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飛
[摘? ?要]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在教學中落實好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關鍵。文章從一道法國物理高考題出發(fā),結合作者在法國的教學實踐,分析法國是如何培養(yǎng)和考查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
[關鍵詞]法國;中學;物理學科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 G633.7?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20-0040-03
一、背景
2017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新標準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而法國教育部在2010年頒布了“面向2010年的新高中”方案。法國的課程標準也強調了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本文就從一道法國物理高考題出發(fā),分析法國對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考查。
本文選取的題目是法國2018年“業(yè)士考試”物理-化學必修課程卷的第二題。法國的業(yè)士考試(BACCALAUR?AT,簡稱BAC)分為普通業(yè)士考試、職業(yè)業(yè)士考試和技術業(yè)士考試。文中的題目選自普通業(yè)士考試的理科序列(s系列),法國本土版(metropole)必考試卷(obligatoire),這是最多考生參加的考試,更具有代表性。業(yè)士考試既是高中的結業(yè)考試,也是申請普通大學的重要參考,相對而言,題目還是比較基礎的。
這個試卷包含物理和化學兩個學科,共3道題,滿分20分,考試時長3個半小時,第二題滿分11分,相當于百分制的55分。如果簡單按照分值來分配時間,大概要在2小時內完成此題。
二、考題與標準答案
【考題】(排球接發(fā)球)
在排球運動中,扣球、發(fā)球是一類很常見也很實用的技術,如圖1所示。發(fā)球人應該站在場地邊界的后面,把球高高拋起,短距離助跑,然后跳起擊球。假定助跑之后,發(fā)球員跳起擊球的點在點[B0],擊球點離地面高度為[h],[h]是從球的中心到地面的距離。球的初始速度向量[v0]為水平方向,擊球點[B0]垂足正落在邊界線上,如圖2所示。
在慣性參考系下研究球的運動,建立坐標系x[O]y,擊球的瞬間視為初始時間[t=0 s],球的運動在[xOy]平面內。
圖2 排球場的尺寸和擊球點位置示意圖
本題研究發(fā)球的初始速度以及對方球員接發(fā)球的情況。研究球心的運動,不計空氣阻力,不考慮球的自轉和變形。
已知:排球的質量[m=260 g],半徑[r=10 cm];重力加速度為[g=9.81 m·s-2];光在真空中和空氣中的速度c一致,假設考生已知;電磁波的分布如圖3所示。
圖3
問題1. 測量球的初始速度。
為了評價發(fā)球的好壞,我們用便攜式雷達測速儀(如圖4)測量球的初始速度[v0]。我們把測速儀對準擊球點[B0],測速儀發(fā)出的高頻電磁波的頻率為[3.47×1010 Hz],測量發(fā)出的電磁波和運動物體反射的波之間的頻率差。
1.通過計算辨別發(fā)射的電磁波是哪類電磁波?
2.雷達測速儀發(fā)射和回收波的頻率不同,說出這種現(xiàn)象的名字?
