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龍
【摘要】建筑行業(yè)是一個古老的行業(yè),是基于人們生存、居住需求而產生的剛需行業(yè)。無論是人們的生活居住,還是工作生產,大部分活動需要在建筑室內進行。所以,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決定著人們的居住體驗和生活質量。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建筑行業(yè)逐漸融入了高新技術的應用,建筑功能也不斷增多。地下室是建筑工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極易發(fā)生滲水漏水情況的部分,為有效提高地下室防水效果,就必須針對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進行研究和不斷改進與創(chuàng)新。
【關鍵詞】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5.097
1、地下室防水材料的選擇
在地下室防水施工過程中,防水材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該工程中,地下室防水卷材采用的均是反應型防水卷材,該卷材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隔離膜、維羅朗交叉疊壓膜高分子片材、CPS反應黏密封膠。其中,CPS反應黏密封膠是核心成分,在具體運用過程中,該成分可以與現(xiàn)澆混凝土或水泥凝膠發(fā)生反應,形成反應密封層并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能夠有效減少基層開裂變形對防水卷材的不利影響,使得防水效果更加持久。反應型防水卷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預鋪反應型防水卷材,另一種為濕鋪反應型防水卷材。在施工過程中,預鋪反應型防水卷材直接接觸混凝土墊層或磚模,接頭處充分發(fā)揮瀝青基的自黏性,交頭寬度通常保持在80mm以上;濕鋪反應型防水卷材施工過程中,需直接在基層上鋪貼素水泥漿,接頭處充分發(fā)揮瀝青基的自黏性,交頭寬度通常保持在80mm。
2、建筑地下室出現(xiàn)滲水的原因:
(1)在勘察設計中未考慮到地下水位的變化,未合理確定防水標高,抗?jié)B等級,或者選用不當?shù)姆浪桨?。同時,在地下室施工圖設計期間,沒有考慮到上層滯水,僅采取防潮措施。
(2)防水材料方面:1)材料質量:通過對一些傳統(tǒng)材料的分析發(fā)現(xiàn),應用較為廣泛的熱瀝青紙?zhí)シ浪聿牧?,不僅自身的脆性大,且低溫柔性差,并且自身吸水率也高。極易出現(xiàn)局部慢滲或大面積滲漏的情況。2)側墻,底板變形縫嵌縫的材料選擇不當:如瀝青麻絲嵌縫的做法,瀝青不僅易于流淌變脆,而且適應變形能力也較差,在縫嵌施工時不易嵌填密實,從而造成滲漏。3)穿墻管道密封材料選擇或填嵌不當:在地下室管道穿孔施工時,管道和預留孔之間采用瀝青麻絲填嵌,由于嵌填不密實,易出現(xiàn)滲漏。
(3)施工方面:1)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差:①防水混凝土骨料中,砂石含泥量大或配合比配置不當,特別是水灰比較大,使混凝土出現(xiàn)收縮裂縫。②地下室構件混凝土澆筑時漏振或少振,特別是豎向構件和水平構件交接處、結構受力較大部位及預埋件周邊。從而產生蜂窩、麻面。③混凝土澆筑完后沒有及時養(yǎng)護或養(yǎng)護不當,會造成混凝土早期嚴重失水,從而使混凝土內部形成毛細管通道。2)施工縫、變形縫、穿墻管等留設或處理不當:①違反施工規(guī)范將施工縫留設在墻體與底板或頂板的交接處或在結構受力較大處,雖按規(guī)范要求留設了施工縫,但填縫時未將縫內清理干凈,新舊混凝土結合處未按規(guī)范處理,造成施工縫滲漏水。②變形縫止水帶定位固定方法不當,位置不準確。當止水帶偏位時不及時糾正使止水帶失去了止水的作用。③穿墻管道施工不符合要求;穿墻管道施工應在大面積防水層施工前進行或預留孔洞,在防水層施工后再鑿孔洞會導致防水層破壞而引起滲漏。另外穿墻管道未設置止水措施也會造成滲漏水。④成品保護不善。防水材料或已施工的防水層,因不注意保護施工時造成破壞且未及時修補而造成滲漏。
3、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藝
