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云
隨著2019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推進“教育+互聯網”,以及2020年“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應運而生?!皩懽鳌笔怯⒄Z教學的重要部分,整合了雙線優(yōu)勢的混合式教學為小學英語寫作教學提供了新途徑。如何使二者的積極作用發(fā)揮到最大?筆者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線上導學,培養(yǎng)寫作意識
對于英語寫作啟蒙而言,培養(yǎng)意識至關重要,應先于正式寫作。課前,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線上學習平臺,豐富寫作素材,厘清寫作思路,構建寫作框架。
豐富積累,推送微課。學生因生活經驗少,知識儲備不足,缺乏寫作意識,常不知寫什么、怎么寫。當教材中的文章有著較強寫作指導意義時,可以據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但當一些文章的結構不夠清晰時,老師可自行補充閱讀材料,并錄制微課進行指導。例如,筆者在指導六年級“My Summer Holiday”主題寫作時,撰寫了一篇緊貼本校生情的范文,制作指向寫作的閱讀微課視頻,推送到班級群中。教師從“去哪兒”“怎么去”“去多久”“做什么”“怎么樣”五個角度引導學生解析文本,并鼓勵學生思考其他角度,為寫作做好鋪墊。
發(fā)布任務,初次寫作。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寫作方法后,教師隨即發(fā)布簡單的線上學習任務,啟發(fā)學生從理解過渡到實踐,引導他們在交流群內分享答案,復制或摘抄看到的精彩表達。過程中,學生可以使用紙質或電子詞典來克服單詞拼寫的困難,借助搜索引擎豐富句式。在完成學習任務,學生的作文內容形成雛形后,就可以組織作文架構,添加過渡語、連接詞或補充新句型,完成初次寫作。隨后,教師線上批改作業(yè),即時評價指導,全面了解學生寫作的總體情況和個體差異。
線下提升,以寫定教
線下教學是線上的延續(xù)和深化。教師根據線上初次寫作的情況,引導學生互評,有的放矢地指導,安排二次寫作。
線下寫作課伊始,筆者選擇幾篇有代表性的例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找亮點”和“找問題”來完成作文評價表,這種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互評環(huán)節(jié),已能初步發(fā)現一些常見問題,老師歸納和補充后還要針對每篇文章的個性問題進行指導,讓他們知道什么樣的文章才是好的,又該怎么實現。比如,在“My Summer Holiday”的寫作中,最有難度也最能凸顯學生能力的是“做了什么”,筆者給學生總結了兩種寫作思路。隨后,讓學生分別運用兩種方式來敘述自己的旅游經歷,加深他們的印象。
寫作訓練在“質”不在“量”,需要反復斟酌、摸索規(guī)律。筆者將二次寫作作為線下寫作教學的最后一步,敦促學生在初作的基礎上修改、完善,博采眾長,精益求精,并將優(yōu)秀作品發(fā)布于班級微信公眾號,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
多元評價,促進教學
為保障混合式教學的質量,針對線上教學暴露出的諸多問題,筆者充分發(fā)揮教育評價的激勵作用,創(chuàng)建了多元評價體系。線上初次寫作時,提出學生寫作中的亮點和問題,表達肯定和期望。線下的訓練與指導中,肯定班級整體的進步,表揚表現突出的學生,也總結習作的共性問題,提出改進的方向;具體考核方面,將教學內容分解為出勤、線上討論、線上作業(yè)、線下討論、線下作業(yè)等,以定量的方式給學生計分,評選出每月的“優(yōu)秀小作家”“優(yōu)秀學習小組”,并將考核結果納入班級總評,作為評比“學習標兵”的依據。
總之,混合式教學已是大勢所趨,但如何將雙線有機融合,使各學科教學更加高效,仍需我們不斷思考。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觀瀾中心學校)
責任編輯:王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