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政論與翻譯之間:作為翻譯家的梁啟超

        2021-08-30 06:21:24張文姝
        傳記文學 2021年8期
        關(guān)鍵詞:梁啟超小說

        張文姝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近代思想家、學者、翻譯家,“戊戌變法”的領(lǐng)袖之一。作為一名涉獵諸多領(lǐng)域的“百科全書”式學者,梁啟超傾其畢生精力參與并推動著晚清以降的社會變革。面對中華民族存亡之關(guān)鍵時刻和古今未有之變局,梁啟超和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一樣,在政治活動之余開始嘗試翻譯外國著作,以期引入外國的先進思想文化來警醒蒙昧的國人思想,改變落后的國家面貌。比起同時期以譯作聞名的嚴復、林紓等人,梁啟超有意識地將翻譯作為干預(yù)社會現(xiàn)實的手段,同時提出了相對系統(tǒng)的翻譯理論。在梁啟超的翻譯思想和實踐中,翻譯既是一種救國救民的全局戰(zhàn)略,又是一種開創(chuàng)社會風氣、更新民族語言的有效嘗試。他盡管受到時局影響而政治浮沉,思想幾易,也常自嘲所做的事“嚴格的可以說沒有一件不失敗”,但這并不能抹殺他在翻譯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對國人的啟蒙作用。他的翻譯作品及其所提倡的翻譯思想使晚清的社會、文化風氣為之一變??v觀梁啟超的一生,他身體力行地推動“小說界革命”“詩界革命”,這來源于他強烈的救國救民意識以及對翻譯和文學啟蒙作用的精準把握。這位思想家何以與翻譯結(jié)緣,需要從他一生的經(jīng)歷和所處的時代來加以考察。

        從鄉(xiāng)村“神童”到向往西學的青年

        1873年2月23日,在廣州西南部新會縣茶坑村,梁啟超出生。

        這一年是同治十二年,正逢“同治中興”。對于世界歷史而言,中華民族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兩次鴉片戰(zhàn)爭,正從內(nèi)外交困之中稍稍振作。然而,對于“極南島民”的梁氏家族來說,變革的潮流尚未席卷這里,他們?nèi)匀痪S持著“且耕且讀,不問世事,如桃源中人”的生活。

        梁啟超平靜的童年和少年在家鄉(xiāng)度過。在梁氏的龐大家族之中,有他耕讀維生的父親梁寶瑛和慈愛持家的母親趙氏,還有頗為欣賞他的祖父梁維清。幼年的梁啟超即展露出過人的天資,四五歲時即和祖父以及母親學習“四書”和《詩經(jīng)》,6 歲入學堂,“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2 歲即補博士弟子員。梁啟超的“神童”之名逐漸在鄉(xiāng)間傳開,在此之后,他像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一樣“日治帖括”,學習八股文,意圖走上科舉之路。

        1885年,梁啟超來到廣州,在舉人呂拔湖的學館中就學。次年,他前往佛山受學于陳梅坪,接下來又回到廣州跟隨石星巢學習。梁啟超回憶石星巢:“此老舊學尚好,吾十五、六時之知識,大承得自彼也?!边@時候,康有為也常來石星巢的書館借書。16 歲,梁啟超成為廣州學海堂的正班生。學海堂由官員阮元創(chuàng)辦,是廣州的文化和文人中心,也領(lǐng)率著當時的治學風尚。正是在學海堂,梁啟超決絕舍棄帖括之學,學習訓詁詞章。梁啟超的才學使學海堂中的老師、同學們大為贊嘆,稱“自有學海堂以來,自文廷式外,卓如一人而已”。在學海堂學習一年之后,梁啟超參加廣東鄉(xiāng)試,高中舉人第八名。主考官李端棻對其文章大為激賞,將自己的堂妹許配給他。這位少年神童或許會沿科舉之路走下去,但轉(zhuǎn)折卻在他參加考試的途中悄然發(fā)生了。