3.1工程概況
某住宅小區(qū)3#樓,地上共25層,地下1層,為車庫。本工程地上采用框剪結構,地下為筏板大體積混凝土基礎。地下1層剪力外墻厚度為250mm,采用4mmSBS防水層,70mm外墻保溫板。綜合多種因素分析得出,本工程滲漏水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問題,地下室底板采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由于施工不合理,在水泥水化熱作用下,引起混凝土溫度變化加劇,進而引發(fā)混凝土開裂,而頂板漏水問題來源于養(yǎng)護不及時或振搗不嚴謹?shù)?。為了解決本工程地下室滲漏水問題,提出了無機鋁鹽防水劑+高效堵漏粉的治理方案。
3.2防治措施
通常情況下,地下室滲漏水具體措施的選擇,必須嚴格按照滲漏情況進行治理方案的準確確定,常見方法為:
①抹面堵漏法。在地下室滲漏水中,大面積滲漏水現(xiàn)象較為常見,具有滲水點大小不一、分布密集及滲水面積偏大等特點。針對此類滲漏情況,可以采用抹面堵漏法進行治理。其施工原則為“堵漏在先,抹面在后”,是柔性防水層滲漏常用的一種方案。通過這種堵漏方式,可以將面漏逐步減小為點漏,最終全部封堵住滲水點,并將防水材料大面積涂抹到滲漏部位。以本工程的點漏治理進行分析,可以沿著漏水口,通過沖擊鉆等設備鑿出一個2~4cm深的內大外小孔,清理干凈后,按照1:0.25比例均勻攪拌高效堵漏粉和水,將其揉搓成團放入漏水孔洞,并進行壓實,直至凝固。待孔洞無水滲漏,可采用1:0.3比例的高效堵漏粉和水構成的刮抹料在孔口周圍10cm范圍內進行均勻涂刮,隨后進行養(yǎng)生。
②注漿堵漏法。按照工程滲漏水的實際情況,找準滲漏部位,確定注漿孔數(shù)量和位置。向裂縫或孔隙深部灌注漿液,直至灌滿并固化,從而達到滲漏治理的效果。注漿法可用于裂縫寬度0.2mm以上的靜止裂縫或貫穿性裂縫等。針對0.2mm以上寬度裂縫施工時,水泥漿液水灰比一般為0.5~0.6,為保證治理效果,也可適當添加外加劑。
3.3施工要點
由于本工程滲漏水問題嚴重,存在不同程度點漏、線漏及面漏情況,因此需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選擇不同的治理方案。本文采用速凝型II型高效堵漏粉進行地下室點漏、線漏治理,具體施工要點為:①施工前,先清理干凈滲水部位表面的雜物,比如泥砂、水垢及油污等。②可采用電鉆等設備開鑿漏水部位,開鑿成內大外小的孔洞,深度控制在20~40mm。③結合漏水部位的大小,采用適量堵漏粉+水構成的膠狀膏體進行封堵、并向周圍擠壓密實。④待漏水點被基本封堵后,若仍有表面滲水情況,可采用干粉進行反復涂抹、壓實,直至滲水消失,并將配制好的防水素漿涂抹于表面,厚度為2~3mm作為防水層。
3.4面漏治理要點
針對面漏這種大面積滲漏情況,本工程決定采用YG-I型防水劑進行治理。按照配合比內膠凝材料3%~5%用量摻加YG-I型防水劑。施工要點為:①在攪拌機內摻入適量的防水劑和水,隨后添加其他拌和物,拌和時間控制在2min以上。②根據(jù)施工具體情況,可控制砂漿防水層厚度20mm,涂抹時,要分2次完成,每次厚度在10mm左右。③待完成施工后,需進行灑水養(yǎng)護。
結語:
綜上所述,地下室作為整個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地下室防水施工過程中,應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采取適宜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不斷提高地下室防水施工質量,避免地下室漏水問題的出現(xiàn)。文章分析了防水材料的合理選擇、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最后提出了地下室防水施工質量控制對策,以使地下室防水施工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夠滿足施工技術要求,保證建筑工程質量,從而推動我國建筑工程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俞燾,翁力君,朱君,等.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術探討[J].建筑技術開發(fā),2019,46(1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