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莉
摘要以“主題式”課例研究為依托,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是一種易操作、有效性強的課堂教學研究方式。在教育教學中產(chǎn)生的能引起共同關注的、具有典型性的問題,我們便可以將其列為課例研究的主題。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為例,通過課例研究,啟發(fā)教師深入思考,匯聚集體的智慧,確立“主題式”課例研究的基本流程及其適用范圍。
關鍵詞主題式;課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6.028
On the Study of Thematic Lesson Examples
Taking "cultivating the observation ability of junior students" as an example
ZENG Lili
(LuzhouLuxian Teacher Training School,Luzhou,Sichuan 646199)
Abstract:It is an easy and effective way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search to carry out classroom teaching research based on the "theme" course case research. Typical problems that can arouse common concern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an be listed as the theme of lesson case study. Taking "cultivating students,observation ability" as an example,through class case research,inspire teachers to think deeply,gather collective wisdom,and establish the basic proces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me" class case research.
Keywords:thematic;lesson study
主題式課例研究,是指以課堂教學中教師遇到的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為主題,開展的專題性課例研究活動。以主題式課例研究為依托,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是一種易操作、有效性強的課堂教學研究方式。這種研究方式以研究問題為主旨,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將問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緊密聯(lián)系起來,用問題研究帶動課堂教學,以課堂教學促進問題研究。
在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或者是難以處理的問題,這些問題或是特例,或是眾多教師的困惑、難點。對于那些能引起共同關注的、具有典型性的問題,可以將其列為課例研究的主題。通過課例研究,啟發(fā)教師深入思考,匯聚集體的智慧,從而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便是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在開展主題式課例研究中,我們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以下便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為例,談談怎樣開展主題式課例研究。
1課例研究的基本流程
1.1調(diào)研分析,確定主題
從某種意義上說,主題即問題,研究始于問題,問題是主題式課例研究的起點。什么樣的問題才能作為課例研究的主題呢?主題的確定不是隨意而定的,我們要深入課堂,從教學實踐中去找問題。根據(jù)教與學的情況,聯(lián)系新課程理念,從教師教育教學遇到的困惑中總結、提煉典型問題。
自2017年《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頒布實施后,小學從一年級開始開設科學課,這就意味著低年級科學教師要面臨教學中的許多問題,比如課堂的組織與調(diào)控難,學生興趣不持久,觀察不細,描述方式單一,“生不解師意,師不懂生言”等。通過分析,我們在這些問題中提煉出“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觀察能力”這一問題作為課例研究的主題,以求在研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2學習研討,形成策略
在確定“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觀察能力”這一主題后,研究團隊便開始大量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通過資料查閱,我們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其他學科有所涉及,但直接、可借鑒的資料較少。于是,團隊將各學科在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觀察能力方面總結提煉的策略及相關資源,通過交流信息、思維碰撞等多種形式進行專題學習、研討,共同研讀與主題密切相關的教學理論,有針對性地圍繞研究“問題”而學習。通過學習,各有所思,各有所獲,進而提出三種在低年級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策略,即:精心選擇觀察材料,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明確觀察目的,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全面性;運用工具,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準確性等。
1.3課堂實踐,研究反思
學習研討后提出的策略,只有在課堂實踐中才能檢驗是否有效,因此課堂實踐是研究的關鍵。課堂實踐重在反思與重建,重在團隊成員的觀察與思維碰撞。