        18 歲,梁啟超前往北京參加會試,不第。在歸程的路上,梁啟超和父親途徑上海,從坊間購得徐繼畬所寫的《瀛寰志略》,并且見到了上海制造局翻譯的各種書籍,“……始知有五大洲各國,且見上海制造局譯出西書若干種,心好之,以無力不能購也”。這是來自小村莊的梁啟超第一次認識到更大的世界,也是他第一次接觸到除了帖括、章句、訓詁這些傳統(tǒng)知識以外的學說,開始對西學產(chǎn)生興趣。而隨后與康有為的見面,則使梁啟超真正走上了變革求新的道路。

        回到廣州后,他從朋輩陳通甫那里聽聞了康有為的名號。此時正值康有為上書請求變法不得,剛剛從北京回來。大家都以為康有為是怪人,陳通甫卻對他大加贊賞,梁啟超感到十分好奇。于是,1890年秋天,梁啟超和康有為第一次見面了。

        與康有為的會談使梁啟超大受震撼,猶如“冷水澆背,當頭一棒”??涤袨橄蛄簡⒊淌诹恕瓣懲跣膶W,而并及史學西學之梗概”。之后,梁啟超立刻舍棄舊學,退出學海堂,拜康有為為師,并促成康有為開設(shè)學館——萬木草堂。在萬木草堂中,康有為向他們無所不包地講授中西之學,并讓學生幾人參與《新學偽經(jīng)考》《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學》的編檢。之后,梁啟超與康有為等人交游,至東莞講學,大量閱讀譯書——這些書來自江南制造局,其中有“瑞士學者馬爾頓(Charles DeMartens)撰寫的外交指南,也有中國出訪者的日記以及傅蘭雅編輯的《格致匯編》(

        The Chinese ScientificMagazine

        )”等。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開始之前,梁啟超便從一個舊學的“神童”轉(zhuǎn)向為心懷家國、向往西學的有志青年。

        貫穿梁啟超童年和青年時期的,是他對思想的選擇和對經(jīng)世致用的堅持。與當時的文人不同,他雖然有著“神童”之名,卻沒有為功名所累,而對學說的具體內(nèi)容和社會作用有清醒的感知。正因如此,他才逐漸從帖括走向章句、訓詁,再投身康有為的門下,最終從一名鄉(xiāng)村神童,主動加入社會變革的潮流。閱讀譯書引發(fā)了梁啟超思想的轉(zhuǎn)變,給梁啟超打下了充實的知識基礎(chǔ)。并且,他也因此對譯書的事業(yè)有著充分的重視,使他能夠從翻譯角度審視社會變革,能清醒地認識到譯書對整個國家的作用。在“戊戌變法”前后,梁啟超終于以報刊為陣地,提出翻譯救國的思想。

        翻譯思想:“譯書為強國第一義”

        梁啟超的翻譯思想主要是在他參與“戊戌變法”期間提出的。在梁啟超的眼中,翻譯具有強烈的社會功用。在這一時期,梁啟超在《西學書目表》(附《論西學讀書法》)(1896)《論學校七譯書》(1897)《大同譯書局敘例》(1897)《擬譯書局章程并瀝陳開辦情形折》(1898)《擬在上海設(shè)立編譯學堂并請準予學生出身折》(1898)等文章中陳述了他的翻譯思想和規(guī)劃。其中,1897年的《論學校七譯書》(簡稱《論譯書》)的發(fā)表標志著梁啟超翻譯思想的成熟。

