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理,馬智會
(1.義馬煤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生產(chǎn)技術處,河南 三門峽 472300; 2.四川輕化工大學 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四川 自貢 643000)
煤炭是中國的重要資源,到21世紀中葉之前煤炭在我國能源比例仍會占一半以上[1]。在我國煤炭的探明儲量中厚煤層約占47.7%,特厚煤層約占42%[2]。近些年來,厚及特厚煤層多采用綜放開采,綜放開采具有單產(chǎn)高、機械化程度、掘進率低等優(yōu)點[3],放頂煤工藝在中國經(jīng)歷了40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已經(jīng)趨于成熟[4]。隨著世界范圍內(nèi)煤炭長期和高強度的開采,目前多個國家煤炭開采已經(jīng)進入深部開采階段,德國最大開采深度達到了1 713 m[5-6],俄羅斯僅頓巴斯礦區(qū)就有30處礦井的開采深度超過了1 200 m,最深達到1 400 m,波蘭煤礦最深達到1 400 m,日本和英國的煤礦曾經(jīng)最深開采深度分別達到了1 125 m和1 100 m。據(jù)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2015年調(diào)研,我國超過800 m采深礦井139處[7],隨著開采深度增加,伴隨的煤炭災害對礦井的影響會日益突出[8],尤其是沖擊地壓危害對煤礦安全生產(chǎn)影響日益加重[9]。目前國內(nèi)政策鼓勵煤礦集中化管理,推崇一礦一面的高產(chǎn)高效現(xiàn)代化機械礦井[10],河南大有能源公司耿村煤礦采用用綜采放頂煤采煤工藝,隨著采深的不斷增加,沖擊地壓災害對該礦井安全生產(chǎn)影響日益嚴重,礦井綜放面速度極慢。為滿足安全高效礦井建設的需要,改造使用大功率設備,增加采煤機截深,提高生產(chǎn)效率,節(jié)約電費、人工費等費用,實現(xiàn)礦井的高產(chǎn)高效。在耿村煤礦12150工作面,開展的沖擊地壓礦井大截深綜采設備配套應用與研究,對沖擊地壓礦井采煤方法、液壓支架、采煤機等設備進行改造,需重新設計“三機”配套,并對勞動組織進行優(yōu)化。
耿村礦核定生產(chǎn)能力為400萬t/a,12150綜放工作面水文地質條件中等,地表無威脅性水源。在12150工作面回風巷掘進期間,下幫頂部錨桿滲水,此水為11081工作面采空區(qū)低洼處少量積水(判斷依據(jù):根據(jù)地面瞬變電磁報告[11],該處無積水異常區(qū),所以排除大量采空區(qū)積水影響的可能性)。該面北部65 m為2-3煤12110工作面采空區(qū),存在老空水,預計積水面積7 211 m2,積水量5 769 m3。工作面北部42 m為2-3煤12130回風巷,預計積水面積1 958 m2,積水量979 m3;工作面中部為2-3煤12130運輸巷,預計積水面積2 482 m2,積水量1 175 m3。礦井是高瓦斯礦井[12]。煤層以粉煤為主,煤種為長焰煤,爆炸性指數(shù)36.03%,煤層自燃現(xiàn)象較為突出,屬容易自燃煤層,自然發(fā)火期為1個月,最短14 d,煤層具有中等沖擊危險性,對礦井生產(chǎn)影響較大。井田內(nèi)可采4層煤,上部煤層已基本采完,現(xiàn)主要開采2-3煤層。2-3煤呈黑色、塊狀及粉狀,煤種為長焰煤,主要由暗煤組成,下部煤層灰分增高,煤厚6.8~16.7 m,工作面煤層平均厚度為12.6 m。
工作面走向長806 m,傾斜長267 m,可采儲量251萬t。回風巷長950 m,主要用于12150工作面運料、回風、行人。采用錨網(wǎng)索+36U型鋼微拱形棚支護形式,巷道中間打設一路液壓抬棚加強支護,凈寬6.2 m,凈高3.63 m,凈斷面19.6 m2。巷道頂、幫全斷面鋪設雙層經(jīng)緯網(wǎng),打φ22 mm×2 400 mm左旋無縱筋高強度錨桿,間排距為950 mm×900 mm,每根錨桿配合高強托板調(diào)心球墊和尼龍墊圈,托板采用W鋼護板(450 mm×280 mm×5 mm)和拱形高強度托板(150 mm×150 mm×10 mm),再用M24高強錨桿螺母上緊。