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
(貴州師范大學 文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揚雄辭賦創(chuàng)作上承屈原、司馬相如,下啟班固、張衡等大家,處兩漢承替之際,其賦作具有重要的轉折與開新意義??疾鞊P雄現(xiàn)存11篇賦作,會發(fā)現(xiàn)他對屈原、司馬相如賦作用韻的擬襲與創(chuàng)新,呈現(xiàn)出鮮明的個人特征。學界認為賦韻的自覺批評始于魏晉時期,故而有關漢賦用韻的研究則稍顯寂寥,通常以“用韻寬泛”簡單概括漢賦用韻的特征?,F(xiàn)代學者對漢賦用韻作了一定的研究,如語言學家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一書,較深入地探討了漢至南北朝時期賦家的用韻概況[1]122-124。劉莉《〈全漢賦〉用韻研究》對《全漢賦》中的韻部系統(tǒng)進行了梳理歸類,并探究韻字歸部的演變[2]37-40。張海鷗《賦韻考論》則分詩體賦、騷體賦、散體賦、駢賦、律賦幾個類型來分別探討了各自用韻的特征,并勾勒出賦體用韻由自由寬泛到嚴謹緊窄的演變趨勢[3]28-37。但就整體而言,對漢賦用韻仍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揚雄作為“漢賦四大家”之一,探究其辭賦用韻特征及規(guī)律,是對漢賦用韻的有益探索。費振剛《全漢賦校注》收錄揚雄賦作11篇,分別是《蜀都賦》《甘泉賦》《河東賦》《羽獵賦》《長楊賦》《太玄賦》《逐貧賦》《酒賦》《核靈賦》《解嘲》《解難》[4]212-312。本文通過對11篇賦作用韻情況作深入地分析,探究揚雄作賦用韻的規(guī)律,考索漢賦用韻的特征。具體從韻部分類、韻例類型、通押情況等方面展開。
揚雄身處西漢,對西漢音韻研究較為系統(tǒng)而縝密的是羅常培、周祖謨先生的《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一書。據此,我們將以羅、周兩位先生歸納總結出的韻部系統(tǒng)為基礎展開研究。通過整理韻譜可以發(fā)現(xiàn),揚雄賦作用韻具有獨特的特征,合韻種類繁多,陰聲韻使用頻繁,并且出現(xiàn)陰聲韻與陽聲韻、入聲韻合韻的現(xiàn)象。揚雄換韻較為頻繁,其賦韻使用還反映了他西蜀地區(qū)的方言特點。
西漢音韻部分類:
陰聲部 :1.之 2.幽 3.宵 4.魚 5.歌 6.支 7.脂 8.祭
陽聲部: 9.蒸 10.冬 11.東 12.陽 13.耕 14.真 15.元 16.談 17.侵
入聲部:18.職 19.沃 20.藥 21.屋 22.鐸 23.錫 24.質 25.月 26.盍 27.緝
揚雄11篇賦作用韻囊括了所有韻部,具體各部使用頻率如下: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揚雄賦作中使用的陰聲部韻最多,共計706次;其次是陽聲韻510次;使用頻率最低的是入聲韻,共有246次;
揚雄賦作中陰聲部的用韻存在獨用與合韻兩種形式,其中又以合韻為主要方式,獨用的情況并不多。根據周祖謨先生的歸納發(fā)現(xiàn)西漢時期陰聲韻,“之幽宵魚歌支脂祭八部在合韻通押關系上可以分為兩組,之幽宵魚為一組,歌支脂祭為另一組?!盵1]45從統(tǒng)計數據來看揚雄賦作押韻,同樣也體現(xiàn)了這一規(guī)律。揚雄賦作陰聲韻合韻通押的例子數目如下:
以上表格需橫向來看,表中的數字代表合韻譜中所列通押的例子的數目。例如我們想知道之幽合韻和幽之合韻的一共數目,則將第一行“之”跟“幽”相對的10,加上第二行“幽”跟之相對的6,總數就是16了。余下陽聲韻、入聲韻合韻表與“之”一樣。
從上表可以看出揚雄陰聲韻合韻的特點表現(xiàn)在這幾個方面:
1.陰聲韻合韻韻部寬泛,陰聲韻與陰聲韻、陰聲韻與陽聲韻、陰聲韻與入聲韻皆有合韻之例,但陰聲韻與陰聲韻合韻的例子占比最多如之幽、宵幽、脂之等,陰聲韻與入聲韻合韻次之如脂質、魚屋、脂月等;陰聲韻與陽聲韻合韻僅魚陽3例、脂真15例。
2.陰聲韻合韻中,揚雄使用頻率較高的是魚部、脂部二者。之魚、魚之合韻共33例;魚歌、歌魚合韻共20例;幽魚、魚幽合韻共18例;魚宵、宵魚合韻共18例;魚脂、脂魚合韻共14例;魚陽合韻共3例;魚藥合韻共1例;魚鐸合韻共1例;魚屋合韻共2例;這樣魚部與其他韻部合韻之例就多達110例,是揚雄賦作合韻使用頻率最高的韻部。再看脂部,脂歌、歌脂合韻共23例;脂之、之脂合韻共17例;脂魚、魚脂合韻共14例;真脂、脂真合韻共15例;脂支、支脂合韻共7例;脂質、質脂合韻共8例;月脂、脂月合韻共6例。這樣脂部與其他韻部合韻之例就多達90例,故而在揚雄的賦中亦多處可見脂部與其他韻部通押的情況。
3.陰聲韻合韻中,揚雄使用較少的是支部、祭部二者。支之合韻共4例;歌支、支歌合韻共13例;脂支、支脂合韻共7例,這樣支部與其他韻部合韻之例僅20例。祭歌合韻共1例;祭脂合韻共2例;祭月合韻共3例;祭質合韻共1例;這樣祭部與其他韻部合韻之例僅7例。
4.幽宵、宵幽通押的情況主要是司馬相如、揚雄、王褒等蜀人,揚雄賦中宵幽通押有4例,幽宵通押有3例,在同一時代其他地域的賦家并不存在這二者的通押情況,這反應了揚雄等蜀地蜀音的區(qū)域特征。
揚雄賦陰聲韻獨用的情況相對較少,但每個韻部均有獨用。具體而言,之部獨用12次;魚部獨用11次;脂部獨用10次;幽部、宵部、歌部、支部和祭部各自獨用均僅3次。
揚雄11篇賦作中陽聲韻用韻次數也多達510次,同樣也是獨用與合韻并存。仍以合韻為主,獨用甚少。西漢陽聲韻蒸、冬、東、陽、耕、真、元、談、侵九部可以根據韻尾輔音分為三類,“蒸、冬、東、陽、耕五部韻尾輔音是-ng,真元兩部韻尾輔音是-n,談侵兩部韻尾輔音是-m。”[1]51這一規(guī)律同樣在揚雄賦中有明顯體現(xiàn),如真部與元部合韻例子多達14個,元部與真部合韻的例子也有11個,相較二者與其他韻部的合韻數量來說是最突出的。具體揚雄賦作陽聲韻合韻通押的例子數目如下:
表3 揚雄賦作陽聲韻合韻通押例子統(tǒng)計
上表反應了揚雄賦作中使用陽聲韻合韻的情況,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陽聲部合韻以陽聲與陽聲為主,陽聲部與陰聲部合韻僅有幽、歌二部,陽聲部不與入聲部合韻。
2.陽聲部合韻中,揚雄使用頻率最高的是真部和陽部。真蒸合韻共4例;真東合韻共1例;真耕、耕真合韻共15例;真元、元真合韻共25例;真談合韻共1;真侵、侵真合韻共7例,這樣真部與其他韻部合韻的例子共有53例之多。故在揚雄賦中我們也多處可見陽韻與其他韻通押合韻的情況。
3.陽聲部合韻中,揚雄使用頻率較低的是蒸部、談部。蒸部與侵部合韻僅2例。談部與元部合韻僅1例。
4.揚雄賦中存在侵部與東部押韻的例子,這是揚雄比較特殊的情況,侵部韻尾賦陰是-m,東部韻尾輔音是-ng,“這可以看出揚雄的語音里‘風’字可能由-m尾變?yōu)?ng尾”[1]52,這在其他賦家是不存在的,也充分反映了揚雄賦作用韻的方言特色。
