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否認,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親近趨向和對“丑陋”事物的抗拒和躲避,是深刻在基因里的動物性本能,要全社會每個人都整齊劃一做到克服這種原始沖動,是不現(xiàn)實的,至少需要漫長的歷史進程。因此在當今外表美好變得日益重要的社會氛圍中,每當這樣的新聞出來,與其苛責當事人的愛美之心,不如反思如今醫(yī)美市場的亂象問題,如何在有效監(jiān)管下更好地保障就診人的生命財產(chǎn)全,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地方,畢竟讓自己變得更美,是每個人的權利。我們可以不贊成,但無權干預。
—GINNY(讀微信公眾號文章《33歲,又瘦又美,命喪抽脂》)
從吃著水果也能大呼小叫仿佛精神異常者的郭老師、尬劇女王,每天讓近百萬粉絲腳趾扣地的糾語發(fā)明人糾糾,到這位靠著油膩裝扮和動作全身心演繹“男生如何不油膩”的視頻教程的禮儀達人美有姬,互聯(lián)網(wǎng)紅人出圈的邏輯真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只能直呼一聲“好沒有道理!”“直擊痛點”的商業(yè)秘籍被精準復制到了短視頻領域,幕后策劃在拼命叫囂“一定要最土!最怪!最丑!”,爆火的這些內容反過來又刺激了更多慕名崇拜和跟風者,這是一個代謝極其不健康的閉環(huán)—毫無美感和知識內涵的東西受人追捧站上資本的制高點,真正值得被欣賞和學習的創(chuàng)意卻被埋沒在下游,這對國人的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認知,不是好事。
—芋泥摸摸(讀微信公眾號文章《有姫,秒滅郭師》)
好的大學其實只意味著一個事,在真正獲取了知識后,你可以有平庸的退路,有人生的保底。真正有夢想并始終為之不懈奮斗的人其實不多,大多數(shù)人在激情褪去后都會愿意選擇一個相對穩(wěn)定舒適的生活,順遂地走完一生,而這也挺好的。不必操心尋夢者,如果尋夢是一帆風順的,也就失去了夢想的崇高和神圣性;也不必去鄙夷追尋安逸者,如人人都能實平安喜樂,這不正是最美好的現(xiàn)實嗎?
—halubear(讀微信公眾號文章《考上好大學,別開心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