每根錨桿采用MSCK2335樹脂藥卷和MSZ2360樹脂藥卷各1支。錨網(wǎng)后頂幫打錨索,頂打3根φ18.9 mm×6 300 mm錨索,頂部中心布置1根,2根錨索以巷道中心為準向兩側均勻布置;巷道兩幫各打2根φ18.9 mm×4 300 mm錨索,間排距為1 900 mm×1 800 mm。每根錨索配1塊高強度可調(diào)心托板(300 mm×300 mm×14 mm)和調(diào)心球墊,并采用配套鎖具上緊。錨網(wǎng)后架U型鋼棚,棚距700、1 200、1 800 mm三種,U型鋼棚后頂預留300 mm空間,背設主動承壓,兩幫讓壓300 mm。U型鋼棚梁腿搭接500 mm,棚腿及棚梁搭接處各上3套卡具,且中間一套卡具用長連接板連接。
運輸巷長度為913 m,主要用于12150工作面運煤、進風、行人。采用錨網(wǎng)索噴+36U型鋼微拱形棚支護形式,巷道中間打設一路液壓抬棚加強支護,凈寬6.2 m,凈高3.63 m,凈斷面19.6 m2。巷道頂、幫全斷面鋪設雙層經(jīng)緯網(wǎng),打φ22 mm×2 400 mm左旋無縱筋高強度錨桿,間排距為950 mm×900 mm,每根錨桿配合高強托板調(diào)心球墊和尼龍墊圈,托板采用W鋼護板(450 mm×280 mm×5 mm)和拱形高強度托板(150 mm×150 mm×10 mm),再用M24高強錨桿螺母上緊。每根錨桿采用MSCK2335樹脂藥卷和MSZ2360樹脂藥卷各1支。打完錨桿后頂幫打錨索,頂打3根φ18.9 mm×6 300 mm錨索,頂部中心布置1根,2根錨索以巷道中心為準向兩側均勻布置;巷道兩幫各打2根φ18.9 mm×4 300 mm錨索,錨索間排距為1 900 mm×1 800 mm。每根錨索配1塊高強度可調(diào)心托板(300 mm×300 mm×14 mm)和調(diào)心球墊,并采用配套鎖具上緊。錨網(wǎng)后架棚,棚距700、1 200、1 800 mm三種,U型鋼棚后頂預留300 mm空間,背設主動承壓,兩幫讓壓300 mm。U型鋼棚梁腿搭接500 mm,棚腿及棚梁搭接處各上3套卡具,且中間一套卡具用長連接板連接。
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回采工藝為綜采放頂煤,自然垮落法控制頂板?;夭晒に嚕簻蕚洹擅簷C割煤→移架→跑空機→放頂煤→推前溜→拉后溜→準備。放煤采用一刀一放自下而上隔一架一放多輪循環(huán)順序[13]的放煤工藝流程。
(1)最大、最小采高的確定。工作面范圍內(nèi)煤層厚度3.93~13.22 m,平均厚8.2 m。工作面設備配套要求支架最小支撐高度在2.0 m。
(2)支護設備。工作面選用ZF11000/18/36D和ZF8600/18/35型支架,支撐范圍為1.8~3.5 m。根據(jù)本架型確定合理采高范圍為1.8~3.3 m。
(3)采煤機截割高度。選用MG400/930-WD型電牽引采煤機,選用滾筒直徑為1.8 m,采高范圍為1.8~3.6 m。
綜合以上各項因素考慮,確定工作面平均采高為2.6 m,平均放煤高度5.975 m,采放比為1∶2.3。
(4)落煤方式。采用MG400/930-WD型雙滾筒采煤機割底煤和利用放煤口放頂煤聯(lián)合落煤方式。工作面采用采煤機單向割煤方式,即采煤機端頭斜切進刀,開始至離端頭20~25 m處斜切割煤進入煤壁,上行割機尾三角煤[14],推前部輸送機至煤壁,下行割煤,上行跑空機,推前部刮板輸送機,截深0.8 m,割1刀放1排頂煤。
(5)裝煤和運煤方式。工作面采用采煤機滾筒旋轉裝底煤,人工收縮尾梁插板和擺動尾梁放頂煤,運煤采用前后兩部刮板輸送機平行運煤,集中到運輸巷橋式轉載機和膠帶機運出。
(6)移架。本工作面采用ZF11000/18/36D和ZF8600/18/35型放頂煤液壓支架(排頭架為ZFG12800/25/38D、ZFG9600/25/35型),移架步距0.8 m。采用及時支護方式[15],采煤機落煤后,距滾筒4~6架及時追機移架。移架前,認真觀察現(xiàn)場、支架各部及頂板狀況,結合現(xiàn)場實際進行移架操作;移架過程中,若頂板破碎堅持使用帶壓擦頂移架方式,盡量減少支架下降高度;移架后,支架必須及時伸出伸縮梁有效控制頂板,保持頂板完整和全封閉頂板管理,必要時可先拉出超前架。
(7)推前刮板機。采煤機返回跑空機15架以上時,從第5架推至15架后貼近煤壁,保證足夠0.8 m截深,依次自下而上進行,嚴禁從兩端同時向中間推移,推刮板機步距為0.8 m,刮板機彎曲段長度不得小于15 m,距采煤機不少于5 m間距。推刮板輸送機后,刮板輸送機必須保證平直。
