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海坤
摘要:賽前準備活動是速度滑冰比賽中運動員發(fā)揮最佳競技狀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和比較研究法,以荷蘭、日本和中國速度滑冰運動員為研究對象,橫向比較分析三個國家速度滑冰賽前準備活動組成上存在的差異。通過借鑒吸收國外高水平速滑選手賽前準備活動中科學的部分,為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的制定提供指導,構建科學化、個性化的賽前準備活動方案,推動速度滑冰訓練科學化進程,為提高我國速度滑冰運動的整體水平奠定基礎。
關鍵詞:速度滑冰;賽前準備活動;研究
中圖分類號:G8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488(2021)06-0019-0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e-Match Preparations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Outstanding Speed Skaters TENGHai-kun
(Heilong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Harbin 15008,China)
Abstract: Pre competition preparation is an importantpart of athletes' best competitive state in speed skating competition.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observaticon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aking the pre competition preparation activities of speed skaters in the Netherlands, Jaapan and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makes a horizont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in the composition of pre competition preparation activities of speed skaters in the three countries. By learning fron and absorbing the scientific part of the pre competition preparation activities of foreign high-level speed skaters, this paper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pre competition preparation activities of Chinese speed skaterrs, constructs a scientific and personalized pre competition preparation activity plan, promotes the scientific proceess of speed skating training,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overall level of speed skating in China. Keywords: speed skating,pre-match preparations,research
做好賽前準備活動是速度滑冰運動員取得良好成績的重要條件,準備活動的科學性可能會直接影響運動員競技水平的發(fā)揮以及比賽的結果[1-5]。近幾年,許多學者對速度滑冰運動項目的體能訓練[6-8]、器材研發(fā)[9-11]、項目理論[12-14]、發(fā)展戰(zhàn)略[1516]等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對于我國與國外高水平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的比較研究,還幾乎處于空白狀態(tài)。筆者對參加2016年速度滑冰世界杯比賽的中國、荷蘭和日本高水平速度滑冰運動員的賽前準備活動進行比較分析,吸收借鑒國外速度滑冰運動隊賽前準備活動的精華,為構建適合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的賽前準備活動方式提供參考,為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備戰(zhàn)2022年北京冬奧會提供借鑒,實現(xiàn)速度滑冰項目的快速發(fā)展。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2016年速度滑冰世界杯比賽中國、荷蘭、日本三個國家高水平速度滑冰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分析各隊在比賽期間冰上和陸地準備活動的特點。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以“速度滑冰”“賽前”“準備活動”等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wǎng)等數(shù)據(jù)庫進行文獻查閱。通過了解速度滑冰項目研究的歷史脈絡與當前研究的熱點,為本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2.2錄像觀察法和比較研究法