3.測速儀是向著發(fā)球人方向,瞄準球的。回收的波的頻率是高于還是低于發(fā)射波的頻率?說明結論。
4.在和第3小問相同的測量條件下,發(fā)射頻率[f發(fā)射]和回收頻率[f回收]之間的差為[Δ f],滿足下列關系:
[Δf=f回收-f發(fā)射=2v0·f發(fā)射c]
測速儀測出的頻率差[Δ f]是4.86 kHz,推斷出球的速度。這個值和圖示中測速儀屏幕上顯示的數(shù)字相比較是否一致,分析原因。
問題2.評價發(fā)球的有效性。
從[B0]點發(fā)球,初速度是[v0=21.0 m·s-1]。發(fā)球員要使球越過網(wǎng)(不觸碰網(wǎng)),并且落在對方的界內。
1.忽略空氣阻力,證明擊球后球心的加速度為:[ax(t)=0],[ay(t)=-g]。
2.建立球心的運動方程為:[x(t)=v0t],[y(t)=-12gt2+h],并且推導出球心運動軌跡方程:[y(x)=-g2v20x2+h]。
3.假設球越過網(wǎng),驗證球是否落在邊線之內。
4.為了求出球碰地時刻的速度,我們要進行能量的分析。選取[y=0 m]的位置為重力勢能的基準面。
(1)球在運動軌跡上的任意點,動能記為[Ec],重力勢能記為[Epp],機械能記為[Em]。
(2)圖5顯示了上述三種能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請指出每條曲線對應什么能?說明理由。
圖5球的能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3) 借助上述的能量分析,求出球觸地時,球心的速度[v地]。
5.實際上,球落地時的速度要比第3小問中求出的速度小。請解釋原因。
問題3.對方球員的回球。
圖6 回球
當發(fā)球員擊球的時候([t=0 s]),對方一個球員在底線位置,他向前跑并用小臂回球,如圖6所示。球和球員的小臂接觸點在R,R距離地面80 cm。
我們依據(jù)在問題2的第2小問里建立的運動方程,評估這個接球員從底線位置跑到接球位置的最小平均移動速度。評價一下這個速度看起來能否實現(xiàn)。
【標準答案】
問題1的答案
1.雷達測速儀的發(fā)射頻率[f=3.47×1010 Hz]。根據(jù)[λ=cf],[λ=3.0×1083.47×1010=8.65×10-3(m)],根據(jù)題中給出的波長范圍,發(fā)射波是微波。
2.發(fā)射波和反射波頻率不同的現(xiàn)象叫作“多普勒效應”。
3.當球接近測速儀的過程中,接收波的頻率會比發(fā)射波的頻率高,因為球的運動方向和波的傳播方向相同。
4.根據(jù)距離和頻率的關系可以求出球的速度:
[Δf=f回收-f發(fā)射=2v0·f發(fā)射c] 推出[v0=Δf×c2f發(fā)射]
[v0=4.86×103×3.0×1082×3.47×1010=21.0(m·s-1)]。
所以球的速度是[v0=21.0? m·s-1=75.6? km·h-1]。這個速度很接近測速儀屏幕上顯示的數(shù)字。
問題2的答案
命名[μx]和[μy]是直角坐標系下的單位向量。
參考系:慣性參考系
系統(tǒng):質量為m的球
受力分析:重力 [mg=-mg μy]
忽略摩擦力
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mg=ma],在直角坐標系下,[ax(t)=0ay(t)=-g]
2.對方程[ax(t)=0ay(t)=-g] 進行積分得到:[vx(t)=vx(0)=v0vy(t)=-gt+vy(0)=-gt]
再進行一次積分得到:[x(t)=v0ty(t)=-12gt2+h]
解方程可得:[y(x)=-g2v20x2+h]
3.已知球將碰到底線。當球碰到地面的時候,[y(x)=0],我們求[y(x)=0]時,x的值。
[y(x)=0?-g2v20x2+h=0?? ? ? ? ? ? ? ? ? ? ? ? ? ? ? ? ?]
[x2=2hv20g?x=2hv20gx>0]
[x=2×3.5×21.029.81=17.7(m)]
[17.7 m<18 m],所以球落在界內。
4.能量分析
(1) 在所有的軌跡點上
[Ec(t)=12m[v(t)]2Epp(t)=mgy(t)Em(t)=Ec(t)+Epp(t)=12m[v(t)]2+mgy(t)]
(2)給圖5中每一條曲線找到對應的能量。首先,曲線1所表示的能量隨著時間遞減,在球的運動過程中,只有一個量隨著時間遞減,那就是球的高度[y(t)],所以曲線1表示的能量是重力勢能[Epp]。其次,曲線2表示的能量隨時間增長,只有一個量隨時間增加,那就是球的速度[v(t)],所以曲線2表示的能量是動能[Ec]。曲線3是常量,在忽略空氣阻力的情況下,球的機械能保持不變,所以曲線3表示的是機械能[Em]。
(3)利用機械能守恒可求出球落地時的速度:
[Em=12mv20+mgh=12×260×10-3×21.02+260×10-3×9.81×3.5=66.3(J)]
球落地時,[Em=Ec=12mv2地?v地=2Emm(v>0)]
解得:[v地=2×66.3360×10-3=22.3(m·s-1)]
5.實際上,球的速度會比計算得到的數(shù)值小,主要是因為我們在之前的計算中忽略了空氣阻力。由于空氣阻力和球的速度方向相反,機械能是不守恒的。
問題3的答案
先求出球在離地面80 cm處的速度。
球在[y(x)=80 cm]時對應的x:
[y(x)=80×10-2?-gx22v20+h=80×10-2]
[?x=2v20(h-80×10-2)g(x>0)]
[x=2×21.02×(3.5-80×10-2)9.81=15.58(m)]
接球隊員跑動的距離是[18-15.58=2.42(m)]。
再求出球落到離地80 cm處所用的時間,這個時間也是接球隊員跑動到接球點所用的時間。
[y(t)=80×10-2?-12gt2+h=80×10-2]
[?t=2(h-80×10-2)g(t>0)]
[t=2×(3.5-80×10-2)9.81=0.74(s)? ? ? ? ? ? ? ? ? ? ? ?]
