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要】本文以學校“三關注四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模式為依托(即關注學情、關注互動、關注達成“三關注”,讀中啟動、議中互動、用中推動、悟中聯動“四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數學活動,以具體課例進行一節(jié)課的教學,并談談實際教學后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三關注;四環(huán)節(jié);數學活動
近期筆者開設了一節(jié)公開課,內容是蘇科版八下的“確定事件與隨機事件”.本節(jié)課是第八章“認識概率”的章頭課,且與生活聯系緊密,教學過程如下.
一、讀中啟動
1.觀看視頻《薛定諤的貓》
2.觀看一組生活中事件的圖片
【設計意圖】觀看視頻,讓學生感受物理學中的不確定性,初步認識研究事件不確定性的必要性,同時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興趣.在觀看圖片的過程中,學生先回答事件的結果,結果發(fā)現生活中的事件可以分成不可能發(fā)生、一定發(fā)生、不一定發(fā)生三類,為下面事件的分類打下基礎.
二、議中互動
活動 向上拋擲一枚均勻的正六面體骰子,各面點數分別是1,2,3,4,5,6.
(1)如果向上拋擲一次骰子,落回桌面,向上一面的點數會是2嗎?可以確定嗎?
(2)如果向上拋擲一次骰子,落回桌面,向上一面的點數會是7嗎?可以確定嗎?
(3)向上拋擲骰子,落回桌面,向上一面的點數大于0,這個是否可以確定?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擲骰子,生成概念.從學生較為熟悉的骰子入手,分小組進行拋擲,在進行多次實驗后,請學生代表針對問題進行闡述,發(fā)現這些事件與剛才生活中的事件分類相同,從而自然而然獲得概念,明確事件可以分成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隨機事件.
在教學中,學生對事件發(fā)生的結果非常確定,從而直入主題,歸納出了數學中關于事件的相關概念.
三、用中推動
例1 在某次國際乒乓球單打比賽中,進入最后決賽的甲、乙兩人都是中國選手,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還是隨機事件:(1)該項比賽的冠軍屬于中國選手;(2)該項比賽的冠軍屬于外國選手;(3)該項比賽的冠軍屬于選手甲.
變式1 在某次國際乒乓球單打比賽中,進入最后決賽的甲、乙兩人都是外國選手,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還是隨機事件:(1)該項比賽的冠軍屬于中國選手;(2)該項比賽的冠軍屬于外國選手;(3)該項比賽的冠軍屬于選手甲.
變式2 在某次國際乒乓球單打比賽中,進入最后決賽的甲、乙兩人分別是1名中國選手和1名外國選手,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還是隨機事件:(1)該項比賽的冠軍屬于中國選手;(2)該項比賽的冠軍屬于外國選手;(3)該項比賽的冠軍屬于選手甲.
【設計意圖】學生直接回答,通過例1,進一步強化剛才給出的概念.而變式1、變式2改變了條件,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解答能夠發(fā)現條件改變后,事件的結果也會改變,所以事件的發(fā)生必須強調在一定條件下.
在教學中,筆者并沒有突出條件的變化,因而對于變式1不少學生的回答是錯誤的.本題提醒學生要仔細讀題,發(fā)現條件的變化,突出“讀”的重要性.變式2,學生的回答完全正確.
例2 一個不透明的布袋,袋中裝有8個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其中2個黃色,6個白色,充分搖勻后,從袋子里任意取出2個球,取出的2個球都是黃色的是事件.
(1)任意摸出3個乒乓球,會出現哪幾種可能的結果?
(2)請你設計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隨機事件.
【設計意圖】本次活動請兩名學生上講臺完成,其他學生先猜測結果,再進行驗證.首先是摸出1個球(5次),接著是摸出2個球(5次),接著是摸出3個球(10次),通過多次實驗找到事件發(fā)生的所有結果,學生針對剛才得出的結論,設計出不同的事件.再請10組學生,一個問,一個答,再由其他學生判斷事件在一定條件下是否成立.本輪活動的開展,可使學生對事件發(fā)生的條件和結果有更深的理解.
在教學中,學生說了這樣兩個事件,“從袋子中任意摸出4個球,只有2個黃球”,“從袋子中任意摸出4個球,至少有2個白球”,這兩個事件引起了全班學生的討論.有學生認為前一個事件是必然事件,因為只有2個黃球,學生甲反駁說可以是1黃3白或者4白,因而是隨機事件.對于后一個事件,大部分學生認為是隨機事件,學生乙則解釋說,總共就有2個黃球,所以摸出4個球最多有2 個黃球,自然至少有2個白球了.學生在這樣的互動中,思維有了激烈地碰撞,在相應的條件下,對事件是隨機事件還是確定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1)有相同月份出生的同學嗎?這一事件是事件.
(2)至少要調查多少個同學,才能使“有2個人的生日在同一個月”這一事件成為必然事件?
(3)“在367人中,有2人的出生日期相同”這一事件是事件.
【設計意圖】本次活動是“抽屜原理”的簡單應用,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找到事件發(fā)生的“一定條件”是什么.
在教學中,第一次隨機請了5個學生,沒有相同月份;第二次隨機請了10個學生,有3個人的月份相同.對于第(2)問,學生丙積極舉手,說至少為13個人,理由是一年一共是12個月,最特殊的情況就是每人在一個月,那么第13個人肯定能跟某個人同一個月.于是第(3)問的結果是必然事件.筆者接著讓學生小組討論,說一說有沒有類似的必然事件,以加深學生對此類事件的應用.
四、悟中聯動
1.判斷:下列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隨機事件?(1)月亮繞著地球轉;(2)一個星期有8天;(3)拋擲一枚均勻硬幣,正面朝上;(4)打開電視機,正在播廣告;(5)三天內將下雨;(6)竹籃打水;(7)小明買彩票將獲得500萬元大獎;(8)小麗到達公共汽車站時,12路公共汽車正在駛來;(9)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10)在某婦幼保健醫(yī)院里,下一個出生的嬰兒是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