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玲
摘 要:想象在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離開了想象,人既不可能有獨到的預見,更不可能有什么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茖W家提出的大膽假設、工程技術人員提出的設計方案、美術家的藝術創(chuàng)作、文學家的人物塑造,很多成果的取得都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力來參與。我認為想象力就是人們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一種“宏偉藍圖”,在各個實踐領域里都離不開它。筆者以“線條創(chuàng)意添畫”教學為契機,希望引導孩子插上想象的羽翼,在造型藝術的天地盡情馳騁。
關鍵詞:線條;繪畫;小學生;想象力
小學生正處于充滿幻想的年齡階段,他們渴望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憧憬著自己的理想能夠實現(xiàn),對未來的想象體現(xiàn)在他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兒童畫作為一種特殊的繪畫形式,是提升小學生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手段。
德國造型藝術家保羅克利曾說:“畫畫就是牽著一根線條去散步。”他把繪畫或者創(chuàng)作活動看作是不可思議的體驗。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藝術家把內心的幻想和對外部世界的體驗結合起來。我覺得孩子的繪畫就應該是這樣一種體驗。每個孩子對生活和大自然都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都有著涂涂畫畫的天性。保護這種天性是我們教育者的義務和責任。
一、定形式,為繪畫插上想象的羽翼
為了讓孩子的體驗輕松愉悅,既描繪自然萬物的特征,又輕松地提升孩子的想象力,我借助了“線條創(chuàng)意添畫”的形式,希望通過“線條”這個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助力小學生想象力的自由表現(xiàn)。別小看這條線,線條也有情感色彩。水平線讓人感覺寧靜、平穩(wěn);豎線會激起人們的渴望和奮發(fā)向上的力量;曲線往往與溫柔和放松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還可以看到,線條具有驚人的抽象造型能力。當色彩、明暗等一些藝術語匯全被省略掉后,線和點仍可以主宰著一整幅作品。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提到,美術課必須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緊密關聯(lián),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fā)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教師實施的美術學習活動都需要在這個目標的指導下開展。結合小學生的活潑天性及他們的認知水平,考慮到直線缺少活力、交叉線會讓人思維局限、折線缺少柔和感……經(jīng)過反復嘗試,我推薦給孩子一條自由的曲線作為添畫的原始線條(圖1)。
二、創(chuàng)情境,讓想象充滿童真童趣
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學習情境能讓學生對這條太過尋常的線感興趣?我從孩子們課間喜歡玩耍的“捉迷藏”游戲中獲得啟發(fā)。我們都知道游戲可以帶給孩子快樂、愉悅的情緒,發(fā)展樂觀進取的個性,對良好的情緒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何不以游戲導入繪畫情境?通過實踐,我發(fā)現(xiàn)“線條捉迷藏”的導入最吸引孩子?!翱吹竭@條線你會想到什么?看看你能巧妙地把這條曲線藏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嗎?找找我把這條線藏在哪里了呢?”在老師一系列“捉迷藏“情境的引導下,孩子們躍躍欲試(圖2),每個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想象空間里。
三、善引導,助力想象充滿活力
小學生年齡跨度大,低、中、高年段的學生認知能力各有差異。對大部分孩子而言,教師的積極引導尤為重要。繪畫是一種視覺、造型藝術,除主題新穎外還要在構圖、色彩、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精心安排。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意識富有主觀性。為達成此目標,我又將教學細分成低年段“我和線條捉迷藏”、中年段“線條變變變”及高年段“牽著線條去散步”的三級活動,并提出了相應的達成目標。低年段自由創(chuàng)作“我和線條捉迷藏”,用捉迷藏的情境導入,吸引低年段孩子參與。只要求學生手法運用合理,想象有趣味,不強求繪畫的造型準確性。中年段需要巧妙地將線條融為畫面的一部分,可以想象線條變化成生活的某種物象,美景、人物、美食……越隱蔽越有趣。高年段需要提升造型表現(xiàn)能力,既要有創(chuàng)意想象的獨特,更要有繪畫藝術語言的呈現(xiàn),加入構圖、色彩、造型上的思考,呈現(xiàn)豐富的畫面效果。
圖3、圖4、圖5分別是低年段學生“線條捉迷藏”活動作品《恐龍世界》《美麗的公園》《奶牛的斑紋》,孩子的想象多么自由隨性,畫面內容雖簡單,但線條隱藏得卻是那么恰到好處。
圖6、圖7、圖8分別是中年段學生“線條變變變”活動作品《爺爺?shù)拈L壽面》《跳舞的女孩》《開朗的小學生》,孩子們把這條曲線想象成熱騰騰的面條、舞動的彩帶、俏皮的劉海,孩子們將生活藝術化,充滿童真童趣。
圖9、圖10、圖11分別是高年段學生“牽著線條去散步”活動作品《空中的降落傘》《雨后的草叢》《跳舞的眼鏡蛇》,孩子們牽著線條來到空中、沙漠、雨后的草地,線條在孩子們的筆下變化得那么神奇。
四、樹信心,我的想象獨一無二
作為引導者的教師要允許小學生用夸張的甚至離奇的想象去表現(xiàn),充分肯定孩子的想法,鼓勵學生們帶著愉快、樂觀的情緒進入想象狀態(tài)內。我發(fā)現(xiàn)小作者在創(chuàng)作那些想象力豐富的畫面時,臉部的表情是微笑的、自信的、充滿希望的。對于那些易焦慮、煩躁、自卑的學生,更要多一些耐心,鼓勵他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獨一無二的構思。
五、樹美德,提升想象的溫度和深度
通過美術學習,引導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了解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在藝術文化情境中,讓學生輕松地認識美術的特征、學習美術表現(xiàn)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同時,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最終目標是育人,無論什么學科都不能忽視塑造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優(yōu)秀美術傳統(tǒng)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的寬容和尊重。
六、結語
線條創(chuàng)意添畫教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作為教學一線的美術教師,必須學會認識、讀懂孩子的畫;用孩子的眼光欣賞這個世界, 肯定孩子們所有光怪陸離、無拘無束的想象;激勵孩子在有趣的美術學習中讓想象插上理想的羽翼,在快樂的童年自由飛翔;為未來的他們能更好地欣賞藝術、從事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