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荔 楊菊迎(.陜西省西安市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消化內科,陜西 西安 70005;2.陜西省咸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陜西 咸陽 72000)
經(jīng)調查顯示[1],年齡因素是造成惡性腫瘤患者發(fā)病率增高的常見因素,老年惡性腫瘤患者的數(shù)量持續(xù)增長。受長期吸煙、飲酒以及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肺癌更位居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的首位,并且好發(fā)于男性[2]。目前,臨床對于此類患者多以手術治療為主[3]?,F(xiàn)胸腔鏡下肺葉期切除術在肺癌患者中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但受患者個體體質得到差異、病情嚴重程度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術后康復的難度[4]。本文探討對老年肺癌患者使用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治療的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的86例老年肺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3例。納入標準:年齡>60歲;均符合2019版《中華醫(y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5]中關于肺癌的診斷標準,并且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病理活檢顯示為中央型肺癌,可直接行肺葉切除術;患者的癌細胞未發(fā)生遠處轉移,并且在手術治療前未行放化療等其他治療方案;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6]:存在肝腎功能、心肺功能不全的癥狀,無法耐受手術治療者;癌細胞已發(fā)生遠處轉移或患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伴有明顯的精神障礙、認知障礙或意識障礙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對照組男29例,女14例,年齡61~75歲、平均年齡(67.25±3.08)歲;研究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60~74歲、平均年齡(67.14±0.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肺葉切除術聯(lián)合縱膈淋巴結清掃術進行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實施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治療,治療主要針對患者的患側肺炎,具體步驟如下:在患側支氣管腔開口處置入纖維支氣管鏡和細硅膠管,給予患者局部浸潤麻醉,注入1~2 ml利多卡因,將支氣管鏡鏡口端與支氣管開口處緊密連接,并借助硅膠管序貫灌注3~5次0.9%氯化鈉溶液,共計灌注250 ml左右,每次灌注結束后,采用負壓吸引裝置吸取支氣管肺泡灌注液,吸引壓力設定為-60~-90 mmHg,以在吸引的過程中支氣管管腔不發(fā)生塌陷為宜,并且每次回吸量需維持在灌注量的10%~30%以上。將回吸的灌注液以3 500轉/min的速度進行離心20 min,分離上清液后放置在4攝氏度的環(huán)境下儲存送檢待查,并依據(jù)檢查結果給予患者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1.3觀察指標[7]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檢測兩組患者術后脫離呼吸機24 h后的血氣分析指標:包括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術前和術后3 d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患者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降鈣素原(PCT)和白介素8(IL-8)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記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2.1兩組患者術后體征改善情況比較 研究組術后體溫恢復正常、白細胞計數(shù)恢復正常以及咳痰癥狀消失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體征改善情況比較
2.2兩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研究組在脫離呼吸機24 h后動脈血氧分壓(PaO2)高于對照組,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2.3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兩組術前各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之間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研究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2.4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比較 對照組術后發(fā)生出血、氣管痙攣、刺激性咳嗽各1例,低氧血癥3例;研究組術后發(fā)生出血、低氧血癥各2例,氣管痙攣1例,刺激性咳嗽3例,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肺癌屬于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種類型,其中非小細胞肺癌較為常見[8]。肺葉切除術和縱膈淋巴結清掃術是治療肺癌的常見手術方式[9]。肺泡灌洗技術多適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塵肺患者的治療,在改善患者肺功能方面效果顯著?,F(xiàn)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可以有效清除氣道內堆積的分泌物,破壞氣道內細菌環(huán)境,在伴有呼吸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具有顯著治療效果[10]。
本文結果發(fā)現(xiàn),研究組術后3 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表明,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可以有效減輕患者機體的炎癥反應,預防肺部感染癥狀的發(fā)生。究其原因可以發(fā)現(xiàn),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治療肺癌患者可以直接將灌洗范圍擴大至亞肺段,保障氣道分泌物清除的有效性,并且還可以根據(jù)患者氣管內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手術過程中的灌洗量,避免損傷患者的氣管黏膜[11]。而且灌洗術的運用可以有效緩解人體支氣管內痰液堵塞的現(xiàn)象,避免在使用抗生素治療過程中發(fā)生局部組織藥物濃度偏低的現(xiàn)象,加上灌洗液對局部組織炎性遞質和致病菌的稀釋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肺部感染,并為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有效的指導[12]。本文結果還發(fā)現(xiàn),研究組術后臨床癥狀的改善時間和血氣分析結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本文結果發(fā)現(xiàn),說明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可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術后的血氣分析指標,推測可能與患者術后局部組織的炎癥反應得到有效控制有關。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與吳靜[13]等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證實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在肺癌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值得推廣實施。
綜上所述,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在老年肺癌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可以有效減輕機體的炎癥反應,維護患者術后肺部的呼吸功能,可以在保障患者治療安全性的同時改善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臨床治療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