揚雄賦陽聲韻獨用的例子不多,具體元部有8例;耕部7例;陽部、真部各6例;東部5例;蒸部3例;侵部2例。冬部、談部均無獨用之例。
西漢入聲韻十部同樣根據韻尾輔音可以分為三類,“職、沃、藥、屋、鐸、錫六部韻尾輔音是-k,質、月兩部韻尾輔音是-t,盍、緝兩部韻尾輔音是-p?!毕旅嫖覀儊砜磽P雄入聲部用韻情況。
揚雄賦作中使用頻率最低的是入聲韻,共有246次;亦是獨用與合韻共存,仍以合韻為主,獨用的情況較少。
揚雄賦篇中入聲部合韻的例子數量如下表:
表4 揚雄賦作入聲韻合韻通押例子統(tǒng)計
從上表可以發(fā)現(xiàn)揚雄入聲韻合韻的特征:
1.入聲韻主要與入聲韻通押合韻,與陰聲韻中合韻的僅有魚、祭、脂三部,與陽聲韻合韻的僅真部,且只有1例。
2.入聲韻合韻中,揚雄使用頻率較高的是鐸、屋二部。屋部,屋職、職屋合韻有5例;屋鐸、屋鐸合韻有6例;屋盍、盍屋合韻有4例;屋魚合韻有7例,這樣屋部與其他部合韻的例子共有22例,是入聲韻部中合韻最多的韻部。再看鐸部,鐸職合韻有3例;鐸屋、屋鐸合韻6例;鐸錫、錫鐸合韻3例;鐸盍合韻 1例;鐸緝合韻2例;鐸祭合韻1例,這樣鐸部與其他韻部合韻的例子共計有16例,也是揚雄入聲韻合韻使用頻率較高的韻部。
3.入聲韻合韻中,沃部不與任何韻部合韻;盍部是入聲韻合韻中揚雄使用頻率較低的韻部,盍屋、屋盍合韻有4例;盍質、質盍合韻有3例,這樣盍部與其他部合韻的僅7例。
4.揚雄賦篇中盍部有與屋部、質部通押合韻的例子,這亦是揚雄賦篇用韻的獨特之處,但例子不多,或許這可推斷揚雄所處方言區(qū)盍部與屋部、質部中的個別字在讀音上極為相近。
揚雄賦篇中入聲韻獨用的例子仍舊不多,僅職部4例;鐸部2例;錫部2例;月部2例藥部1例;盍部1例;緝部、沃部、屋部、質部均無獨用的情況。
揚雄賦篇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韻部連環(huán)套韻的情況較多,這使得賦篇既整體合韻,又富于變化。連環(huán)套韻即一個韻段中,以其中一個韻A為主韻,繼而展開與其他韻BC相葉合韻,而實際B/C是不相押韻的情況,例如:如《羽獵賦》:“然后先置虖白楊之南,昆明靈沼之東。賁育之倫,蒙盾負羽,杖鏌邪而羅者以萬計。其余荷垂天之畢,張竟壄之罘。靡日月之朱竿,曳彗星之飛旗。青云為紛,紅蜺為繯,屬之虖昆侖之虛?!盵4]255南,侵部;東,東部;侵東合韻。南,侵部,倫、紛,真部,真侵合韻;計、畢,質部,質真合韻;竿、繯,元部,元真合韻。罘、旗,之部;羽、虛,魚部,之魚合韻,這里揚雄以“真”為主韻,分別與元部、質部、侵部通押合韻,這使得整個韻段整體上保持著較為一致的韻律節(jié)奏感,但實際元部與質部,質部與侵部之間在西漢并無通押合韻之例,且這幾者在聲韻上的區(qū)別較為清晰,揚雄正是采用了連環(huán)套韻的方式,使得其賦韻的使用極富變幻又整飭有律。
總之,揚雄賦篇用韻囊括了幾乎所有的韻部,方式上存在獨用與合韻兩種,但以合韻為主。陰聲韻是揚雄賦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韻部,其次是陽聲韻,入聲韻的使用相對最少。合韻方面,陰聲韻合韻韻部最為寬泛,與陽聲韻、入聲韻皆有諸多通押合韻的例子。陽聲韻主要與陽聲部合韻為主,與陰聲部合韻僅幽、歌二部,且陽聲韻不與入聲韻合韻。入聲韻合韻范圍最窄,主要以入聲韻與入聲韻合韻為多,與陰聲韻合韻僅魚、祭、脂三部,與陽聲韻合韻的僅真部。揚雄賦韻還表現(xiàn)了明顯的蜀音特征,其幽宵、宵幽合韻;侵部、東部合韻;盍部與屋部、質部合韻的例子均帶有明顯的個人方音特征。揚雄賦篇用韻以通押合韻為主,合韻韻部較為寬泛,換韻又較為頻繁,其連環(huán)套韻的特征也切實反映了西漢賦家用韻取韻寬泛的創(chuàng)作傾向。