采用錄像觀察法,觀看此次比賽中高水平速度滑冰運動員在比賽前的準備活動內容;橫向比較三個國家高水平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的規(guī)律、共性特征及差異性特征。
2研究結果
2.1中國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
中國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分為陸地準備活動和冰上準備活動兩大部分,陸地準備活動一般用時20min,冰上準備活動一般用時30min。冰上準備活動后,靜止休息大約50min,比賽前再進行20min左右的陸地準備活動。
2.1.1陸地準備活動
中國運動員做陸地準備活動時,首先是在400m場地進行4圈左右的慢跑,第一圈慢跑時間要求在4min以內,第二圈要求3min,第三圈要求2min40s,最后一圈約2min30s左右。跑步后兩圈穿插做2?4組側向滑跳(專項動作),然后做行進間體操(4?8拍),主要動作有:擴胸運動、轉體運動、提膝轉髖運動、側向交叉跑等動作。行進間體操結束后做髖、膝和踩關節(jié)活動與拉伸練習,關節(jié)活動練習以繞環(huán)為主,拉伸練習主要為弓箭步壓腿、側壓腿、交叉壓腿、大小腿折疊等拉伸動作。
2.1.2冰上準備活動
中國運動員做冰上準備活動時,首先是繞400m速滑場地做4?5圈的感受控制滑行,接著進行動協(xié)滑行,要根據(jù)比賽分組的內外道完成動協(xié),滑行距離為300mX4組,前兩組以80%的最高速度完成,后2組全力滑行;再進行練習50mX2組加速滑行。最后是起跑練習,練習時注意兩腳冰刀的開角,后腳冰刀內刃踩住冰面,蹬冰時快速蹬收;起跑滑行距離為30mX2組。冰上準備活動每組間休息4?5s,然后放松滑。冰上準備活動后,靜止休息大約50min。在比賽前20min時再做陸地慢跑、拉伸和加速跑,然后準備比賽。
2.2荷蘭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
荷蘭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分為陸地準備活動(一般性動作)、冰上準備活動、陸地專項準備活動。陸地專項準備活動后無靜止休息時間,但專項準備活動練習的各組間歇時間稍長,陸地專項活動后直接準備比賽。
2.2.1陸地準備活動
荷蘭速度滑冰運動員陸地準備活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一般性動作準備活動,第二個部分為專項動作準備活動,專項動作準備活動是在冰上準備活動結束后進行的。
一般性動作準備活動主要是場地外慢跑、關節(jié)活動練習、腹背肌的核心訓練、快速方格跳練習,以及拉伸練習等。專項動作準備活動主要有抱膝提踵練習、踩凳子向上蹬跳練習、低姿勢屈膝走練習、直線滑行練習、彎道皮筋牽引練習、側向彎道髙抬腿交叉練習等。值得注意的是,荷蘭速度滑冰運動員在做彎道皮筋牽引時,蹲屈角度低于90°,身體做到腳尖、膝關節(jié)、鼻子呈三點一線的大幅度傾倒,保持兩肩與地面平行;控制下刀角度,在蹬動時一次性完成并快速收腿;左腿傾倒手扶地面做蹬動5次,右腿支撐完成5次,以體會動作感覺為主,動作速度慢、用力小,但是動作質量很高,動作完成標準到位。專項動作準備活動結束后,再做幾次加速跑,休息幾分鐘后準備比賽。
2.2.2冰上準備活動
荷蘭男子運動員在400m滑冰場地做冰上準備活動時,剛開始滑行的速度控制在35s/圈左右(3?4圈),再進行速度在31s/圈?32s5/圈的滑行(3?5圈),且每1圈的降速差在0.03s內;直道滑行用3?4個復步完成,彎道滑行用7個復步,出彎道與直線銜接處還壓一步彎道,而我國隊員出彎道一般比荷蘭隊員少一步。
荷蘭運動員在做冰上準備活動的過程中,身體始終保持較低的滑行姿勢。體重在支撐腿時,重心踩在支撐腿腳下冰刀中部,發(fā)力時看不出明顯用力蹬冰,感覺蹬冰流暢、自然、舒展。發(fā)力點保持在冰刀中后部,通過控制下刀角度,快速移動重心,把髖、膝、踝關節(jié)當作一個整體,一次性完成蹬冰動作。
2.3日本速度滑冰賽前準備活動
日本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分為陸地準備活動(一般性動作)、冰上準備活動、陸地專項準備活動,在陸地專項活動后稍作休息就參加比賽。
2.3.1陸地準備活動
日本速度滑冰運動員做陸地一般性動作準備活動的內容主要為場地外慢跑、關節(jié)活動練習、拉伸練習等。比賽前30min開始做專項動作準備活動,主要練習的動作為交叉走、仰臥平躺伸展、弓箭步壓腿、滑跳、弓箭步伸展、陸地模仿冰上起跑等以髖關節(jié)為主的核心肌群訓練。運動員完成所有練習后,會完全平躺在墊子上休息3?5min之后上冰。
