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公園路小學 梁偉媛
小組合作是目前在各個學科教育中受到廣泛關注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認可。合作教學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相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而言是對傳統(tǒng)學習的一種有效彌補和優(yōu)化。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既不能完全走形式、放任不管;也不能過度干涉學生的學習進程。結合這種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特點,合理地采取引導措施,讓教學成果最大化,讓學生愛學習、會學習、學有所成。
合作學習是一種新興教育方式,通常要求學生組建小組,通過小組的合作互助完成學習任務,實現(xiàn)共同成長發(fā)展。在合作學習活動中,教育工作者存在的第一個誤區(qū)就是:把合作學習當成學生自習的過程,缺乏對合作學習的有效設計與跟蹤。在小組中,大家只是簡單地默讀課文,沒有過多的交流對話,互動合作的意義大打折扣。
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我們的教育目的絕不僅僅是讓學生記住了某項概念,做對了某個例題,而是希望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中獲得更多的啟迪。這也是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和核心素養(yǎng)教育等的共同要求。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學會探究和思考,養(yǎng)成開朗樂觀的個性和對待他人的尊重、友善,應該具備更加開闊的思路和視角。但是在小學組織開展的合作學習中,很多教師只是簡單地給學生布置一些記背任務或者解題任務,只關心學生是否做對了題目、記住了概念,并沒有積極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并且滲透核心素養(yǎng)教育和品德教育。這種情況下,合作學習的教育價值也會有所局限。
不管進行哪一學科的教學,教師都應該對問題的提出加以關注,把合作教學模式引入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時候更是如此。所以,教師在教授相關知識的時候,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實現(xiàn)學生興趣激發(fā)的效果。在課堂中提出問題的時候,教師應該對問題加以把握,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不僅如此,問題的提出還應該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比如,執(zhí)教小學語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內容的時候,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問題,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和實際接受情況為基礎,實現(xiàn)科學的問題。同時,教師還應該把問題拋出“幫了小貓之后,老屋又一次想倒下了。這次有沒有倒呢?你又是根據線索來預測的?”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在小組內開展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在鞏固原有知識的同時,提升了現(xiàn)有知識的接受程度,經過教師的不斷引導,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小組內經過充分的討論之后得出相應的答案。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引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應該對問題的設計加以重視,借此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xiàn)更好的學習效果。
一般來講,小組合作學習所處的環(huán)境也會影響這種模式學習的效果。所以,教師執(zhí)教的時候應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確保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下開展更好的學習活動,提升實現(xiàn)能力。比如,在分組排列上遵從空間相近的原則,這樣給他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討論氛圍,更便于溝通討論。如在執(zhí)教大自然的聲音的時候,通過學習小組的劃分,在小組內部對大自然的聲音進行分析,小組內學生的不同其具有不同的觀察發(fā)言,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大自然的聲音,也就意味著這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直接接觸知識。
所謂的小組合作指的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人為把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在小組內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行為,借此實現(xiàn)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實現(xiàn)更好的學習效果。綜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學生和教師都會變得輕松,主要是因為教師把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留給了學生,讓學生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
學生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小組討論很多學生都能參與,這個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一般情況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應該把良好的小組合作機制提供給小學生,這對學習效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執(zhí)教語文知識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小學生的視角考慮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討論方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肯定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種事情非常正常。但是,學生之間具有有限的討論時間,要是學生把小組內沒有解決的問題保存下來,讓教師解決,不僅可以節(jié)約學習時間,還可以提高教師知道的針對性,實現(xiàn)更好的執(zhí)教效果。
比如,執(zhí)教《在牛肚子里旅行》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學生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在小組內學生充分討論各種問題。隨著學生討論的深入,簡單的問題小組內就可以給予解決,難度稍大的問題經過學生的討論和思考也能完成,但是有一部分問題難度系數(shù)較大,學生經過集體討論和研究也不能給予解決,因此就可以把這些問題留給教師。各個小組把所有尚未解決的問題都集中給教師,教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活動,實現(xiàn)有效的教學活動。
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充分的把握和引導,比如給學生明確一個學習任務,并且圍繞這個任務提供必要的啟迪和參考,讓學生能夠合理有效地展開討論對話?;蛘呓處煈撛O定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機制,比如進行小組合作競賽,由A組、B組、C組同學各自匯報討論學習成果,看哪一個組的合作學習成果更好、質量更高,從而形成一種大家都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不能把合作學習當成一個孤立的教學活動,而是要課前有備案,課中有指導,課后有跟蹤,通過布置合作學習任務,提供合作學習資料,設置合作學習評優(yōu)獎項等方式,真正調動大家的學習熱情,讓整個合作學習活動發(fā)揮擁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