審辨賦篇的韻例,才能盡可能準確地把握韻腳字,減少“強葉誤讀”。前人對此已有豐碩的成果可供借鑒。揚雄賦篇押韻的方式承緒前代,表現(xiàn)出豐富多變的韻例類型,這里主要參考羅常培、周祖謨兩位先生關于兩漢詩文韻例的相關研究,展開對揚雄賦作韻例的探究。
揚雄賦作押韻與西漢賦文押韻韻例大抵相似,但又有自身的變化。羅、周兩位先生將西漢詩文韻例概括為以下幾種:“每句押韻例、隔句押韻例、虛字入韻例、虛字不入韻例、句中字與句尾字押韻例、兩韻間迭相葉例、前后一韻相葉,中間另隔一韻例、交錯前后互葉例共八種。”[1]123-124除“句中字與句尾字押韻例”在揚雄賦中未發(fā)現(xiàn)外,其余的韻例揚雄幾乎均有涉及。
揚雄幾乎每篇賦作都不會統(tǒng)一使用某一類韻例,他總是在尋求著行文的變化,故而一篇賦作中賦家意隨之處變幻著押韻的韻例。
1.每句押韻例:并序、亂辭皆采用句句入韻,其中幾次換韻。如“于是欽柴宗祈,燎薰皇天,招繇泰壹。舉洪頤,樹靈旗?!盵4]232祈、旗,脂部;天、頤、麟、神,真部;壹,質部;以上脂真質合韻。
2.隔句押韻例:這是賦中韻例的常態(tài),主要以偶句押韻為主。如“建光燿之長旓兮,昭華覆之威威。攀琁璣而下視兮,行游目虖三危。陳衆(zhòng)車于東阬兮,肆玉鈦而下馳?!盵4]232威、危,脂部;馳,歌部;這里脂歌合韻。奇句押韻的情況,如《河東賦》“過清廟之雝雝;軼五帝之遐跡兮,躡三皇之高蹤。既發(fā)軔于平盈兮,誰謂路遠而不能從?”[4]248雝,東部;蹤,東部;從,東部。這幾句則是奇句東韻獨用相押。
3.虛字不入韻例:揚雄賦中虛字往往不入韻,如“下陰潛以慘廩兮,上洪紛而相錯。直嶢嶢以造天兮,厥高慶而不可虖疆度。平原唐其壇曼兮,列新雉于林薄?!盵4]231廩,侵部;天,真部;曼,元部;以上是侵真元合韻。
4.虛字入韻例:虛字入韻在揚雄賦篇中數量不多,例如:“盛哉鑠乎,越不可載已!”[4]248乎,魚部;已,之部;魚之合韻。
5.兩韻間迭相葉例:即abab式,這種韻例在賦中數量較多,且出現(xiàn)了多種變幻形式。標準式如“下陰潛以慘廩兮,上洪紛而相錯。直嶢嶢以造天兮,厥高慶而不可乎疆度。平原唐其壇壇兮,列新雉于林薄?!盵4]231廩,侵部;天,真部;曼,元部;侵真元合韻。錯、度、薄,鐸部。由此可知,這幾句是標準的abab式。
變幻式如:“順斗極,運天關。橫鉅海,票昆侖。提劍而叱之,所麾城摲邑,下將降旗。一日之戰(zhàn),不可殫記。當此之勤,頭蓬不暇疏,饑不及餐。鞮鍪生蟣蝨,介胄被霑汗,以為萬姓請命虖皇天。乃展民之所詘,振人之所乏。規(guī)憶載,恢帝業(yè)?!盵4]274載、海、之、旗、記,之部;梳,魚部;這是之魚合韻。邑,緝部;乏、業(yè)、極,盍部,這是緝盍合韻;天、侖、 勤,真部;餐、關、戰(zhàn)、汗,元部,這是真元合韻;詘、蝨,質部;乏、業(yè)、極,盍部;這是質盍合韻。由以上押韻情形來看,就不僅僅是兩韻間迭相葉,而是變幻為三韻間迭相葉,且并不以標準的模式呈現(xiàn)。
6.前后一韻相葉,中間另隔一韻:即abba式,如“登長平兮雷鼓磕,天聲起兮勇士厲。云飛揚兮雨滂沛,于胥德兮麗萬世?!盵4]233礚、世,盍部;厲、沛,祭部;這就是前后礚、世相押,中間厲、沛相押,即前后一韻相葉,中間另隔一韻的韻例類型。
