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珍
(鄂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湖北 鄂州 436000)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心?。┦侵赣煞尾考膊 ⑿乩膊?、氣管或支氣管疾病引起肺組織結(jié)構(gòu)及功能異常,導(dǎo)致肺動脈壓力增高,致使右心擴張、肥大的一種慢性心臟病[1-2]。此病主要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璺危?、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間質(zhì)性肺疾病、肺結(jié)核等疾病持續(xù)進展所致。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咳嗽、咳痰、喘息、心悸、氣短、乏力、運動耐力下降等,部分患者可發(fā)生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本文主要是探討用真武湯合小青龍湯加減治療肺心病的效果。
選擇我院2018 年8 月至2019 年2 月期間收治的104例肺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肺心病的診斷標準;存在肺動脈高壓及右心室肥厚、增大;一般狀況良好,生命體征平穩(wěn);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發(fā)生急性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存在溝通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病歷資料缺失或?qū)τ盟幍囊缽男圆睢0凑罩委煼椒ǖ牟煌瑢⑦@些患者分為試驗組(n=52)與比較組(n=52)。在52 例比較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 例(占51.92%),女性患者25 例(占48.08%);其年齡為51 ~82 歲,平均年齡為(65.35±4.67)歲;其病程為1 ~6 年,平均病程為(3.41±1.26)年;其中,由慢阻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及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導(dǎo)致肺心病的患者分別有25 例(占48.08%)、14 例(占26.92%)、8 例(占15.38%)和5 例(占9.62%)。在52 例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 例(占55.77%),女性患者23 例(占44.23%);其年齡為52 ~83 歲,平均年齡為(65.61±4.90)歲;其病程為1 ~5 年,平均病程為(3.04±1.12)年;其中,由慢阻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及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導(dǎo)致肺心病的患者分別有22 例(占42.31%)、15 例(占28.85%)、7 例(占13.46%)和8 例(占15.38%)。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包括對其進行吸氧、防治肺部感染、擴張支氣管、利尿及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等治療,并用芪藶強心膠囊對其進行治療。此藥的用法是:口服,0.9 g/ 次,3 次/d,連續(xù)用藥14 d。在此基礎(chǔ)上,用真武湯合小青龍湯加減對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真武湯合小青龍湯加減的方劑組成是:桃仁11 g、紅花11 g、丹參16 g、炙甘草7 g、細辛11 g、五味子9 g、干姜11 g、法半夏11 g、桂枝11 g、炙麻黃11 g、生姜11 g、茯苓9 g、白芍11 g、白術(shù)5 g、附子11 g。氣虛者于方中加入人參11 g、黃芪16 g;咳黃痰者于方中加入瓜蔞15 g、桑白皮11 g、川貝母11 g,并將細辛和干姜的用量均增至15 g。水煎服,每天服1 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續(xù)用藥7 d 為1 個療程,共治療2 個療程。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后其心功能指標。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短軸縮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和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用顯效、有效和無效評估兩組患者的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心悸、氣短、乏力等癥狀明顯減輕,其心功能指標明顯改善。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心悸、氣短、乏力等癥狀有所減輕,其心功能指標有所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心悸、氣短、乏力等癥狀未減輕,其心功能指標未得到改善。
用SPSS 22.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08%,其中有31 例(占59.62%)患者治療的效果為顯效,有20 例(占38.46%)患者治療的效果為有效,有1 例(占1.92%)患者治療的效果為無效。比較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6.92%,其中有22 例(占42.31%)患者治療的效果為顯效,有18 例(占34.62%)患者治療的效果為有效,有12 例(占23.08%)患者治療的效果為無效。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比較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后,比較組患者平均的LVEF、FS 和LVEDD 分別為(57.92±6.01)%、(22.98±2.69)%和(47.61±5.15)mm,試驗組患者平均的LVEF、FS 和LVEDD 分別為(71.33±6.14)%、(27.41±3.51)%和(40.39±4.28)mm。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LVEF 和FS 均高于比較組患者,其LVEDD 小于比較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
肺心病是一種由肺部疾病、胸廓疾病、氣管或支氣管疾病引起的心臟病[3-4]。近年來,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多,肺心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臨床上對肺心病患者主要是進行吸氧、防治肺部感染、擴張支氣管、利尿等治療[5]。肺心病屬于中醫(yī)學(xué)中“水腫”、“咳喘”、“痰飲”、“肺脹”等范疇[6-7]。此病的病因多為正氣不足,感受風(fēng)寒,損傷肺氣,使痰飲留滯,氣道不暢,以致三焦氣化不利,津液、氣血運行不暢[8-9]。此病為本虛標實之證,氣虛為其本,痰濁、水濕、血瘀等為其實。此病的病位在心,與肺、脾、腎關(guān)系密切。真武湯是中醫(yī)常用的祛濕劑之一,具有溫陽利水之功效,主治陽虛水泛證(臨床表現(xiàn)為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動不寧、頭暈?zāi)垦?、四肢沉重、浮腫等)。小青龍湯是中醫(yī)常用的解表劑之一,具有辛溫解表、溫肺化飲之功效,主治外寒里飲證(臨床表現(xiàn)為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喘咳、胸痞等)。本研究所用真武湯合小青龍湯加減的方劑組成是:桃仁、紅花、丹參、炙甘草、細辛、五味子、干姜、法半夏、桂枝、炙麻黃、生姜、茯苓、白芍、白術(shù)、附子。其中桃仁可活血祛瘀、止咳平喘,紅花可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細辛可驅(qū)風(fēng)散寒、行水開竅,五味子可養(yǎng)陰固精,丹參可活血祛瘀、通經(jīng)止痛,干姜可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法半夏可燥濕化痰、止咳平喘,桂枝可散寒解表、溫經(jīng)通脈,炙麻黃可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生姜可活血驅(qū)寒,茯苓可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白芍可養(yǎng)肝陰、調(diào)肝氣、平肝陽,白術(shù)可健脾、燥濕、利尿,附子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甘草可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可共奏活血通脈、化飲平喘之功?,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表明,用真武湯合小青龍湯加減治療肺心病可起到改善血液流變學(xué)指標、降低肺動脈高壓、延緩心肌重構(gòu)及抑制心室重塑等作用。
本研究的結(jié)果證實,在對肺心病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上,用真武湯合小青龍湯加減對其進行治療能顯著緩解其病情,改善其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