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 李開 聶壯壯 聶書海
摘 要:三優(yōu)富士栽培技術體系,是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果樹專家借鑒國外先進生產(chǎn)模式,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與攻關,創(chuàng)立的富士蘋果矮化中間砧密植栽培技術模式。其推廣應用的前提是,必須繁育出符合三優(yōu)富士栽培技術體系的優(yōu)良苗木。從優(yōu)良基砧、中間砧和優(yōu)良品種的選擇和繁育,系統(tǒng)闡述了三優(yōu)富士優(yōu)質苗木培育的關鍵技術。
關鍵詞:三優(yōu);富士蘋果;育苗;技術
文章編號:2096-8108(2021)04-0031-03? 中圖分類號:S661.1? 文獻標識碼:A
Key Techniques of Growing Seedlings for Sanyou Fuji Apple
LIU Miao1, LI Kai2, NIE Zhuangzhuang3,NIE Shuhai4*
(1.Fuping Nanzhuang State Forestry Station, Fuping 073200, China;
2.Fuping Forest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Fuping 073200, China;
3.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Beijing 102206, China;
4.Hongyashan National Forest Farm, Yi County 074200, China)
Abstract:Sanyou Fuji cultivation technique system is the Fuji apple dwarf interstock close plant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mode established by Hebe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experts after years of research. The importance of its application is to breed excellent seedlings. In this paper, the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fine base stock, interstock and fine Fuji cultivars a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Keywords:Sanyou; Fuji apple; raising seeding; technique
三優(yōu)富士栽培技術體系,是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果樹專家經(jīng)過20余年的科技攻關,創(chuàng)建的一套成熟的蘋果栽培技術。三優(yōu)富士蘋果是指優(yōu)良的蘋果品種、優(yōu)良的矮化砧木加上優(yōu)良的配套栽培技術。三優(yōu)富士在河北的發(fā)展區(qū)域從冀南的邢臺至冀北的承德,均有不俗的表現(xiàn)。與之緯度一致的山西、山東、陜西及遼寧等省的一些蘋果產(chǎn)區(qū)都可以參考應用。而選擇優(yōu)種壯苗建園是蘋果生產(chǎn)成功的首要條件之一,筆者結合當?shù)貙嵺`,從砧木選擇、優(yōu)良品質到育苗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對三優(yōu)富士蘋果育苗的關鍵技術進行介紹,以供參考。
1 砧木選擇
三優(yōu)富士蘋果苗的培育,多采用矮化中間砧育苗,砧木包括基砧和矮化中間砧木。
1.1 基砧選擇
在河北,基砧一般選擇八棱海棠。八棱海棠原產(chǎn)于我國河北省懷來縣一帶,系冀北山區(qū)的地方種,在懷來、涿鹿等地有集中分布,北京的昌平、延慶等地也有栽培。八棱海棠是薔薇科蘋果屬植物,是楸子和山荊子的雜交種,為落葉小喬木,樹高達7 m。其適應性和抗逆性均較強,耐鹽堿,在pH8以上的土壤中葉片始有黃化表現(xiàn);對干旱和濕澇的耐力中等;抗寒力強,耐-37 ℃低溫。北方蘋果產(chǎn)區(qū)多有應用。