7.連環(huán)套韻例,即一個韻段中,以其中一個韻A為主韻,繼而展開與其他韻BC相葉合韻,而實際B/C是不相押韻的情況,如《羽獵賦》:“然后先置虖白楊之南,昆明靈沼之東。賁育之倫,蒙盾負羽,杖鏌邪而羅者以萬計。其余荷垂天之畢,張竟壄之罘。靡日月之朱竿,曳彗星之飛旗。青云為紛,紅蜺為繯,屬之虖昆侖之虛?!盵4]254-255這里南,侵部;東,東部,是侵東合韻。南,侵部,倫、紛,真部,是真侵合韻;計、畢,質部,是質真合韻;竿、繯,元部,是元真合韻。罘、旗,之部;羽、虛,魚部,是之魚合韻。由此來看這幾句是以“真”為主要韻部,分別與其他韻部通押合韻,從而使整體上富有韻律的節(jié)奏感。
揚雄在一篇賦中雖尋求著韻例的變幻多樣,但同時他也十分注重賦文整體的一致性,故而在具體的賦篇中,揚雄仍有主要的韻例形式,充分展示了變與齊的魅力。例如《長楊賦》使用最多的是句句押韻的韻例形式,但同時夾雜幾韻間迭相葉,偶句押韻等幾種韻例類型。有時揚雄在一段賦中還會兼用幾種韻例,往往既隔句押韻又形成兩韻間迭相葉。揚雄對賦韻作了有益的嘗試,且取得了很好的藝術形式效果,對后世賦家用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揚雄是有意識模仿屈原、司馬相如的賦家,他在賦篇用韻上亦是模擬著屈、馬韻隨情轉的創(chuàng)作風格。賦家往往會根據自身情感表達的需要,選取恰當的韻部,對此清江永《音學辨微》曰:“音韻有四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細,而四尤細?!盵5]37聲音的洪細的確與賦家情感的起落,呈相互燭映的關系。我們可以根據韻腳字韻腹發(fā)音時高、低的特征,來感受到不同性質的情感表達。通常開口度較大的韻腳字發(fā)聲較為洪大,更能表達激昂酣暢的情緒,而開口度較小的韻腳字發(fā)聲則適合傳遞舒緩細膩的情緒。屈原和司馬相如的作品中就體現(xiàn)了這種韻律與情感的燭映關系。例如屈原《離騷》第一節(jié)從“帝高陽之苗裔兮”到“紉秋蘭以為佩”[6]3作者以敘述的口吻追溯自己的身世,情感較為平和,故屈原在韻腳字選擇上,選取了開口度較小的[o]/[u]。但屈原在抒發(fā)時不我待激昂的情感時,寫到“汩余若將不及兮”[6]6至本節(jié)末,則選取的是開口度最大的魚韻和鐸韻,其韻腹是[a]。在屈原的其他作品中這種轉韻與情感的配合亦有鮮明的體現(xiàn)。
再看司馬相如《長門賦》: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魂踰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兹讣啻尜?玄猿嘯而長吟。翡翠脋翼而來萃兮,鸞鳳翔而北南。心憑噫而不舒兮,邪氣壯而攻中。下蘭臺而周覽兮,步從容于深宮?!瓟D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鐘音。 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烁`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盵4]130