計算出球員跑動接球的平均速度
[v=dt],[v=2.420.74=3.27(m·s-1)]
就是說球員跑動的平均速度是[v=3.27? m·s-1=11.8? km·h-1]
這個速度完全能夠實現(xiàn),特別是在短時間內。
三、啟示與思考
這道題雖然考查了數(shù)學知識和“多普勒效應”,這是超出我國高中課程的內容,但是物理模型并不復雜,就是平拋運動,計算過程也不復雜。本題的解題過程其實是一個探究的過程,通過題目的提示,引導學生一步步地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1.注重考查“物理觀念”?!拔锢碛^念”是從物理學視角形成的關于物質、運動與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認識。本題中當發(fā)球員擊球之后,球在空中的運動過程中,忽略空氣阻力后,水平方向受力為零,豎直方向只受重力,因此做平拋運動;從能量的角度看,球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這就是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在學生頭腦中的提煉與升華,形成的運動與相互作用觀念、能量觀念。
2.注重考查“科學思維”?!翱茖W思維”是分析綜合、推理論證等方法的在科學領域的具體運用。本題中,要判斷球是否能落在對方的界內,還要判斷接球員是否能移動到球的落地點,這就需要運用科學推理:通過計算球的運動軌跡,以及接球員需要移動的平均速度,來得出結論。
3.注重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考查“科學探究”的能力。在本題中,描述了一個排球發(fā)球和接球的情境。學生要把情境中的接發(fā)球這樣一個故事轉化為一個平拋的物理過程;把描述情境的文字轉化為物理表述,即建立直角坐標系,寫出運動方程和速度、加速度的方程;把情境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即判斷球是否落在界內、接球員是否能夠來得及移動,轉化為相應的物理問題;然后建立相應的物理模型,得出結論。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低,往往取決于學生將情境與知識相聯(lián)系的水平。
還要對科學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解釋和反思。比如題中用多普勒效應解釋測速儀的頻率差,并且比較發(fā)射和接收頻率的高低。
4.注重“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在法國的課程標準中,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要求較弱,表述也比較模糊,但是對學生答題的規(guī)范性要求很嚴格,有效數(shù)字的位數(shù)必須正確,位數(shù)多了和少了都要扣分;答題必須寫清楚是慣性系還是非慣性系,什么坐標系,研究對象是什么,力學問題必須進行受力分析,必須先進行公式推導得出所求量的表達式,然后再代入數(shù)據(jù);代入數(shù)據(jù)后必須標明單位,如果漏了單位要扣掉很多分。另外,法國物理教師強調學生應該對物理單位的大小有感性認識,比如速度、電量、電流、電容這些物理量。2015年有一道高考題是求高空跳傘落地的速度,有一問就是結論中的速度相當于生活中什么速度,答案是相當于從2層樓跳下來的速度。
綜上所述,這道2018年的法國物理高考題很好地貼合了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對我國高中物理教學和評價有一定借鑒的作用。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