        梁啟超參與政治活動、辦報刊的過程中,將翻譯提升到了重要的地位,并且堅持閱讀譯書。1895年,梁啟超第三次來到北京參加考試。正逢馬關(guān)談判,電文傳來,割地賠款條約的屈辱籠罩著官員和在京的舉人們??涤袨椤⒘簡⒊氏裙膭訌V東和各省舉人上書陳情,拒絕議和,“而士氣之稍申,實自此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公車上書”運動。同年5月,康有為將此前未能上交的萬言書修改后再次上呈。但新政推行困難,康有為于是將目光轉(zhuǎn)向辦報,以開風氣之先。在梁啟超的協(xié)助下,《萬國公報》(后更名為《中外紀聞》)誕生了,梁啟超日日執(zhí)筆。這份報刊“譯印西國格致有用之書”,探討“萬國強弱之原”。7月,在康有為的倡議下,陳熾、沈曾植、張孝謙、溫處道、袁世凱等人成立了強學會,梁啟超被任命為書記員。雖然北京強學會的傳播和教育功能非常有限,很快被查封,而梁啟超“居會所數(shù)月,會中于譯出西書購置頗備,得以余日盡瀏覽之,而后益斐然有述作之志”。在北京強學會被查封后,梁啟超來到上海,與同道一起創(chuàng)辦《時務(wù)報》,仍以宣傳新法為務(wù)。在上海的交游使梁啟超對西學的理解大大超過從前。鄰居馬建忠勸導他學習一門歐洲語言,并每日熱心教授他拉丁語。嚴復通過書信往來,深刻地與他探討進化論的思想。這些都對他后續(xù)的政治活動起到了很大作用。

        梁啟超編纂:《西學書目表》

        以《時務(wù)報》為陣地,梁啟超發(fā)表了一系列有關(guān)翻譯的文章。1896年,梁啟超曾參與起草《奏請推廣學校折》,由李端棻上呈。這份奏折明確提出了“請于京師設(shè)大譯書館,廣集西書之言政治者,論時局者,言學校農(nóng)商工礦者,及新法今年所增者,分類譯出,不厭詳博,隨時刻布,廉值發(fā)售”的請求。同年,梁啟超編纂《西學書目表》(附《讀西學書法》)。在《序例》中,梁啟超提出:“國家欲自強,以多譯西書為本,學子欲自立,以多讀西書為功。”《西學書目表》對近百年譯出的西學書目進行了匯總分類,分為算學、重學、電學、化學、聲學、光學、汽學、天學、地學、全體學(即生理學)、動植物學、醫(yī)學、圖學、史志、官制、學制、法律、農(nóng)政、礦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游記、報章、格致總(即基礎(chǔ)科學)、西人議論之書、無可歸類之書,并著附卷,頗有現(xiàn)代圖書分類法的雛形。爾后,梁啟超在言及譯書時大致遵循這個分類。這是歷史上對西方譯書進行第一次完整的整理和歸類,有深刻的意義。

        1896年,長篇雄文《變法通議》開始在《時務(wù)報》上連載。其中,發(fā)表于1897年5月22日至7月20日之間的《論譯書》系統(tǒng)性地對翻譯進行了論述。梁啟超首先從中國與西方交戰(zhàn)中的敗因談起:是中國對西方一知半解,狂妄自大。同時,備通中西者甚少,而西方對中國的了解遠甚于我國對西方之了解,因此西方利用此道,戰(zhàn)勝中國。為了革除時弊,梁啟超提出要增進中國對西方的了解,并提出了兩種手段:“其一,使天下學子,自幼咸習西文。其二,取西人有用之書,悉譯成華字?!睆木o迫性上看,譯書能夠快速澤被天下學子,乃“本原之本原”。即便目前已有近百種西書譯本,但是仍然不足。故梁啟超提出譯書三義:“一曰擇當譯之本;二曰定公譯之例;三曰養(yǎng)能譯之才?!逼渲袘?yīng)該以章程之書為先,關(guān)注法律、教育、政治律例、歷史、年鑒、礦學、工業(yè)、商業(yè)、文化藝術(shù)等書籍。并且,由于中國與西方人名、地名、官制、名物、度量衡、紀年有很多差異,需要統(tǒng)一規(guī)范,縮小譯本之間的差距。梁啟超還提出了要培養(yǎng)翻譯人才,設(shè)翻譯學堂。并且,由于中日本同文之國,將書籍從日文翻譯成中文,則事半功倍。在論及制度之外,梁啟超還談到了譯書的兩個缺陷“一曰徇華文而失西義,二曰徇西文而梗華讀”,并且提出翻譯要忠實于原著,向讀者傳達原意。《論譯書》是系統(tǒng)性的論及翻譯的著作,首先提出了翻譯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譯書應(yīng)遵循的標準以及現(xiàn)有不足。這篇文章是梁啟超翻譯思想的精華,也是他后續(xù)進行政治活動、設(shè)立書局的指導方針。

