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軒宇
去年暑假,我們一家人去麗江旅游,讓我愛上了美麗的洱海。
從小我對大海就充滿向往。在我的想象中,洱海有濃濃的腥味,有成群的海鷗,還有大艘的漁船。
我們到洱海時已經(jīng)是晚上八點。民宿緊靠著洱海,房間有大大的落地窗,借著月光,洱海披著一層紗,朦朧清冷,透著一股神秘感。我說,原來晚上的大海是這個樣子??!想不到,竟惹得爸爸哈哈大笑起來。
爸爸說,洱海是個淡水湖,形狀像只耳朵,當?shù)厝藳]見過海,又向往大海,所以取名“洱海”。雖然洱海不是海,卻有獨特的美,需要我去體會和發(fā)現(xiàn)。
早晨的洱海,空氣清新。風(fēng)輕輕柔柔的,像媽媽的手撫摸著我的臉龐;垂柳輕輕拂動,扁草翩翩起舞,似乎都在歡迎遠道而來的我們。早晨的洱海,靜謐(mì)寫意。蒼山緊緊擁抱著洱海,晨曦倒映在水里,就像一面天空之鏡,給人水墨畫一般的美感。早晨的洱海,生機勃勃。湖水清澈見底,水鳥上下翻飛,野鴨成群結(jié)隊,魚兒水中遨游,游人劃船嬉戲,真是“人在畫中游,景在水中走”。
洱海雖然不是海,但已經(jīng)讓我陶醉其中。忽然聽到吆喝聲,我循著聲音尋找,原來不遠處有漁民撐著竹篙,駕著扁舟,帶著鸕鶿(lú cí)在捕魚。鸕鶿,我是第一次看到。它們長著尖銳的長嘴,鋒利的爪子,一溜兒停在小舟的船舷上。只要漁民一聲令下,鸕鶿就雙翅翻飛,像一把把利劍快速鉆進水中,湖面頓時蕩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沒過多久,水底穿行的鸕鶿,嘴里便銜著勝利的果實躥(cuān)出了水面。而漁民總是會隨手抓起幾條小魚,作為獎勵送到鸕鶿嘴邊。雖然在洱海沒有看到海面捕撈的大場面,但是漁民和鸕鶿的精彩配合,古老的捕魚展示,也讓我驚訝和感嘆。
臨近中午,天氣燥熱起來,我們一家人返回民宿吃午飯,然后美美睡了一覺。等我醒來已是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太陽顏色變深,遠山銜住了太陽,陽光染紅了云朵,也染紅了洱海的湖面,頗有“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感覺。
雖然洱海不是海,但是它的美卻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里。今年暑假,我還想再去一趟麗江,再去感受一番洱海的美。
園丁花語
小作者按時間順序描寫了洱海之旅的過程。他以“洱海不是海,卻有自己獨特的美”為視角,采取動靜結(jié)合的方式,巧妙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所見、所聞和所感,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抒發(fā)了對洱海的喜愛和贊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