采煤機是采煤工作面的核心生產(chǎn)設備,其運轉狀態(tài)直接影響工作面產(chǎn)量,并且采煤機的生產(chǎn)能力必須和刮板輸送機、膠帶輸送機等設備的輸送能力相適應和匹配,和液壓支架的結構也要匹配[16-17]。為保證工作面的高效生產(chǎn),將采煤機滾筒截深由630 mm增加至700 mm,相應的液壓支架推移步距由700 mm加長到900 mm,原設計結構推移千斤頂?shù)慕Y構尺寸須加長,推移框架原結構在使用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變形,因此對變形部位的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由于推移方式的改變,后牽引部位結構尺寸達不到要求,因此對其結構在原基礎上進行設計加工,適合現(xiàn)有的要求。通過研究,使綜放工作面的裝備選型、配套更加合理,充分發(fā)揮大功率綜機設備的優(yōu)越性,為不同生產(chǎn)條件下的煤礦安全高效生產(chǎn)打下堅實的基礎,并為煤礦企業(yè)的生產(chǎn)發(fā)展起指導作用。在滿足當前安全生產(chǎn)的前提下對綜放工作面的裝備選型、配套合理使用進行研究。
為提高生產(chǎn)效率,采煤機滾筒需加長,由630 mm截深滾筒改成800 mm截深滾筒,保證采煤機既能滿足耿村煤礦煤層厚度、頂?shù)装鍘r性、水文地質情況及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礦井產(chǎn)能,從而實現(xiàn)安全高效生產(chǎn)。
采煤機改造內(nèi)容:①增大采煤機的滾筒截割深度,采煤機截割功率由300 kW增加到400 kW;②采用電液控制、大工作阻力的液壓支架,提高防沖水平;③使用變電變頻開關,提高功效,降低能耗;④支架、采煤機、刮板機及轉載機的合理配套使用。
液壓支架推移步距由700 mm加長到900 mm,原設計結構實現(xiàn)不了推移步距加長,因此推移千斤頂需加長,推移框架原結構在使用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變形,因此對變形部位的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由于推移方式的改變,后牽引部位結構尺寸達不到要求,因此對其結構在原基礎上進行設計加工,適合現(xiàn)有的要求。
液壓支架改造內(nèi)容:①更換推移千斤頂實現(xiàn)推移步距加大;②加長頂梁,增加護頂面積,確保拉移空間;③提高推移框架整體結構強度;④加長底座立柱及蓋板,保護推移框架;⑤增加牽引孔,便于安裝牽引裝置,進一步優(yōu)化原有支架運輸方式。
工作面上下端頭均使用ZT2×4000/23/50型巷道液壓自移支架(巷道支架)與排頭架配合來保證端頭處的支護強度。上、下端頭處沿巷道走向各安裝兩排巷道支架,回風巷8架,運輸巷5架,兩巷安裝位置為距上、下幫0.5~1 .0 m,排距(中—中)2.1~2.3 m,運輸巷安裝位置沿轉載機兩幫位置打設,排距(中—中)2.1~2.3 m,巷道支架防倒裝置可靠有效。
超前支護使用液壓抬棚支架按走向打設一路。采用ZD2200/22/45、ZQ4000/19/39液壓抬棚配合頂?shù)琢航M成,必須確保初撐力不低于泵站額定壓力的60%,即不低于18 MPa。設備配置見表1。
表1 12150工作面設備配置Tab.1 12150 working face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采用沖擊地壓發(fā)生的可能性指數(shù)診斷法[18]、沖擊危險綜合指數(shù)法[19]、經(jīng)驗類比法,對12150工作面沖擊地壓危險程度進行評價,得出12150工作面沖擊地壓危險等級為弱沖擊。防沖措施:工作面回采前、回采期間和末采期間進行卸壓鉆孔;工作面回采期間超前工作面150 m范圍回風巷上下幫、運輸巷上幫利用掘進期間注水鉆孔(孔堵塞時要再次施工注水鉆孔),采用動壓、靜壓或動靜結合的方式進行注水;對12150工作面兩巷超前300 m范圍的巷道底板留有底煤區(qū)域采用斷底卸壓措施。在回采期間充分利用地音監(jiān)測[20]、微震監(jiān)測、KJ-743監(jiān)測[21]以及鉆屑法[22]監(jiān)測等方法,當鉆屑量超標、鉆孔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異?,F(xiàn)象(如卡鉆、頻繁響煤炮、鉆屑中大顆粒占鉆屑量1/3以上等)立即停止生產(chǎn),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沖擊危險后方可組織生產(chǎn)。
