點是育肥時間比較長。
4.1 放牧育肥要有足夠的草場要求羔羊放牧時能2 h 左右吃飽。放牧距離不宜過遠,一般應在5 km 以內,中途注意休息,游走速度不要過快。
4.2 組群由于羔羊各種反射還未全部建立起來,放牧難度大,要求高,所以組群不宜過大。一般情況下,在20~30 只。組群羔羊的日齡、體質、大小要相似,便于管理。
4.3 補飼羔羊在放牧的初期,日齡小,受斷奶應激、飼料環(huán)境改變的影響,拉稀的發(fā)病率較高,容易發(fā)病死亡,所以在組群后的20~30 d,要特別注意,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采取治療措施。補飼優(yōu)質干草,是預防拉稀的有效方法,收牧后要補草補料,先補飼一定量優(yōu)質干草后,再補飼30~50g 玉米粒;或者把干草粉碎與混合精料拌勻,進行補飼。在經過一段的適應期后,如果各方面已經正常,放牧能吃飽,牧草質量又好時,可以不再補草補料。體型發(fā)育到一定時期,計劃出欄時,可在出欄前20~30 d,每天補飼混合精料250~300 g,以提高出欄羔羊的膘情、體重和屠宰率。
4.4 補飼食鹽、驅蟲、防疫根據(jù)情況,補飼食鹽,進行驅蟲和防疫。驅蟲用抗蠕敏,每千克體重口服15~20mg。防疫用羊腸毒血癥三聯(lián)苗免疫,一個月后再進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