1.2 矮化中間砧木選擇
河北的邢臺中部至承德南部,一般選擇SH系列中間砧木,常用的是SH38、SH40。
SH38矮化能力與M26相當,屬矮化砧木。葉片掌狀,有缺刻。10年生自根苗樹高達4 m左右,1年生枝紅褐色,有臘層,節(jié)間平均長度2.7 cm,適宜用做中間砧。
SH40矮化能力也與M26相當,屬于矮化砧木。葉片大,橢圓形。10年生自根苗樹高達3.6 m左右,1年生枝紅褐色、光亮,節(jié)間長度平均3.3 cm,適宜做中間砧。
SH38和SH40,一般選用八棱海棠為基砧培育優(yōu)良苗木,與紅富士、王林、新紅星、國光等主栽蘋果品種嫁接親和力均較強,且表現(xiàn)出花芽形成容易、結果早、抗寒、抗抽條等特性。一般栽植后第2~3年即可開花結果,5年生后進入盛果期,667 m2產(chǎn)量2 500 kg以上。以SH38為中間砧的紅富士蘋果樹,果實著色好,硬度高,耐貯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左右,糖酸比高,口感濃郁。SH40矮化中間砧蘋果苗成花容易,但結果過早會影響樹體生長,建議4年生后基本成形后再留果,并合理疏花疏果,以避免大小年的出現(xiàn)。與喬砧紅富士蘋果樹相比,SH38和SH40需肥水量大,不耐鹽堿。SH38和SH40的繁育,常采用嫁接繁殖或組織培養(yǎng)繁殖的方法。
2 蘋果品種選擇
蘋果品種的選擇,遵循以市場為導向、適地適樹的原則。綜合考慮砧穗的親和性、豐產(chǎn)性和抗逆性等因素選擇優(yōu)良品種。不建議選擇稀有品種作為主栽品種,否則難以形成市場規(guī)模,影響經(jīng)濟效益。河北地區(qū)適宜栽培的蘋果優(yōu)良品種主要有天紅2號、煙富6號和煙富3號等。此外,瑞香紅、瑞陽、魯麗、黃金維納斯、王林、新紅星、國光等蘋果品種也很受歡迎。富士蘋果的授粉樹可選擇王林、中秋王等品種。
3 苗木培育
3.1 圃地選擇
育苗圃地,應選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通風透光良好、地塊平整、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忌重茬地。
3.2 整地
土壤解凍后開始整地。667 m2圃地每667 m2施用腐熟的有機肥6~8 m3,將地塊翻耕整平,做成寬
3~4 m、長8~10 m的苗畦。
3.3 基砧培育
3.3.1 種子處理
秋季準備當年新鮮的八棱海棠種子,要求種子的成熟度高、無雜質、無破粒和癟粒。每500 g種子約有40 000粒,一般每667 m2用種量2~2.5 kg。
12月下旬對種子進行沙藏處理。將過篩后的河沙和優(yōu)選的八棱海棠種子,按4:1的體積比例混合均勻,再加水混勻,濕度以手握成團而不滴水(持水量65%~70%)為宜。將混合好的種子用麻袋裝好,在背陰處挖深1 m左右的坑,坑的大小根據(jù)沙藏種子數(shù)量而定。然后將裝好沙藏種子的麻袋放進坑內(nèi),麻袋距離地面30 cm左右為宜,上面覆蓋30 cm半干不濕的散土。沙藏時間從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在沙藏過程中,年前檢查1次,查看種子是否有異常現(xiàn)象;年后隨著氣溫漸高,應勤檢查種子情況,每10 d檢查1次,發(fā)現(xiàn)種子有萌動,要及時取出開始催芽。將沙藏好的種子篩掉沙子,攤放在暖和處催芽,其上覆蓋濕布,當70%的種子萌動后即可開始播種。
3.3.2 播種
一般于3月中旬開始播種。播種前先將苗畦澆透水,待土壤持水量75%~80%時開始播種。為了便于嫁接操作和管理,實行寬窄行條播種植為好,寬行60~70 cm,窄行25~30 cm為宜;播種深度1~1.2 cm;播種后用地膜覆蓋,一般10~15 d出土,當70%以上的苗出土后揭開地膜,通風煉苗。
3.3.3 苗期管理
苗期應做好疏苗、澆水、斷根、除草、追肥等管理工作。八棱海棠的疏苗工作一般分2次。當苗生長到3~4片葉時進行第1次疏苗,5~6片葉時進行第2次疏苗,兩次疏苗后苗間距以15~20 cm為宜。為了使蘋果苗根系發(fā)達,保證移栽成活率,當苗長到10~15片葉時做斷根處理。方法是,距離根頸部位8~10 cm處用鐵鍬斜軋入土15 cm左右,鐵鍬與地面呈45°。斷根后要及時澆水,后期根據(jù)土壤墑情澆水5~6次,中耕除草4~5次。5月后開始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氮肥,一般追肥2~3次,每次每667 m2追肥10~15 kg,7月底停止追肥。苗期還應注意防治立枯病、白粉病、蚜蟲、紅蜘蛛、頂梢卷葉蛾等病蟲害。