巷道表面位移采用十字交叉法進行觀測,距切眼每50 m設置1組觀測點,全巷道布置,兩巷超前300 m內(nèi)觀測周期為每周1次,300 m外觀測周期為每月1次,巷道表面位移監(jiān)測斷面布置如圖1所示,距切眼300 m處的測點巷道表面位移曲線如圖2所示。
圖1 巷道表面位移監(jiān)測斷面布置Fig.1 Schematic of surface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section layout of roadway
圖2 300 m處測點巷道表面位移觀測曲線Fig.2 Observation curve of roadway surface displacement at measuring point at 300 m
巷道表面位移量都隨工作面的靠近而逐漸增大,當距工作面2~8 m時,頂煤的位移量迅速增大,巷道頂部(OA段)最大位移量為602 mm,底部(OB段)最大位移量為315 mm,12150工作面煤體幫(OC段)最大位移量為491 mm,另一幫(OD段)最大位移量為414 mm。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基本頂初始位移和斷裂均發(fā)生在煤壁前方,在基本頂斷裂線附近直接頂和頂煤破碎比較嚴重。工作面兩巷的變形突增始動點都在煤壁前方不遠處,頂?shù)装逡平亢蛢蓭鸵平侩x煤壁距離越近變形越大,離煤壁距離越遠變形越小,幾乎不變形。經(jīng)過觀測,全過程巷道表面位移量在安全范圍內(nèi),巷道變形后仍可保證正常安全生產(chǎn),證明采煤機增大截深回采速率增加后,對巷道變形沒有產(chǎn)生不利影響。
12150綜放工作面采用KJ653礦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監(jiān)測工作面礦壓變化情況,工作面每10架安裝一臺KJ653礦壓監(jiān)測儀器。工作面第90架2018年11月15日—12月15日的礦壓監(jiān)測曲線如圖3所示,工作面推進尺點為92~122 m。經(jīng)過一個月的觀測發(fā)現(xiàn),支架周期來壓期間,支架工作阻力較大,最大達到34.5 MPa,對應的支架初撐力及末阻力也相應增大,工作面煤墻出現(xiàn)片幫等情況,需及時拉移超前支架,保證支護強度。工作面常發(fā)生片幫與漏頂,尤其是周期來壓時,說明周期來壓明顯,對工作面現(xiàn)場管理有較大的影響。煤壁片幫和架前冒頂與回采工藝以及工序有較大的關系,加快工作面的推進速度是減少煤壁片幫的有效手段,因此增加采煤機截深有利于采煤工作面減弱周期來壓的礦壓顯現(xiàn)的強度,有利于防治沖擊地壓。
圖3 第90架支架礦壓監(jiān)測曲線Fig.3 Mine pressure monitoring curve of 90th support
采煤機截深由630 mm增加至800 mm后,按每天割1刀煤計算,每天多生產(chǎn)原煤624.75 t,按照原煤噸煤價格400元計算,每年多增加產(chǎn)值9 121.4萬元。通過改造支架和采煤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礦井產(chǎn)量。
(1)耿村煤礦12150工作面的設備改造后的日生產(chǎn)能力有了較大提高,使礦井生產(chǎn)和建設更合理、經(jīng)濟、安全,可為類似條件下的礦井提供借鑒,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2)總結出沖擊地壓礦井大截深綜放工作面的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為以后沖擊地壓條件下大截深綜放工作面工作面的設備選型、礦壓分析等提供指導性的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