圍繞“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觀察能力”這一主題,研究團隊選擇了一年級“觀察一瓶水”這一教學內(nèi)容。團隊成員根據(jù)各自的理解分散備課,并寫好備課隨筆,重點圍繞研究主題闡述自己在教學設計中運用哪些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備課后,團隊成員研討交流,互換角色,針對培養(yǎng)策略進行質疑問難,形成基本的教學思想和方法。針對不同的策略,選擇幾位教師通過同課異構的方式進行展示。在觀課中,團隊成員分工,分別對課前提出的三個策略實施情況及其效果進行觀察記錄。
在教學中,教師運用三個策略做了針對性設計,比如,采用播放視頻“水和我們”的方式引出觀察的材料,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觀察興趣;指導學生用眼看、用耳聽、用手摸、用鼻子聞、用嘴嘗來觀察水的特征,他們很快觀察到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這樣的指導,提高了學生觀察的全面性和準確性。通過觀課、測評,團隊對課前提出的三種策略給予了肯定,三種策略在本堂課的實施中是有效的。
為驗證三種策略的科學性,團隊選擇了另外幾個內(nèi)容,即“觀察紙“觀察小動物“觀察空氣”。在不同內(nèi)容的課堂上運用同樣的三個策略,觀課之后,團隊認真反思,圍繞“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觀察能力”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剖析成敗得失,歸納成功經(jīng)驗,進一步豐富認識,完善研究。
1.4主題論壇,探索交流
在獲得實踐經(jīng)驗后,團隊再次進行主題研討交流,圍繞“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觀察能力”這一研究主題進行階段性交流。通過主題論壇,團隊成員從三個角度加以反思:一是針對主題,我是怎么認識與思考的;二是團隊成員是怎樣思考和解決這個問題的;三是骨干教師或專業(yè)引領人員是如何總結、歸納并提煉策略的。同時也讓團隊成員學會三種對話:我與自我的對話,我與合作伙伴的對話,我與專業(yè)引領人員的對話。在這些對話中,團隊成員經(jīng)驗共享、智慧共享、教師的價值共享。
1.5總結提煉,發(fā)展提升
通過主題論壇,團隊成員對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的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家結合理論學習,強化平時教學中的應用并總結提煉。比如,課后整理課堂教學實錄,及時記錄教學的得失,寫成教學案例和教學個案;一段時間后,靜心回憶所上過的課,梳理自己的收獲和遺憾,寫成聽后隨感、教學反思、教學敘事、教學論文等。通過這類主題式課例研究,教師便能更好地在研究中獲取經(jīng)驗,提升教學理念。
2課例研究的適用范圍
主題式課例研究適用范圍很廣。同學段、不同學段或不同學科的教師都能圍繞同一個主題互動,通過主題來凝聚各類課堂教學研究人員,使之成為一個共同體,在互動中共同成長與進步。
2.1在同學段、同學科內(nèi)實施主題式課例研究
同學段的學生具有相同的年齡特征、相同的認知水平,同學科在教學方法、理念上更為一致。比如前面舉例的“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觀察能力”,團隊在初次實踐三種策略后,在同一學段選擇幾個內(nèi)容實施相同的策略,通過觀察、比較,研究人員便能進一步檢驗這三種觀察能力培養(yǎng)策略的可行性。
2.2在不同學科內(nèi)實施主題式課例研究
仍以前面的主題為例,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各學科學習的前提。比如,在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便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數(shù)學的教學中,觀察能力作為數(shù)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延伸,對學生學好數(shù)學、全面發(fā)展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科學的教學中,學生對具體事物、現(xiàn)象的觀察與比較更是探究學習的前提。所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學習有效的觀察方法是各學科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因此在這些學科中我們便可以以“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觀察能力”為主題進行課例研究,探究在不同學科內(nèi)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策略,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3在不同學段內(nèi)實施主題式課例研究
不同學段對學生觀察能力的要求不同,但觀察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學段有不同的策略,這些策略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在不同學段內(nèi)實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的課例研究,形成有效的培養(yǎng)體系,能讓學生的觀察能力螺旋式上升,同時也解決了幼小銜接、小初銜接的問題。
3結語
主題式課例研究是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的一種形式。在實施中提煉、概括,形成研究的主題是前提;圍繞主題實施課堂教學是關鍵;通過觀察、分析以及團隊成員的思維碰撞從而獲得對主題更深入的理解是核心;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便是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中小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編寫組.中小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M].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
[3]龔志萍:主題式課例研究提升教師課程實施能力[J].現(xiàn)代教學,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