        同年秋冬,梁啟超聯(lián)合他人在上海創(chuàng)辦大同譯書局,這是梁啟超對其翻譯思想的首次實踐。在《大同譯書局敘例》中,梁啟超大聲疾呼“譯書真今日之急圖哉”,并言譯書關(guān)系到變法之成敗,“故及今不速譯書,則所謂變法者盡成空言”。由于官方譯書速度慢,所以需要設(shè)立譯書局“增實學之用,助有司之不逮,救燃眉之急難”。大同譯書局首先翻譯其他國家的變法之事,以及學堂功課書和敘及憲法、章程、商務(wù)等內(nèi)容的書籍,并且確立了“以東文為主,而輔以西文,以政學為先,而次以藝學”的翻譯標準。在此指導思想下,大同譯書局陸續(xù)發(fā)行了《俄皇大彼得變證考》《日本書目志》等書。

        隨著思想的益發(fā)成熟,梁啟超迎來了將思想付諸實踐的契機。1898年年初,梁啟超又一次回到北京。4月23日,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5月,梁啟超被光緒帝召見,向皇帝提出了開啟民智的方案。光緒帝立即命他領(lǐng)六品官銜辦理譯書局事務(wù)。之后,梁啟超又在《擬譯書局章程并瀝陳開辦情形折》《擬在上海設(shè)立編譯學堂并請準予學生出身折》等文章中,要求增加經(jīng)費、設(shè)立編譯學堂、提高學成譯者的待遇等。然而,隨著時局的發(fā)展,維新派遭到了保守派的彈劾??涤袨椤⒘簡⒊煊X到即將到來的危險,決定離開北京。梁啟超于8月6日避難至日本公使館,又被護送至日本,而“戊戌變法”最終也在“六君子”蒙難后宣告失敗。

        梁啟超第一階段的翻譯事業(yè)至此暫告一段落。在這一時期,梁啟超主要關(guān)注翻譯的直接政治功用,更多地是對國家的翻譯事業(yè)進行全盤把握,翻譯實踐稍遜一籌。梁啟超期待從政治角度引起自上而下的變革,因而在文章和奏議中發(fā)表了許多關(guān)于翻譯事業(yè)的規(guī)劃和建議。隨著“戊戌變法”的失敗,梁啟超避難到日本,開始以翻譯為武器引發(fā)思想領(lǐng)域的變革。

        在語言的他鄉(xiāng):翻譯實踐與文學啟蒙

        1898年年末至1912年間,梁啟超流亡日本。在異國他鄉(xiāng),梁啟超的日語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能夠直接閱讀到更多的日語作品。由于生活在一個異質(zhì)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梁啟超對母語遭受的直接沖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心系家國的他遠離了直接的政治運動,一方面他能夠以更加全面的角度介紹西方文明,另一方面他開始謀求以新的方式表達自身的政治訴求。由此,他開始積極地投身于具體的翻譯實踐,并開始倡導“小說界革命”“詩界革命”。在流亡日本期間,梁啟超作為翻譯家的生活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梁啟超譯著:《佳人奇遇》,中華書局1947年版

        在偶然之中,梁啟超選擇了政治小說作為了首次的翻譯嘗試。避難出走的輪船上,梁啟超看到了柴四郎的《佳人奇遇》,便一邊閱讀一邊翻譯。在東京稍作安頓,梁啟超籌辦了《清議報》。在《清議報》上,梁啟超首先提出了“政治小說”的概念,并且特設(shè)“政治小說”欄目,與“支那人論說”“日本及泰西人論說”“支那近事”“萬國近事”“支那哲學”并列,給予政治小說以極高的地位。在《譯印政治小說序》中,梁啟超談及了設(shè)立政治小說欄目的宗旨:“在昔歐洲各國變革之始,其魁儒碩學、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經(jīng)歷及胸中所懷政治之議論,一寄之于小說……往往每一書出,而全國之議論為之一變?!币虼?,“特采外國名儒所撰述而有關(guān)切于今日中國時局者,次第譯之”。梁啟超高度肯定了各國的政治小說對日本及西方國家政治變革的作用,因此在報刊上設(shè)專欄,以期以翻譯政治小說的方式普及知識、改良風氣?!都讶似嬗觥肥紫乳_始連載。梁啟超對《佳人奇遇》進行了極為忠實的翻譯。不單在內(nèi)容上沒有作出重大改動,就是在用字遣詞方面,也盡量參照了原著,每一章的長短也嚴格參照。這與晚清意譯的風氣很不相同。