2.3.2冰上準備活動
日本短距離最優(yōu)秀的運動員小平奈緒做冰上準備活動時,滑行的速度都控制在39s/圈以內,滑行4?5圈。運動員在入彎道時,第一步傾倒就是完全把重心移過去,這樣的入彎道技術動作能迅速提高彎道蹬冰的頻率;第一個彎道用7個復步完成滑行,出彎道時能借著慣性加速直線的沖滑;整個滑行過程的技術動作沒有因為后程體力不佳而變形或降速,而且滑跑的姿勢與比賽時幾乎是一樣的。
日本運動員小平奈緒做完陸地核心訓練后,會躺在墊子上休息3?5min,然后上冰慢滑1圈,隨后再休息一下,緊接著再滑1組起動練習,之后休息一會兒就開始進行比賽。
3中外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比較與反思
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在做賽前準備活動時,需要借鑒荷蘭和日本高水平運動員的優(yōu)秀經驗。首先要端正態(tài)度,重視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其次要發(fā)揮準備活動的作用,做到內容多樣化,把每一個關節(jié)、每一個肌肉群都激發(fā)活躍起來,使之興奮;最后是保持興奮點,快速進入比賽狀態(tài),這樣才能在比賽中發(fā)揮最佳狀態(tài)。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訓練模式,特別是做準備活動的模式,從思想觀念上與世界上先進的訓練理念接軌,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1準備活動內容多樣化
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的準備活動內容單一、千篇一律,所有運動員的準備活動結構和內容完全一樣,內容簡單且乏味,柔軔性練習僅僅是輕微拉一拉軔帶,難以激發(fā)運動員的興奮性,影響進入比賽的狀態(tài)。準備活動應根據(jù)短距離、中距離和長距離等比賽項目不同的特點進行安排,此外還應根據(jù)運動員的競技狀態(tài)、氣溫、場地等的不同,進行適當?shù)恼{整。應制定符合每名運動員特點的個性化準備活動,如可以通過按摩、多種器械練習的形式進行各類準備活動,提高運動員機體的物質代謝速度,降低肌肉的粘滯性,調動神經的興奮性,激發(fā)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在運動員日常訓練的準備活動中,應盡量安排一些多樣化、趣味性較強的訓練內容,減少運動員的枯燥感,激發(fā)運動員訓練的積極性。
3.2日常訓練要嚴格要求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性、合理性和針對性
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在賽前準備活動時,動作普遍做得不到位。直道滑行時,隊員無論是蹬冰還是重心移動,都沒有主動收腿、快速下刀的動作,導致重心移動不徹底。彎道滑行時,隊員往往忽略出彎道與直線銜接的技術(少滑一個壓步),減弱了對彎道加速度的利用。技術姿態(tài)也是問題頻出,有時肩控制不好,有時先倒髖,有時膝關節(jié)內扣,有時冰刀立不起來,有時倒踩或踝關節(jié)支撐不穩(wěn)……因此,在訓練中應模仿荷蘭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的內容,根據(jù)隊員的不同特點,安排針對性的訓練。要通過觀看國外高水平運動員的賽前訓練,讓運動員真正體會到,想要在比賽時追求更快的速度和步頻,就要在平時的訓練中打好基礎,針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jié)來完成訓練;要根據(jù)自己的比賽項目設計日常訓練中滑行速度與步幅、步頻的協(xié)調關系,形成訓練的習慣性。這樣才能在賽前更好、更快地激活自身的興奮點,在比賽中發(fā)揮出最佳狀態(tài),取得理想的比賽成績。
3.3增強賽前準備活動意識,提高心理控制能力
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普遍存在賽前做準備活動不夠認真的現(xiàn)象,這反映出教練員對日常訓練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認識不足。運動員做準備活動多流于形式,導致在賽前準備活動中身體沒有充分活動開,部分肌肉沒有得到充分的刺激,中樞控制神經處于未激活狀態(tài),個別動作也沒有做到位,整體上小肌群、大肌群都沒有被激活,這樣很難在比賽中發(fā)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因此,教練員和運動員應充分重視準備活動,提高思想認識,學習優(yōu)秀選手在賽前準備活動中一些有益的訓練方法,全身心地投入訓練。同時,在賽前準備活動中還應加入心理控制的內容,讓運動員學會調整賽前心理狀態(tài),有目的地進行心理控制調節(jié)。通過了解道次、氣溫、冰質、出發(fā)順序和對手情況等,做好心理準備,讓運動員充滿信心,避免出現(xiàn)過度緊張的狀態(tài)。
3.4合理安排準備活動與比賽開始的間歇時間