3.4 建立中間砧和蘋果良種采穗圃
有條件的苗圃,可建立中間砧和蘋果良種采穗圃,以確保品種純正,降低蘋果病毒病的發(fā)生幾率。應從正規(guī)科研院所引進良種脫毒蘋果苗和SH系列中間砧木苗,根據(jù)培育苗木的需要來訂購種苗的數(shù)量。按照40 cm×100 cm株行距栽植到育苗地附近地塊,栽植后要加強土肥水、除草、病蟲害防治等管理工作。
3.5 嫁接
基砧(八棱海棠)生長1年后粗度達到0.8~1.2 cm即可進行嫁接。一般在第2年春季樹體萌動時嫁接較好,嫁接前7 d澆透水,做好嫁接準備工作,嫁接時隨采穗隨嫁接。
3.5.1 單芽嫁接
單芽嫁接育苗需要3年出圃。于春季發(fā)芽前開始嫁接,將八棱海棠距地面5 cm處平茬,用單芽腹接的辦法嫁接中間砧木種芽,繼而進行精細管理,及時除萌、施肥澆水、中耕除草等。當年8月份,在中間砧木苗距離基砧接口25~30 cm處采用芽接方法嫁接蘋果品種芽(嫁接當年不用剪砧),來年春季發(fā)芽前,距蘋果品種芽1 cm處剪砧。也可以在第3年春季嫁接,將中間砧木苗距離基砧接口25~30 cm處平茬,用單芽腹接的辦法嫁接蘋果種芽。
3.5.2 二重嫁接
二重嫁接育苗2年可出圃,是一種快速育苗的方法。第1步,將矮化中間砧木剪成30 cm長的小段,中間砧木粗度要求0.8~1.0 cm;第2步,選擇飽滿的蘋果種芽剪成楔狀;第3步,將剪好的蘋果種芽采用單芽腹接的方式嫁接在矮化中間砧木上(關鍵技術:種芽剪口與蘋果芽齊,用厚度為0.04 mm、寬度12~15 cm的地膜做嫁接綁條將種芽和嫁接口包好纏緊,保證接口的密封性);第4步,基砧在距離地面3~5 cm處平茬;第5步,將已接好蘋果種芽的中間砧木用腹接的方法嫁接到基砧上。
3.6 嫁接后管理
1)補接與除萌。嫁接后15 d左右檢查成活率,對沒有成活的苗木進行補接。嫁接成活發(fā)芽后要及時將蘋果種芽以下的萌芹蘗去除,一般需要除萌3~4次。2)加強土肥水管理。根據(jù)墑情需要,及時灌水施肥,加速苗木生長。待苗木高度15 cm左右時噴1次300×10-6的赤霉素,既能促進苗木生長,又可加速嫁接口愈合。嫁接后10~15 d澆第一水,以后視土壤墑情澆水5~6次,結合澆水追速效肥(尿素)2~3次,每次每667 m2追肥10~15 kg。3)加強病蟲草害的防治。蘋果苗木的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黃刺蛾、舟形毛蟲等,病害主要有輪紋病、干腐病、腐爛病、斑點落葉病等。同時,還要及時鋤草,一般需要除草5~6次。4)解嫁接綁條。當品種枝條生長到50~60 cm時,及時解塑料綁條,以免影響加粗生長,并防止綁條嵌入皮層。
4 出圃
出圃時間一般為春季發(fā)芽前和秋季落葉后。出圃前對苗木進行品種、規(guī)格、數(shù)量的分類統(tǒng)計,便于制定苗木銷售計劃。起苗前要對苗圃澆透水,以利苗木充分吸水和便于起苗。一般采用機械起苗,可保證苗木根系的完整。起苗后要根據(jù)苗木標準進行分級,每20~30株捆成一捆,掛上標簽,標明蘋果品種、砧木品種、等
級以及數(shù)量、日期和產(chǎn)地等。長途運輸?shù)拿缒拘枰獙⒏嫡耗酀{做好保濕措施,必要時還應對所運苗木進行消毒處理。消毒常用石硫合劑,即用3波美度石硫合劑溶液浸苗15~20 min,再用清水沖洗即可。同時還要嚴格檢疫,目前蘋果苗檢疫對象主要有美國白蛾和蘋果綿蚜,如有發(fā)現(xiàn)應就地消毀。
參考文獻
[1]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河北省蘋果志(第3卷)[M].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6,6:44-45.
[2]趙政陽.中國果樹科學與實踐蘋果[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6:53.
[3]劉寶素,白江平,郭聰聰.紅富士蘋果“三優(yōu)”栽培技術模式[J].河北果樹,2015(4):15-18.
收稿日期:2020-03-19
第一作者簡介:劉 淼(1981-),女,本科,高級農(nóng)藝師,主要從事果樹栽培、林果技術推廣工作。電話:13363819066;E-mail:15130400756@163.com
通訊作者:聶書海(1963-),男,大學學歷,研究員,主要從事果樹栽培技術和林果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與推廣。電話:13363819066;E-mail:305249066@qq.com