        在自身進行翻譯實踐的同時,梁啟超還積極辦報,以報刊為陣地促進小說的翻譯和創(chuàng)作。1902年2月,《新民叢報》創(chuàng)刊,專門設(shè)小說一欄。同年11月,“中國唯一之文學報”《新小說》創(chuàng)刊,刊物的意圖即在于“專欲發(fā)表區(qū)區(qū)政見”。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guān)系》一文中,“小說界革命”的口號被提出。梁啟超以為:“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爆F(xiàn)實的政治改良需從小說改良開始,以改良的新小說教化民眾。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缺陷正在于此,缺乏“覺世”,只能消遣。他感到小說的巨大感化力,并將這種力量概括為“熏”“浸”“刺”“提”四個方面。日本明治維新時知名政治家寫作小說、政治小說的興起,給梁啟超很大啟發(fā)。正是在“載道”的層面上,梁啟超把日本的政治小說推舉為中國小說界革命的范本。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中國傳統(tǒng)的小說觀念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小說不再是僅供消遣的低級文類,而是被作為政治宣傳的載體提升到了極高的地位。《新小說》由此成為了小說翻譯和創(chuàng)作的陣地。

        梁啟超參與合譯的《十五小豪杰》

        梁啟超自身的翻譯與創(chuàng)作也受到了小說界革命以及翻譯文學的很大的影響。1902年,《新民叢報》上發(fā)表了梁啟超與羅普合譯的《十五小豪杰》。這是法國人凡爾納的一本小說,與《佳人奇遇》不同,這一篇采用了章回白話體進行翻譯。這與日本明治文學“文體改良”對梁啟超的影響以及由他倡導的“文界革命”關(guān)系密切??盗憾巳郧?,即倡導文字改良,改變中國言文分離、難逮于下的現(xiàn)狀。語言文字上的“言文一致”很快導向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言文一致”,在日期間,梁啟超發(fā)現(xiàn)明治眾多思想家正在自覺用通俗文體寫作——矢野文雄的《日本文體文字新論》早被康有為讀過,他指出每種文體各有自己的表現(xiàn)特長和適用范圍,不能完全互相取代,所以“雜用漢文、和文、歐文直譯、俗語俚言四體,始能達意”,這與梁啟超翻譯《十五小豪杰》時的情形很像。同時,翻譯還在更加直接的意義上影響了梁啟超的寫作。在晚清時期,翻譯和創(chuàng)作在很長時間都呈現(xiàn)出一種雜糅的狀態(tài),彼此互相滲透。翻譯政治小說,讓梁啟超能夠有創(chuàng)作政治小說的模板,由此創(chuàng)作了政治小說《新中國未來記》。同時,在《新中國未來紀》中,梁啟超翻譯了拜倫的《渣阿亞》(今譯為《該隱》)和《端治安》(今譯為《哀希臘》)兩首詩。這是拜倫詩歌最早的中譯本。翻譯文學與梁啟超的作品彼此滲透,不僅更新了小說創(chuàng)作的形式,同時還促進了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傳播。