準備活動之間的間歇時間、準備活動與比賽開始的間歇時間也是準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間歇時間過長,則準備活動失去效果;間歇時間過短,則無法起到超量恢復的作用,因此只有科學地控制好運動員的訓練間歇時間,才能發(fā)揮出賽前準備活動的作用。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存在準備活動間歇時間過長的現(xiàn)象,準備活動與比賽開始的間歇時間普遍在45min以上,有的運動員甚至達到60min。這使賽前準備活動的效果完全消退,導致運動員在比賽中出現(xiàn)起跑速度慢、滑行中動作僵硬等情況?;顒咏Y束到比賽開始的間歇時間應根據(jù)準備活動的強度和負荷大小決定,有研究提出[3],速滑運動員準備活動結束到開始比賽間隔不應超過25min。如小平奈緒,準備活動結束只在墊子上休息了大約5min,然后就上冰準備比賽了。
由于個體的差異性,每個運動員準備活動負荷強度與負荷量也有差異。不同的運動員機體恢復速度不同,教練員應在平時的訓練中摸索出每名運動員的最佳間歇時間,以保證運動員保持最佳的身體組織代謝能力、體溫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在比賽中取得最好成績。另外,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在賽前起跑時存在強度過高的問題,消耗能量越大、起跑越快,導致產生的乳酸就越多,會抑制運動員運動能力的發(fā)揮。荷蘭和日本速度滑冰運動員做適量準備活動的好處是,能快速激發(fā)運動員的比賽狀態(tài)和控制肌肉的能力。
4結語
在賽前準備活動中,三國運動員各具特色,但荷蘭與日本的運動員有許多相似之處,這也許正是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研究認為,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反映出日常訓練的狀況,即平時怎么練,賽時才能怎么比。通過研究賽前準備活動發(fā)現(xiàn),我們在訓練理念、方法、手段、內容等方面與世界高水平運動員、教練員存在差距,這對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備戰(zhàn)2022年北京冬奧會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教練員應借鑒吸收國外選手賽前準備活動中的科學部分,端正做準備活動的態(tài)度;準備活動的內容要趣味化、方式要科學化、手段要多樣化、動作要效能化;進一步完善或增加對心理控制的訓練,把握準備活動與比賽開始的間歇時間,控制活動負荷量與強度,為能在比賽中發(fā)揮出運動員應有的水平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姚鐵銘,吳玉國,李景華.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的調查與分析[J].冰雪運動,2000⑵:15-16.
[2]劉齊.短距離速度滑冰賽前準備活動存在的問題探析[J].冰雪運動,2003⑷:10-11.
[3]曹國林.對我國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賽前準備活動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⑷:478-479.
[4]趙濱杰,李成新,邵中平,等.青少年速滑運動員的賽前訓練[J].冰雪運動,2008,30⑷:11-14.
[5]盧德文,辛亞冰.短道速滑運動員賽前的不良心理及調節(jié)方法[J].冰雪運動,2012,34⑵:6-8,59.
[6]姜雪莉,王海.優(yōu)秀短道速滑運動員備戰(zhàn)冬運會年度生化指標監(jiān)控研究[J].冰雪運動,2018,40⑴:1-6.
[7]王連軍,金花.青少年速滑運動員肌肉放松能力的培養(yǎng)[J].冰雪運動,2018,40⑶:5-8.
[8]趙會斌.速度滑冰運動員的體能訓練[J].冰雪運動,2018,40(6):20-23.
[9]豆照良,劉峰斌,汪家道.速滑冰刀減阻與高效驅動技術研究[J].冰雪運動,2018,40⑷:13-18.
[10]陳文紅,王世君,汪宇峰,等基礎型冰刀”推廣應用對我國普及滑冰運動發(fā)展的研究[J].冰雪運動,2020,42⑴=11-15.
[11]趙鑒,甄立軍,王鋼.速滑冰刀運動效能影響因素的研究[J].冰雪運動,2020,42⑷:14-17.
[12]徐冉,孫長良.短道速滑與速度滑冰兼項訓練的現(xiàn)實與理論依據(jù).冰雪運動,2018,40⑶:1-4.
[13]劉美曜.速滑運動員的膳食營養(yǎng)補充措施[J].冰雪運動,2019,41(5):14-17-
[14]李振偉,楊佳,李海霞.速度滑冰女子集體出發(fā)戰(zhàn)術研究K.冰雪運動,2020,42⑶:12-16.
[15]王錦國.北京冬奧會背景下我國速度滑冰運動發(fā)展戰(zhàn)略K.冰雪運動,2017,39⑵:1-6.
[16]胡文強,李思民.速度滑冰世界競爭格局與中國競技實力探析[J].冰雪運動,2020,42⑵: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