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彪
(山西省陽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山西 陽泉 045000)
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是心內科的常見病[1]。預激綜合征與心房顫動單獨發(fā)作對患者的危害性均較小,這兩種疾病同時發(fā)作則會對患者造成明顯的危害,嚴重時可導致其發(fā)生心室顫動或室性心動過速[2]。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包括疲乏、心悸、氣短、頭暈等,病情嚴重者可因發(fā)生動脈栓塞或心力衰竭而死亡[3]。目前,臨床上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的首要目標是復律、避免患者發(fā)生心臟猝死[4]。本文對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陽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就診的96例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用鹽酸普羅帕酮聯(lián)合鹽酸胺碘酮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的效果。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陽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就診的96例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的診斷標準[5],且均經(jīng)心電圖檢查得到確診。其中排除存在認知障礙、語言障礙、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按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參照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數(shù)均為24例;其年齡為22~69歲,平均年齡(45.39±6.24)歲。研究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數(shù)分別為25例、23例;其年齡為23~70歲,平均年齡(46.18±6.17)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礎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陽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研究對象均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
為參照組患者采用鹽酸普羅帕酮注射液進行治療。鹽酸普羅帕酮注射液(生產企業(yè):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0249)的用法是:將1 mg/kg的此藥與20 mL的生理鹽水充分混合,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注射的時間控制在5~10 min之間。必要時可10~20 min重復使用此藥1次(總用量不得超過210 mg)。若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可改為為其靜脈滴注此藥,滴注的速度為1.0 mg/min,持續(xù)滴注1~3 d。在此基礎上,為研究組患者應用鹽酸胺碘酮注射液進行治療。鹽酸胺碘酮注射液(生產企業(yè):海南制藥廠有限公司制藥一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1021027)的用法是:靜脈注射,每次0.5 mg/kg,注射的時間為2 min。完成注射后,為其持續(xù)靜脈滴注此藥,滴注的速度為0.05 mg/(kg·min)。若患者病情改善的情況不佳,可酌情加大用藥劑量。若患者用藥轉復不成功則通過進行電轉復的方式幫助其恢復心律。
1)觀察治療后兩組患者心律轉復的效果。心律轉復效果的判定標準是:(1)復律:治療后,患者的心室率在每分鐘70次至80次之間;(2)好轉:治療后,患者的心室率在每分鐘120次至160次之間;(3)無變化或加重:治療后,患者的心室率在每分鐘160次以上。2)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率的變化情況、平均動脈壓的變化情況及心電圖Q-T間期的變化情況。3)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心動過緩及房室傳導阻滯)的發(fā)生情況。
使用SPSS 24.0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心電圖Q-T間期等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心律轉復的成功率、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等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心律轉復的成功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心律轉復效果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及心電圖Q-T間期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及心電圖Q-T間期分別為(83.62±2.17)次/min、(103.62±3.15)mmHg、(0.39±0.02)s,參照組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及心電圖Q-T間期分別為(104.35±2.65)次/min、(118.74±3.87)mmHg、(0.31±0.03)s;研究組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均低于參照組患者,其心電圖Q-T間期長于參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及心電圖Q-T間期變化情況的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及心電圖Q-T間期變化情況的比較(±s)
組別 心率(次/min) 平均動脈壓(mmHg) 心電圖Q-T間期(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48) 191.35±4.71 83.62±2.17 136.45±5.28 103.62±3.15 0.26±0.03 0.39±0.02參照組(n=48) 191.46±4.63 104.35±2.65 137.14±5.53 118.74±3.87 0.25±0.04 0.31±0.03 t值 0.115 41.932 0.625 20.933 1.386 15.372 P值 0.908 <0.001 0.533 <0.001 0.169 <0.00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預激綜合征是一種由房室傳導異常引起的心律失常。此病患者常合并有心房顫動[6]。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血流動力學指標改變、心室率加快、心房收縮力降低、心動過速等[7-8]。鹽酸普羅帕酮是臨床上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的常用藥。此藥屬于鈉通道阻滯劑,其直接作用部位為心房組織。有研究指出,此藥能夠對心肌細胞的鈉離子內流進行有效抑制,從而可降低心房的自律性,使患者的心率恢復正常[9]。鹽酸胺碘酮屬于抗心律失常藥物。此藥能夠通過降低房室交界區(qū)及竇房結的自律性來減慢心房、房室結和房室旁路的傳導,從而可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10]。在為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患者應用鹽酸普羅帕酮的基礎上為其加用鹽酸胺碘酮能夠有效地延長其心肌的動作電位時間,促進其竇性心律的恢復。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心律轉復的成功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用鹽酸普羅帕酮聯(lián)合鹽酸胺碘酮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的效果較好,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病情。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均低于參照組患者,其心電圖Q-T間期長于參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用鹽酸普羅帕酮聯(lián)合鹽酸胺碘酮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動脈壓,改善其心功能。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用鹽酸普羅帕酮聯(lián)合鹽酸胺碘酮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用鹽酸普羅帕酮聯(lián)合鹽酸胺碘酮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心率、血壓,改善其心功能,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