        在日本期間,梁啟超對重要的西方學術(shù)思潮都有譯介,這從他在日本主編的《新民叢報》的發(fā)刊詞中即可見一斑。發(fā)刊詞表明,《新民叢報》要結(jié)合中西道德以化民德、開民智。因為是以國家公利為目的,所以將兼采各家之論,不偏頗某一黨派、不進行辱罵毀謗、不發(fā)表激烈危險的言論。在這一主旨下,《新民叢報》對明治時期流行的重要西方學派都有介紹。梁啟超譯述了介紹英國功利主義和邊沁的《樂利主義泰斗邊沁之學說》,還刊發(fā)了馬君武的《彌勒約翰之學說》以介紹穆勒;介紹法國自由主義,梁啟超譯述了《盧梭學案》;介紹德國國家主義,梁啟超譯述了《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還前后幾次對《國家論》進行了翻譯出版。不過,限于他有限的英文閱讀能力,這些譯述多是轉(zhuǎn)譯自日文譯本。日本思想家同樣深刻地影響了梁啟超,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當屬福澤諭吉和加藤弘之。梁啟超在他主持的報刊上先后載譯了福澤諭吉的《男女交際論》《福澤諭吉語錄》,后又出版了《福澤諭吉叢談》。除了出版加藤弘之的四種著作,梁啟超還自己翻譯了《天則百話》中的四篇,在報上發(fā)表。梁啟超進行的啟蒙廣泛而充分,許多譯作正是經(jīng)過他的手才成為可能的。

        梁啟超第二階段的翻譯活動,是在他在日本流亡期間開展的。從年代上看,集中在1899年至1903年之間,這一時期,梁啟超的行動更加偏向思想啟蒙。他進行了眾多翻譯和小說改良的實踐,還借助報刊作為翻譯“贊助人”引領(lǐng)了一時的翻譯風尚。吳沃堯曾評價梁啟超所引發(fā)的社會反響:“飲冰子《小說與群治之關(guān)系》之說出,提倡改良小說,不數(shù)年而吾國這新著新譯之小說,幾乎汗萬牛充萬棟,猶復日出不已而未有窮期也?!绷簡⒊姆g思想成果,為社會思想的啟蒙做了充分的準備,也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生帶來了強大的動力。

        回到東方:生命的最后十年

        1912年,梁啟超終于結(jié)束了14年的流亡生活,回國后他受到了熱烈歡迎。他開始參與政治活動。然而,1914年,遭北洋軍閥排擠的梁啟超辭去職務(wù),表現(xiàn)出對政黨生活的厭惡。之后,梁啟超赴歐游學,1920年歸國,1929年即在北京溘然長逝。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梁啟超寫作了一系列有關(guān)于佛教的文章,如《翻譯文學與佛典》《佛典之翻譯》《佛教與西域》《中國印度之交通》《佛教之初輸入》等。梁啟超自歐洲游歷歸來后,對西方一戰(zhàn)期間的物質(zhì)和文明狀況十分擔憂,便打算以東方文明來革除西方文明的弊端。在這些文章中,論及翻譯的主要有《翻譯文學與佛典》《佛典之翻譯》兩篇。文章不僅填補了佛經(jīng)翻譯史的空白,也是對他一生翻譯思想和實踐的反思和總結(jié)。梁啟超在《論譯書》中即提到了佛經(jīng)翻譯。而在這一系列文章中,梁啟超強調(diào)了佛教輸入中國后,對“國語實質(zhì)的擴大”、造成的“語法及文體之變化”和“文學情趣之發(fā)展”??梢哉f,正是因為梁啟超從事了如此多的翻譯實踐,才能以如此高屋建瓴的方式反思翻譯給中國文化帶來的重要作用。而以翻譯來革除時弊,也是貫穿他整個生涯的主題。

        1898年,梁啟超在返回上海的招商局輪船上曾對同行的人說:“吾國人不能舍身救國者,非以家累即以身累,我輩從此相約,非破家不能救國,非殺身不能成仁,目的以救國為第一義,同此意者皆為同志。”縱觀梁啟超一生的政治、學術(shù)活動,他的命運與國家的浮沉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雖然他的政治活動多以失敗告終,但是他在文化、文學及翻譯等層面的思考與實踐,不僅深刻地推動了現(xiàn)代中國的進程,同時也深遠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來者。

        注釋:

        [1]梁啟超:《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見《梁啟超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第129頁。

        [2]梁啟超撰:《梁啟超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第3頁。

        [3][4][5][8][9][10][16]梁啟超:《三十自述》,見湯志鈞、湯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四集 論著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107頁、107頁、108頁、108頁、108頁、108頁、108頁、109頁。

        [6][7][12][42]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頁、22頁、38頁、45頁、107頁。

        [11][17]許知遠著:《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84頁,第227、233頁。

        [13][14]馮志杰著:《中國近代翻譯史·晚清卷》,九州出版社 2011年版,第 160頁、160頁。

        [15]參考梁啟超:《三十自述》,見湯志鈞、湯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四集 論著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109頁。

        [18]據(jù)羅惇曧《京師大學堂成立記》,“梁啟超為李端棻草奏,請立大學堂于京師”,見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55頁。可參考舒新城著:《近代中國教育史料》第一冊,上??茖W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1頁。

        [19]李端棻:《奏請推廣學校折》,見湯志鈞、陳祖恩編:《戊戌時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頁

        [20]梁啟超:《西學書目表序例》,見湯志鈞、湯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一集 論著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133—134頁。

        [21][22][23][24]梁啟超:《變法通議》,見湯志鈞、湯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一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78頁、79頁、80頁、86頁。

        [25][26][27][28]梁啟超:《大同譯書局敘例》,見湯志鈞、湯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一第一集 論著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271頁、271頁、271頁、271頁。

        [29]參考梁啟超:《〈橫濱清議報〉敘例》,見湯志鈞、湯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一集 論著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679頁。

        [30][31]梁啟超:《譯印政治小說序》,見湯志鈞、湯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一集 論著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680—681頁、681頁。

        [32]見王宏志:《“專欲發(fā)表區(qū)區(qū)政見”:梁啟超和晚清政治小說的翻譯及創(chuàng)作》,《文藝理論研究》,1996年第6 期。

        [33]梁啟超:《中國唯一之文學報——〈新小說〉》,見湯志鈞、湯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三集 論著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588頁。

        [34]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的關(guān)系》,見湯志鈞、湯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四集 論著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49頁。

        [35][37]參考夏曉虹著:《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236頁、178—179頁。

        [36]參考梁啟超:《本報告白》,見湯志鈞、湯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二集 論著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460頁。

        [38]這一說法見于王宏志:《權(quán)力與翻譯:晚清翻譯活動贊助人的考察》,見《翻譯與文學之間》,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82頁。

        [39]吳沃堯:《告小說家》,轉(zhuǎn)引自陳?。骸陡牧既褐握f與寫出沉默的國民的靈魂》,《魯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4 期。

        [40]參考梁啟超撰:《梁啟超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第61—72頁。

        [41]梁啟超:《中國古代之翻譯事業(yè)(翻譯文學與佛典)》,見湯志鈞、湯仁澤編:《梁啟超全集》第十集論著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495—499頁。

        猜你喜歡
        梁啟超小說
        梁啟超中國通史撰述略考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貌合神離:護國運動期間的梁啟超與日本
        近代史學刊(2020年2期)2020-11-18 09:11:34
        梁啟超:成為一個不惑、不憂、不懼的人
        海峽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2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梁啟超的婦女觀研究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1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知命與努力:作為“新民”的梁啟超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米奇777| 看国产亚洲美女黄色一级片|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毛片精品一区二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大地资源在线播放观看mv| 亚洲九九九| 人妻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无毒| 不卡av一区二区在线| 中文人妻熟女乱又乱精品|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98精品国产高清在线xxxx| 在线观看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一二三四区四色婷婷|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 精选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国产激情自拍视频|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 制服 丝袜 国产 另类|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s级爆乳玩具酱国产vip皮裤|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和少妇人妻邻居做爰完整版 | 浪货趴办公桌~h揉秘书电影| 性饥渴艳妇性色生活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婷婷色综合成人成人网小说| 日本人妻高清免费v片| 无码中文亚洲av影音先锋| 最新国产日韩AV线| 日本岛国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