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蔣東文
2020 年10 月20 日胡潤研究院發(fā)布的榜單顯示,截至2020年8月28日,“服裝界富士康”申洲國際實控人馬建榮家族的身家高達700 億元,位列2020 年胡潤百富榜第50 名,以360 億元的財富值優(yōu)勢力壓海瀾之家周建平家族,成為服飾行業(yè)首富。
1965 年,馬建榮出生于浙江紹興,父親是上海針織二十廠技術副廠長兼余杭臨平針織廠副廠長,家境殷實是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不過,家境優(yōu)越的馬建榮,卻并不怎么愛學習。13 歲那年,馬建榮直接向母親攤牌:“只要不讀書,干什么都行”。在那個技術比學歷更吃香的年代,他到父親所在的紡織廠,成為一名學徒。
對讀書不感興趣的馬建榮,對學習紡紗、織布、制衣、印染等技術卻很感興趣,不到3 個月就學會了紡織的各種流程,之后的十余年間,一路從學徒升遷至小組長、車間主任,到1990 年,25 歲的馬建榮就已經是紡織業(yè)的半個“專家”了。也是這一年,馬建榮的父親馬寶興受邀,到剛剛成立的寧波申洲織造有限公司(申洲國際前身)擔任副總經理,馬建榮也跟著父親進入公司。
不過,在申洲織造的開局并不順利,這個剛剛建成的工廠實在是“一窮二白”,沒錢、沒人才、沒技術,市場前景難以預測,同時還欠有負債。沒有退路的馬氏父子只好四處奔波籌措資金,費勁心力才補齊了申洲織造300萬元左右的資金缺口,將工廠正式啟動起來。而在市場開拓上,馬寶興決定跳出當時已經基本飽和的低端市場,將公司定位放在“中高端”,并將首戰(zhàn)定在了日本市場,主要做嬰兒成衣的代工。據悉,當時日本一件成人汗衫賣1.2 美元,一件嬰兒成衣卻要賣到1.5 美元,利潤顯然不錯。正是這個定位,給申洲未來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基石。
打開日本市場這條路也并非一帆風順,據馬建榮后來回憶,1992 年3 月,馬建榮照常去拜訪日本客戶。沒想到,對方問他“為什么我們收到的這批衣服,一下水就褪色?”馬建榮蒙了,緊張得馬上奔回廠里。后來,原因找到了,這批衣服也全部銷毀了。有了這次教訓之后,申洲織造對于產品的質量,一直都嚴格的管理和把控。在父子二人的一起努力和改變下,“中高端代工”的定位也在市場上逐步清晰,到1995 年,申洲織造已經在業(yè)內小有名氣。
1997 年無論是對于馬建榮還是申洲國際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申洲織造的三位股東將股份賣給了馬氏父子,32 歲的馬建榮從父親手中接過申洲織造掌門人的大印,帶領申洲走上了全新的征程。
危機,就是危險與機遇并存。在意氣風發(fā)地馬建榮眼中,機遇往往都是大于風險的。正值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優(yōu)衣庫向申洲下了一個35 萬件的生產訂單,這看似救命的訂單卻附加了一個要命的條件——必須在20 天內完工。深思熟慮之后,馬建榮決定迎難而上,他帶領工人加班加點最終如期完工,一舉贏得了優(yōu)衣庫的信任和長期合作。
這次訂單之后,馬建榮總結出了經驗。要把公司做大做強,生產效率需要進一步提升。因此,剛完成優(yōu)衣庫訂單賺到的三千萬,就被他全部投入到工廠建設中。先是引進了污水處理設備,而后買來拉毛機。使得面料制造、染整、印繡、剪裁縫制形成產業(yè)鏈,進一步提升了生產效率。
1997 年到2004 年,申洲快速發(fā)展,股東三方將股份逐步轉賣給了馬建榮家族,馬家為之奮斗半輩子的申洲國際,也成了家族的產業(yè)。此后,馬建榮繼續(xù)將申洲產業(yè)鏈向上游延伸,由原來的代工廠向設計制造商轉型,在面料領域開展自主研發(fā)生產。幾年后,申洲的產業(yè)鏈已經可以提供包括面料、染整、印繡、裁剪、縫紉、包裝和物流在內的多種服務,大大節(jié)省生產成本,縮短生產周期,提高企業(yè)利潤,讓申洲國際獲得巨大的發(fā)展空間。
在其他公司面臨經濟蕭條的打擊時,馬建榮卻為公司陸續(xù)獲得多個國際知名品牌的青睞。優(yōu)衣庫為申洲織造開了個好頭,在之后的十多年間,馬建榮又陸續(xù)拿下了阿迪達斯、耐克、彪馬、李寧、安踏等國際知名品牌的代工訂單,一度被稱為“服裝界富士康”,在服裝界的地位幾乎可以跟富士康在手機領域的地位媲美。
在業(yè)績上,2000 年時申洲織造的產值就已經達到了14.3 億元,凈利潤達到2.1 億元,分別是1997 年馬建榮接手公司時的5.5 倍、19 倍。2005 年6 月,整合多項業(yè)務的申洲國際集團正式成立,馬建榮出任董事長。五個月后,申洲國際在港交所敲鐘上市,初期股價約3 港元左右一股,總市值約28 億港元。而數據顯示,截至2020 年11 月6 日收盤,申洲國際股價為142.6 港元/股,總市值2143.6 億港元(約1829 億元),十五年時間,股價和市值分別翻了47倍、76倍。
與此同時,申洲國際的業(yè)績也始終處于高速增長狀態(tài)。數據顯示,2008 年至2019 年的12 年間,申洲國際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除在2012年均出現(xiàn)略有下滑,以及2019 年營收增速未突破10%以外,其余年份均保持著超過10%的增速,一路從2008 年的48.23 億元營收、6.99 億元歸母凈利潤,漲到了2019 年的226.65 億元營收和58.95 億元歸母凈利潤,毛利率長期保持在30%左右,凈利率則從2018 年的15%左右,一步步漲到了2019年的21.88%。
2020 年10 月,寧波首富馬建榮家族以700億的身價登頂胡潤百富榜服飾行業(yè)首富寶座;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首次登頂以來,馬建榮已經連續(xù)4 次坐上服飾行業(yè)首富之位,更是在2018年至2020 年留下了連續(xù)三年蟬聯(lián)服飾行業(yè)首富的紀錄。
2020 年疫情讓企業(yè)哀嚎不斷。制造業(yè)、實體業(yè)首當其沖,馬建榮的紡織廠卻讓利潤逆勢上漲4%,實現(xiàn)業(yè)務的持續(xù)增長。有報道稱,馬建榮的紡織帝國,預計2021年上半年訂單量有望快速增長,且要在海外工廠再招2.7 萬人。中國服裝代工巨頭申洲國際,服裝界的“富士康”,2020 年度馬建榮榮登風云浙商榜。而談及企業(yè)和成功,馬建榮說:“我這個人比較‘笨’、比較‘土’,只會做紡織。紡織是我們家的傳家寶?!?/p>
馬建榮用他與父親兩代人的傳奇經歷,悟出一個再樸素不過的道理。做企業(yè)要想實實在在地賺錢,首先你要結結實實地花錢。無論是在上世紀90 年代一年賺的3000 萬,還是21 世紀初上市的那天拿到的9 個億,馬建榮二話不說堅決的用在設備改造和可持續(xù)建設上,他的經營哲學只遵循一個簡單的信條:升級生產流程,提高服裝質量,只有將“內功”修煉得舉世無雙,企業(yè)才可能倨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