這里據所押韻部可以分為兩個層次,從“夫何一佳人兮”至“玄猿嘯而長吟,是真、侵二部合韻相葉,真部、侵部的韻腹發(fā)音開口度相對較小,主要是[e]和[],適合表達佳人暗自獨行,郁郁自傷,徘徊獨怨的情緒。從“翡翠脋翼而來萃兮”段末主要是東陽合韻相葉。東韻、陽韻的腹韻均是發(fā)音開口度較大[a][o],聲音響亮,更加適合用來抒發(fā)佳人心中積蓄已久的情感。由此可見賦家情感的轉變與轉韻之間的微妙關系。[7]169-175揚雄賦篇在用韻與情感表達上亦是承襲著屈原、司馬相如韻隨情轉的創(chuàng)作風格。具體我們可以來看揚雄代表賦篇中用韻與情感之間的配合關系。
《蜀都賦》:
“厥女作歌,是以其聲呼吟靖領,激呦喝啾,《戶》音六成,行《夏》低徊,胥徒入冥。及廟噆吟,諸連單情,舞曲轉節(jié),踃馺應聲。其佚則接芬錯芳,襜袩纖延……吡噉出焉?!盵4]214-215
這里揚雄是對蜀地祠望帝和弊靈的描寫,美女載歌載舞,身姿曼妙,秀目傳情,揚雄這里以輕快,欣賞的筆觸展示了士女們的歌聲、舞姿、服飾與表情,完全沉浸在這樣盛宴的愉悅氛圍。為了突出這樣歡快的情緒,那么揚雄在韻腳字的選取上,則更多的是選用開口度相對較大[a]/[]/[e]的韻腳字。這一段文字揚雄采用的幾韻間迭相葉的韻例,幾個韻部之間通押合韻,歌、啾、徊、節(jié)、秋、態(tài)、焉相葉;聲、領、成、冥、吟、情、節(jié)、芳、延、春、連、顏、唇相葉。情、聲、領、成、冥,均是耕部,其腹韻都是[e];吟是侵部,腹韻是[];春、唇是真部,其腹韻是[];芳是陽部,腹韻是[a];延、連、顏是元部,腹韻是[a]。
而且揚雄以“呼吟靖領,激呦喝啾”[4]214形容聲音,“呼、領、激、喝”的發(fā)音開口較大,更適合形容激切的聲音,而“吟、靖、呦、啾”發(fā)音開口較小,則更適合形容尖細之音。這樣揚雄就以音韻的起伏變化,來展現(xiàn)了音樂的高低變幻。這是賦家音韻與賦文內容情感關聯(lián)的又一力證[8]180-185。其實揚雄《蜀都賦》整體用韻都較為明快,全文洋溢著賦家對家鄉(xiāng)蜀地風物的喜愛自豪和贊美。全文所用最多的幾個韻部是歌部、幽部、陽部、魚部、脂部,其腹韻的開口度都是[a]/[]/[e]三者之一,其開口均較大。故而《蜀都賦》在音韻上也呈現(xiàn)出輕妙歡快的節(jié)奏感,整體給人以輕松歡愉的閱讀享受。
再看揚雄《羽獵賦》:“群公常伯、楊朱、墨翟之徒喟然稱曰:‘崇哉乎德!雖有唐、虞、大夏、成周之隆,何以侈茲!太古之覲東岳,禪梁基,舍此世也,其誰與哉?’”[4]256這里揚雄采用以頌為諷的表現(xiàn)手法,借群公、楊朱、墨翟諸徒之口,將天子游獵出行的奢侈刺激盛況推到了高潮,以頌揚的口吻暗含諷諫的意味,達到勸勉天子歸之節(jié)儉的效果。
這里揚雄使用的是變幻式的兩韻間迭相葉韻例,德、岳相葉;茲、基、哉,之相押;德是職部,韻腹是[];岳是屋部,韻腹是[u],茲、基、哉、之,是之部,韻腹[i],都是開口度較小的韻腳字。
綜上而言,揚雄作為西漢著名的辭賦家,其賦作用韻呈現(xiàn)出了鮮明的特征,所用韻部十分豐富,幾乎涉獵了所有韻部,其中又以陰聲韻的使用頻率最高,陽聲韻次之,入聲韻最少。在韻例類型上,揚雄有意識的繼承和革新,他既承襲前賢賦家韻例,又尋求著新變,一篇之中韻例多樣,卻又有突出韻例類型以保持相對的統(tǒng)一性。揚雄最常用的仍是合韻,合韻韻部較為寬泛,換韻頻繁。其連環(huán)套韻是揚雄賦韻的獨特之處;揚雄賦用韻還表現(xiàn)出明顯的蜀音特征,他在賦篇中往往隨著情感的變化而轉換用韻??梢哉f揚雄對賦韻作了多方面的有益嘗試和探索,對后世張衡、左思等賦家用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